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四敢”精气神 创建智能建造“长沙模式”

  学习强国   2022-12-31 13:37:50

□ 长沙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张跃先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四敢”精气神,“敢”字当先!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国家大力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长沙正着力在全国首批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中创新驱动,着力创建智能建造“长沙模式”,打造“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可复制的智能建造长沙样板。

一、认知模式:智能建造是一种先进建造技术和生产力

智能建造是指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应用数字化、信息化等智能技术手段,通过智能化系统进一步提高设计、生产、物流、施工、运维等建造全流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减少对人工的依赖,进而达到高效、安全建造的目的,实现提质、增效、降本的实施效益。他是一种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新型先进建造方式,是实现绿色建造的重要实施路径。

智能建造还是一种先进生产力,我们可从多个维度深刻领悟这一内涵:一方面 智能建造不仅涵盖建设工程的设计、生产和施工三个阶段 ,具有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物流集成化、施工装配化、运维信息化等特点,更是一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工业化建造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工程建造创新模式;另一方面 智能建造不仅充分利用了大数据、BIM、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的智能信息化技术,与建造环节,环环相扣,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可实现全产业链数据集成,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支持。而且其产业科技含量高、关联度大、带动力强,可以催生不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培育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

二、发展模式:构建改革试点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当前,正处于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重要交汇期,数字技术是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制造强国、建造强国是“国之大者”。可以说,长沙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智能建造是“其时已至、其势已成”。长沙在实施智能建造试点过程中,既要严格做好“规定动作”,坚决执行中央试点分配的任务,又要创新开展“自选动作”,结合长沙特点和实际,尤其是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按照这个思路,根据试点城市任务要求,我市在“完善政策体系、培育智能建造产业、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创新管理机制”四项必选工作任务外,结合我市产业基础、技术优势自选了“打造部品部件智能工厂、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完善标准体系、培育专业人才、营造智能建造产业生态”六大试点任务方向,通过任务落实推动智能建造高质量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具体来说,落实上述任务,将从以下五大线路和实施路径着手:一是系统建立政策体系。 建立“1+11”的政策闭环体系,制定土地、规划、金融、科技等全方位的支撑政策,形成从零散到整体的智能建造政策体系。二是一体推动产学研用。 开展实施智能建造系列8个国家级课题专项研究工作,内容涵盖智能建造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全过程咨询服务导则、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质量安全监管办法、课程与教材编制等内容,通过政产学研用的高度结合,促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三是全面优化管理模式。 大力推广EMPC项目管理模式,实现了从研发到设计、到生产、到物流、到装配、到施工的全流程贯通,形成从EPC向EMPC建造方式、招投标模式、计价体系、项目管理模式的升级。四是深度促进产业融合。 促进产业升级,以技术路线为引领,打造多元数字化领域企业深度参与“1+2+N”开放型发展模式,推动企业强强联合,组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智能建造航母舰队。五是加快实现双向赋能。 形成视频文创、智能制造、智能建造“三驾马车”共拓市场,架好政府与企业、产业与市场、产品与需求的桥梁,构建新媒体与智能建造“双向赋能”的“新格局”。

我市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优势和特点所实施的战略步骤,最终要实现“三步走”的战略 目标 :一是到2025年, 将以智能建造技术路线和新材料为引领,推动设计、生产、施工等企业按“1+2+N”模式强强联合,培育4个百亿级企业、实施10个十亿级项目,全市总体将打造两千亿级以上的智能建造产业;二是到2030年, 智能建造产业“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成为在国际、国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建造产业高地;三是到2035年, 长沙将全面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城市“智能建造”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国际一流,成为国家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中心城市、标杆城市。

三、创新模式:用有为政府理念强力推动建立有效市场环境

智能建造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已走在政府的前面。建造方式的改革、各环节的集成协同、产业链的整合集群三大任务任重道远。针对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难,长沙市必须进一步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智能建造产业的重大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厚积薄发,着力突出“四敢”导向,释放鼓励支持改革创新、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的强烈信号,以有为、敢为的政府理念强力推动十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以此解决智能建造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为智能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有效、良好的市场环境。

——创新推动建造方式转型升级。 推广EMPC项目管理模式,即在传统建筑业EPC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生产环节。EMPC模式实现了从研发到设计、到生产、到物流、到装配、到施工的全流程贯通。据测算,EM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可提升设计效率50%以上、生产效率40%以上,项目工期缩减30%以上。可通过项目建造方式与管理模式创新,不断呈现中国建筑的新面貌。

——创新推动招投标方式转型升级。 为充分发挥生产企业在装配式项目中的关键作用,要推动将生产企业纳入装配式项目总承包投标主体。出台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列指导意见,解决EMPC项目在成本控制、招投标及变更管理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规范各参与主体履约行为,引导形成生产企业参与市场“体内循环”的新格局。

——创新推动造价体系转型升级。 现行工程总承包计价摸式与建筑工业化、工程审批改革存在一定冲突,建筑材料和建筑产品的集成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无法用零散式、分割式方法来计价。要通过工程总承包集成计价模式,破除传统方式现场管理难、造价控制难、结算难等弊端,才能充分发挥出EPC(EMPC)的预期效益,重构建筑行业的管理思维,为EPC(EMPC)项目插上腾飞的翅膀。

——创新推动工程审批制度转型升级。 重构智能建造项目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装智能建造项目在策划申报、国土、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办理速度。研究搭建基于自主BIM技术的规划报建系统,建立数字化、智能化工程建设审批模式,形成标准化、模块化的审批体系,助力资规、住建部门推动智能建造工程设计、施工许可审批流程再造,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创新推动建造师专业能力转型升级。 引导、指导相关高校、职校开设智能建造相关专业,组织行业力量编制相关课程及教材和指南,将绿色智能装配式纳入建造师考试范围,新增智能建造执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评级体系,将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深入融合,打造智能建造人才支撑体系。

——创新推动项目管理方式转型升级。 基于EMPC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结合建设业主单位职能职责,研究编制智能建造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推动传统工程项目管理向智能建造工程项目管理转型。明确建设业主单位在智能建造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具体工作内容、管理项目方式及相关工作要求等,通过顶层设计推动管理转型。

——创新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主要就是引导建筑业全面进行数字化改造,对全行业人员实行绿色智能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培养,要熟悉熟练掌握EMPC项目管理摸式,要善于参与集成设计、协同设计、深化设计、优化设计,要找准1十2十N中自身定位,引导各市场主体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聚焦发展,提升项目效率和效益。

——创新推动设计方式转型升级。 主要推动设计方式由独立自主向集成设计、协同设计、数字孪生转型。引导行业研究市政和房建工程智能建造“正向设计、协同设计与数字驱动、数字孪生”教程,重点围绕BIM正向设计案例,围绕专业间协同,围绕精细化程度提升,形成可复制的推广清单,为推进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

——创新推动全过程咨询转型升级。 为适应建造方式与管理模式的转型高质量发展需要,基于EMPC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须研究智能建造工程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导则,进一步明确全过程咨询单位在智能建造工程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具体工作内容及要求,打造一批智能建造全过程咨询服务队伍,为技术型企业接入市场提供价值赋能,为智能建造业主单位提供更为全面、实效的应用指导。

——创新推动技术路线运用转型升级。 以智能建造技术路线核心技术为引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在“数字化设计”“自动化生产”“智能化施工”等领域重点打造一批头部企业。逐步形成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1个核心”,设计、生产企业为“2个重点”,多元数字化领域企业深度参与的“1+2+N”开放型发展模式,推动技术路线运用转型升级,实现提质降本增效。

智能建造为当下打造了一个新的业态、新的产业链。对长沙来说,这是一个基础坚实、大有可为的优势产业;也是一个绿色智能、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更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发展智能建造已经上升为抢占新型建筑业、智造业未来产业高地的战略选择。长沙将充分用好“知行合一、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强力推动智能建造产业发展,用首创精神、“四敢”导向,力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改革推动、创新驱动,打造绿色智能建造“长沙模式”,抢占智能建造全国高地,奋力成为全国智能建造示范城市、典范城市。

责编:张云龙

一审:张云龙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学习强国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