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2 | 阿信:随“疫”而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2-16 18:17:25

2022年,进入新冠疫情暴发后的第三年。

核酸检测,确诊阳性,隔离治疗,封闭患区,追踪轨迹,划定风险,绿黄红码,优化措施......这些成了我们生活中的高频词,政府精准施策,人们沉着应战,以顽强的意志与病毒抗争。

抗疫,成了长沙百姓生活的底色,当然,也是2022年长沙老街纪实摄影的底色。不管疫情的曲线处于低谷,还是高峰,阿信一直坚持走街串巷,捕捉长沙人的“抗疫生活”。

文 | 图 阿信

(图片均拍摄于长沙)

  01     

1 / 1

1月1日上午,浏正街118号龙妹粉面馆。常德人孙汉平、胡祚娥夫妇在这里已经营了十几年,他们用开心的笑迎接新年,盼望新年疫情消失,生意回归正常。

1 /2

1月1日下午5点,德雅路棚户区改造项目工棚里,来自望城区丁字湾镇的5位农民工在吃晚饭。他们担心春节放假的时候拿不到工资。

1 /3

1月2日上午,陈家井巷。巷子里住着长沙老市民和来长沙打工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和谐相处,开心生活,巷口的“幸福长沙”四个大字,是他们幸福感的直白表达。

  02     

2 /1

2月4日上午,大古道巷。当天是大年初四,立春之日。古巷阳光灿烂,色彩斑斓。

2 /2

2月12日下午,华厦路20号。宋师傅自1964年出生,就一直住在这栋祖屋,他骄傲地说:“我是长沙老口子。”

2 /3

2月12日下午,潘家坪路。一对新疆维吾尔族夫妻在这里开羊肉烧烤店。他们把2个儿子也接到长沙一同生活。门面要拆,他们准备到别处租房子继续经营。

2 /4

2月14日晚,赤岗巷。今天是情人节。两对年轻情侣正走进“开房博物馆”。

  03     

3 /1

3月5日下午,湘春巷吧赫西点店。德国人吴正荣和他的妻子在这个巷子里开了20年西式面包店、同时从事听障儿童康复慈善工作,她们决定5月回国。

3 /2

3月5日下午,彭家井巷。师傅正在修理拖车。这种修理店随着电动车的兴起,在长沙老街越来越少了。

3 /3

3月26日上午,桂花路官塘冲社区免费核酸检测采集点。长沙城区全员做核酸,这位老人当了“管长”。

3 /4

3月28日下午,桂花路某小区网球场。小学生放学后,自觉到户外锻炼身体。

  04     

4 / 1

4月2日上午,赤岗社区某家庭粉店。一位女士一边吃粉,一边与宠物狗对话。

4 /2

4月9日下午,黄兴北路,阳光灼热。老人推着一车水果过马路。

4 /3

4月9日下午,大王家巷。84岁的陈娭毑给路边摆摊的男子刮痧。

4 /4

4月9日下午,蔡锷北路邵阳饭店。从4月中下旬开始,邵阳市开始出现本土病例,4月内共确诊44例。

  05     

5 /1

5月2日上午,下六铺巷。原湖南电梯厂职工宿舍,有的在打牌,有的在晒衣,她们享受着疫情平稳,阳光明媚的好时光。

5 /2

5月3日上午,马益顺巷。母子俩沐浴在晨光里,十分开心。

5 /3

5月4日上午,观音井巷。小巷拐弯处,那一抹阳光,那款款而行的少女,让古老的小巷充满了生机。

5 / 4

5月4日上午,耕耘圃巷。4月29日望城发生民房垮塌事件。之后,长沙开始对民建房开展全面排查,对危房进行鉴定、处置。

 06     

6 / 1

6月9日上午,高考第三天,雅礼中学校门前。

6 /2

6月15日上午,小雨厂巷。88岁的陈建华娭毑(右)与93岁的肖娭毑合影。8年前,她们曾在这个地方合影。

6 /3

6月18日上午,大古道巷102号。李玉浩在修补运动鞋。他20岁就拜师学修鞋、修箱和配钥匙。李玉浩俩口子育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家。他们没有同两个儿子住,而是租住在这个有着140年历史的老屋。

6 /4

6月6日下午,书院巷。几位老人在打麻将。老旧的房子有生机盎然的绿叶陪衬,春夏之交的太阳有参天大树遮挡。

 07     

7 /1

7月5日傍晚,长沙大道上空云蒸霞蔚。

7 /2

7月6日上午,通泰街与新风街交汇处,行人稀少,清静安宁。这才是长沙老街的风格。

7 /3

7月16日上午,浏阳市大围山红莲寺避暑地,97岁的蒋娭毑在67岁的儿子陪伴下,欣赏美景。

 08     

8 /1

8月4日下午,解放西路某咖啡店。今天是七夕节。两对情侣在店里喝咖啡,享受着甜蜜的时光。

8 /2

8月9日上午,西文庙坪。牌坊系长沙府学宫遗迹,清同治五年(1866年)所建。附近居民在牌坊下喝茶、吃早点,十分悠闲。

8/3

8月16日上午,文昌阁街。危房被严严实实地围了起来,等待下一步的处置。

8 /4

8月27日上午,顺星桥工地停车场看守铁皮棚里,钟玲正在给客人的杯子加开水。55岁的钟玲是长沙县金井镇人,她受聘在这里看守停车场。

 09     

9 /1

9月3日上午,紫东园巷与民主西街拐弯处。住紫东园巷13号的肖泽兰拄正在散步。丈夫去世后,她坚持一个人独立生活,今年已87岁。

9 /2

9月13日下午,储英园巷。53岁的丁琦正在装车,给某单位送菜。

9 /3

9月21日上午,德雅路1153号冷作店。贺卫红(中)和丈夫1999年来到长沙开冷作店。不久前父亲去世,她把79岁的妈妈龚秋秀(左)从益阳桃江接到长沙一起生活。她和妹妹(右)陪伴着妈妈,想方设法减轻妈妈的痛苦。

9 /4

9月23日上午,德雅路1083号“保温瓶总厂门市部”。唐勇向来人展示原长沙保温瓶总厂生产的莲蓬牌热水瓶。1970年出生的唐勇,在2003年企业破产时,全部买下仓库里的货品。近20年过去了,唐勇还在销售这些货品。由于这些货品都是绝版,有的人买回去收藏,有的剧组买去当道具。

 10     

10 /1

10月4日上午,宝南街。这位女士在这里做水暖日杂生意已经10年。因门面被拆,她和丈夫又在离老店不远的地方租得门面,继续经营。

10 /2

10月10日下午,曙光中路免费核酸检测采集点。进入10月,疫情形势又严峻起来。长沙城区加大全员核酸检测力度。

10 /3

10月19日上午,学宫街48号。84岁的杨爹,系军工企业红日机械厂退休职工。

10 /4

10月19日上午,南门口免费核酸检测采集点。医务人员正在给一男子采样。

  11      

11 /1

11月13日上午,潘家坪路45号康师傅理发店。理发师贺康君利用空闲时间正在吹萨克斯。57岁的贺康君来自娄底市双峰县青树坪镇单家井村。1985年他在村里开理发店,1998年他在镇上开高档次美容美发店。从2005年起,他不幸先后患上脊椎侧弯、恶性淋巴癌疾病。战胜疾病后,2020年,他又在潘家坪路开起了理发店。

11 /2

11月22日晚,长标巷。一麻将馆门前。室内数位麻将酣战人,室外一位孤独瞌睡人。

11 /3

11月22日晚,红花坡“仰望咖啡”店。几位球迷在看世界杯C组第一轮阿根廷对沙特阿拉伯的比赛。阿根廷以1:2负于沙特阿拉伯,让不少球迷失望,有人戏言:“仰望梅西,不如‘仰望咖啡’”。

11 /4

11月28日上午,桂花路修脚店。27日一阳性患者光顾了这家店,造成该店被封。桂花路上同时被封的还有松花江饺子店、新疆烧烤店、桂花公园和公交粉店。

  12      

12 / 1

12月1日中午,黄兴路步行街。一金器店销售女子走在马路上。步行街行人稀少,一片寂静。面对阳性患者越来越多,人们用居家来对付新一轮的疫情。

12 / 2

12月7日晚,桂花路某楼盘。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即“新十条”。该楼盘有2人被确诊,按新要求,没有封小区、楼栋、单元、楼层,而是仅仅要求患者居家隔离。

12 / 3

12月8日下午,某机关医院。“新十条”的实施,引发老人打新冠疫苗高潮。

12 / 4

12月13日上午,车站北路。湘湖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在这里向市民提供收费核酸检测服务。

12 / 5

12月14日上午,圭塘河公园行人桥。初冬的长沙,蔚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


“我的2022”专题征稿

1、筛选2022年度作品20幅以上,可以是专题,可以风格化,题材不限,区域不限。

2、200字以上的摄影创作想法,我们希望不仅可以影像输出,更渴望观点碰撞。

3、作品投稿至:4329536@163.com(请注明“我的2022”) ,咨询电话:0731-84329841


(一审:伍霞 二审:王立三 三审:刘建光)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