上海市民防系统推进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

  中国国防报   2023-01-16 16:02:35

城市居民一旦遭遇地震、台风、火灾等自然灾害,怎么办?新年伊始,上海市给出一个答案:建成应急避难场所2300多个,有效避难面积达3000万平方米。

(一)

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用于接纳受灾居民临时或较长时间避难、生活,并可供政府组织开展救灾工作的场所,一般建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体育场馆等开阔地带。

“这片开阔地带,助你转危为安。” 上海市民防办指挥通信处一级主任科员徐启叶介绍说,《上海市人民防空建设专业规划(2021—2035)》明确,到2035年,全市建成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500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人均面积将达到2平方米。

上述任务由该市民防办、市应急管理局共同牵头完成。“这一安排有利于推进应急应战一体化。”上海市民防办副主任汪耀明谈到,战争灾害与自然灾害对城市的破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应急避难场所均可帮助市民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二)

根据上海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市人均避难面积达到1.5平方米。出乎人们意料,截至2022年年底,浦东新区、崇明区、闵行区、松江区等单位已完成上述建设任务。

“我们并非为提前而提前。”崇明区民防办主任张飞雁介绍说,上海应急避难场所已融入城市整体建设。比如,市住建委将场所建设的审图、质监、验收等环节纳入主体项目建设流程;市绿化市容局与民防、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发文,将场所与公园绿地融合建设、同步推进。近年来,全市应急避难场所与相关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审批、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的工作机制已经形成。

此言不虚。举个例子,如果某区筹划建设一所学校,而学校恰好处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范围,那么学校则需要配备双路电源和移动发电机,以保障避难场所在遭遇战争、自然灾害时仍然可以照明;配建市政供水、应急储水、深水井等设施,以保障避难人员用水需求;挖掘排水渠道、干厕,等等。民防部门依据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对学校建设规划进行审核。只有见到包括民防办在内的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签字,市发展改革委才会对学校建设一事给予立项,立项后,财政资金才会拨付到位。

“民防办全程参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闭环审批与竣工验收,从源头上确保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随城市发展水涨船高。”上海市民防办指挥通信处副处长周航建介绍说,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需要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按照这一思路,上海市分解细化责任,做到“千钧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比如,市民防办、市应急管理局负责制定专业规划,完善建设标准规范,分阶段分年度推进;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把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平衡;市规划资源局负责将场所建设要求纳入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市住建委把场所建设纳入新建、改建和旧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的建设管理流程。

(三)

应急避难场所是让群众用的,应该让群众知晓场所在何处、怎么找。基于这一考虑,市民防办一方面设置醒目、简洁的场所标识,让大家看得清、辨得准、记得牢;另一方面将场所地址纳入“民防地图”小程序,在“随申办”“支付宝”“微信”等APP中均可找到,方便群众随时、快速查找。

作为以战时防空为主要使命的部门,有一幅画面经常浮现在上海市民防办工作人员脑海中:临战疏散中,按照预案到应急避难场所集结的市民,需要饮食保障、临时休息、应急照明、紧急救护、心理疏导……

“我们的工作能否做到位?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上海市民防办主任钟杰告诉笔者,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他们心中,促使大家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往实里做、往细里做,一旦需要,确保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一方安全防护空间。(程峥)

责编:姜河

来源:中国国防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