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朋友圈”也是舆论场

  浙江日报   2022-12-09 10:09:28

 刘晓庆

“遇事不要慌,先发朋友圈”,如今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写照。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有时,微信朋友圈内的人际传播行为,也会被“搬”进公共舆论场,演变成公共事件。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有在国企工作的90后,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觥筹交错现场,被质疑为权力勾结,引发轩然大波;有党员干部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新闻并发表不当评论,被大量转发,造成不良影响;有网友在当地处于封控状态时发微信朋友圈炫耀家人寄来的海鲜,“凡尔赛”不成,反而引发公众质疑……

何以至此?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数字时代网络传播特性有关。

一方面,信息可传播性大大增强。一段视频、几张图片发布在微信朋友圈,瞬间就可转发到微信群、QQ群、抖音号等其他渠道,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信息形态之间几乎可以无障碍切换,这大大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便利度。

另一方面,信息传播范围大为拓展。使用智能手机、拥有自媒体账号并且热衷转发的人越来越多,微信朋友圈的“私人性”和“公共性”界限逐渐模糊。一些敏感、争议信息,一旦进入“病毒式”转发模式,要不了几小时就能从微信朋友圈蔓延至整个网络。而信息一旦脱离微信朋友圈语境,进入无垠网络,那些解读、转发的人与你无关、根本不了解你,也不会去深挖信息背景,更多是记住特定元素、不断放大误读……

很多人可能难以理解:我的微信朋友圈难道我还做不了主?或许,我们可以做主发什么,但是后续的舆论效应和其造成的反噬,我们却未必能做主,甚至根本做不了主。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要对微信朋友圈的舆论场效应保有几分清醒。不散布谣言、不搬弄是非、不辱骂他人是底线。特别是针对一些容易引起误读的群体、信息、场景的发布行为,更要慎之又慎。

比如,灾难救援现场的干部,被误读的风险就较高。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干部救援现场图片被转发微信朋友圈后形成舆情:或是被人打伞,或是被人搀扶,或是被人背着蹚水……不排除其中确有官僚主义者,但更多的干部并非网上所说是摆官架子。不管是哪种情形,一旦被抽离出来,进入公共舆论场,其解读就由不得当事人了。

又如,家暴、职场性骚扰、侵犯未成年人等信息易成热点。因此,一些确非此类信息却易让人联想的信息,就应谨慎发布。例如,老师对学生的正常惩戒、同学之间的一般性打闹等。此前,一位智力障碍少年捂住小区内孩子的嘴,与其打闹,视频被发到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后,少年被网友误会成人贩子,遭到人肉搜索。

再如,一些特殊场景下的行为。前段时间,一位护士一边抢救病人一边手持手机的视频被人发到微信朋友圈,引发“医生草菅人命”的批判。而事实却是,该护士长时间救援病人后正通过手机呼叫同事增援。当前,疫情防控屡屡成为民众关注焦点,一些具体防控场景如果被人掐头去尾放置到微信朋友圈,也可能形成误读,应注意防范。

对他人微信朋友圈信息恶意解读肯定不对,但作为发布者,在发布一些易被误读的信息时也须三思。重视微信朋友圈的舆论场效应,是网络传播时代每个人都要补上的一课。

责编:周泽中

来源:浙江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