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登上热搜第一!频上热搜的二十四节气会被商业化“污染”吗

  上观新闻   2022-11-23 15:06:52

中国人的“自然时间”“文化时间”和“社会时间”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在世界杯强势来袭与众说纷纭的娱乐爆料中,“小雪”登顶今天的微博热搜。

近年来,二十四节气几乎成了热搜第一的常客,还引发了“没有大满”“只有清明放假”等不少“衍生热搜”,与之相关的各类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也层出不穷。

这一诞生于数千年前的历法节令,在现代科技的作用下已不再具备原先预报天气、指导农事的实用功能,却在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背后的文化功能日益凸显。

当代人为何重新审视二十四节气的价值?不少市民说,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着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与人生智慧,恰恰是当今信息繁杂、脚步匆忙的生活中所必须思考的。

“小雪”登上热搜榜第一

节气是自然的“仪式感”

早上一觉醒来,裹着拖到地的长睡袍,捧一杯温热的牛奶,家住浦东新区杨高南路的文化创意工作者薛源在阳台上看到,仿佛一夜之间,小区里的银杏树全都金黄剔透,落叶铺了一地,“这是上海的深秋,上海的‘小雪’。”她已经好几次用图片记录节令变化,“中国的二十四节气,首先名字就起得很好,给人扑面而来的画面感。”

在互联网上,“名字好听”是不少网友对二十四节气萌发好感的初始。春天的惊蛰、谷雨,夏天的小满、芒种,秋天的白露、霜降;冬天的小雪、小寒等,都“充满诗意”。喜欢插画创作的吴文雯很喜欢以节气为主题进行创作:“比如‘惊蛰’,仿佛一声雷动,万物就挣扎复苏;比如霜降,就让人想起清晨衰草上一层白霜,被阳光照得透亮。二十四节气的名字用极其简练的文字就勾勒出画面感。”

每到节气,都是网友分享美图的时候

“美”是许多人对节气的直接感受。点开今天热搜的“小雪”词条,能发现来自全国各地网友晒出的当地初冬景象:有新疆的网友晒出当地冰雪覆盖的场景,有深圳网友发布的图中路旁花开正盛,薛源则拍下了上海阴天里金灿灿的黄叶,“中国幅员辽阔,一样的‘小雪’,呈现的是不一样的美丽景观。”在她看来,节气更像在提醒大家“停下脚步观察身边的自然之美”。

5年前因为一项传统手工艺项目考察,薛源走访了重庆、湖北、山西等地农村,发现当地山区不少人们依然习惯用节气来安排生活,“很多地方生产生活虽然会看天气预报,但人们说话交流时还是会以节气作为时间节点。”她记得当时国庆刚过,去了重庆远郊山区,天气尚偏热,出发时穿了露脚踝的裤子。所拜访的当地阿姨怕她冷,“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白天不以为然,结果晚上山里真的冷。”这段经历让她印象深刻,也让她对节气之“美”有了更深的认识:“这里面还有自古以来人们对气候的朴素感知,可谓实践出真知。”

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刘女士留学回国已6年,如今她已习惯每到不同节气,就采购应季食材,过一个小小的“纪念日”,今晚她的菜谱主角是刚刚上市的豌豆尖。“其实现在能吃到反季节的蔬菜和全球的水果,世界上大城市的生活步调也都差不多。但越是这样越需要一些生活的仪式感。”在她眼中,节气这样诗意注释着一年生活节奏的时刻,有种独属于中国人的“自然观”,“即使科技手段能让室内保持恒温,我也并不迷信只有吃应季食材才健康,但惊蛰后的春笋,霜降后的大闸蟹,依然让人感受到自然的脉动。”

自然时间中饱含文化韵味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在社交媒体上,不少文博机构纷纷晒出自家馆藏,加入“小雪”话题。

广东省博物馆就引用了唐代诗人戴叔伦的《小雪》,介绍馆藏文物清代画家邹一桂的《花卉图轴》(局部),画中南天竹的红色果实色彩夺目,是南方冬日里常见的植物。江西省博物馆则发布了清代蒲华的《独钓寒江雪山水图扇面》,“虽然还未见雪花纷落,但可以感受古人的冬日意境”。

除了分享与“小雪”相关的诗画,用实物展现古人入冬生活的博物馆也不少。沈阳故宫博物院晒出的则是清代银扁圆形背式火壶,壶身扁圆,可以将炭送入壶中为水加热,还有金属扣可以系带,是小雪这样的寒冷天气里,古人在旅行途中喝热水的装备。“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晒出的馆藏文物唐代铜鐎斗,三足而立,带嘴和长柄,有网友评论“好像看到古人在斗下生火分酒喝的场景”“这样的冬日分享感觉不错”。

苏州博物馆则以视频方式带来一组“小雪节气图”:卷轴徐徐拉开,“小雪”的习俗、吃食等一一展现,苏州博物馆还与当地卫生监督部门联名介绍了这些节令食品的安全要点。

今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倒计时短片,每个节气引用一句经典诗词,配合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的画面,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浪漫。吴文雯对此印象很深,“比如惊蛰,‘春雷响,万物生’,画面上出现高铁竞发,太让人激动了。”她也在思考自己的画面中如何融入这样的表达,“传统跟当代从来不是割裂的。”

冬奥会上的“惊蛰”,高铁竞发

随着国潮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传统文化与青春碰撞出新的火花,节气是重要的灵感来源。2019年由歌手赵方婧和中国原创音乐团队音阙诗听演唱的歌曲《芒种》不仅风靡网络,还拿下第27届东方风云榜十大金曲。音阙诗听次年发行的专辑《二十四节气》中,则将二十四节气全都唱了一遍。这样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的“古风”歌不仅在网络上热传,还成了不少流行团体表演的曲目。节气还成了不少服装和生活用品品牌的灵感来源,今年9月安踏更换儿童品牌标识就曾表示,主色调来源是二十四节气中惊蛰的“代表色”。

“不同地区不同节令的传统习俗,让人有种别样的体验。”从四川成都到上海工作的施琦记得,初入职场有位前辈每逢冬至必然赶在天黑前下班回家,“后来我才知道上海冬至有落葬祭祖的习俗;但在我家里冬至这天大家是要吃羊肉,父母还曾开车两个多小时去郊外喝羊肉汤。”同一节气下的地域文化差异让她着迷,“这说明中国真的很具有和而不同的包容性。”

商业化“染指”节气会好吗?

点开盒马APP,在张江工作的市民刘磊发现首页上赫然推出“小雪菜单”,并模仿“万年历”推出了“今日宜食”的草莓和霜打菜;在网上搜索“新年礼物”,“二十四节气盲盒”“节气物候日历”成了热门选择……在过去许多关于“中国人该不该过洋节”的讨论中,不少人注意到“商业化”是这些洋节在中国快速传播的重要因素,而如今传统节令正在成为商业机构和品牌眼中的“香饽饽”。

盒马APP上的“小雪菜”

“说实话,看到买菜APP上出现节气还挺惊喜的。”刘女士并不排斥传统节令的商业化,“商业是驱动发展很重要的因素,没有利益只靠情怀,可持续发展很艰难。”在她看来,传统文化不是“要不要商业化”,而是“商业化还远远不够”:“比如元宵节买兔子灯容易了,买鱼灯还是很难找。传统文化的商业开发还要更加深入。”

“外国节日在中国的传播,没多少人关注背后的历史文化含义,但通过其人性化的一面,比如西方‘情人节’‘母亲节’;又或是具象的符号化,比如西方‘圣诞树’,加上‘互赠礼物’这样的商业推广,得以快速为大家接受。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中秋,很多年轻人也是从粽子、月饼出发去了解背后的含义。”从事品牌推广的李先生认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注重传统之美,主动从这些传统节令中寻找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元素和消费点,既是商机,也是进一步推广和挖掘传统文化的契机。在他看来,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必也不能排斥商业化。

不过,也有不少人担心过度商业化会破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成为流于表面的热闹。“比如某位曾经的演员,如今每逢节气便在自己的短视频里大喊节气名称,然后加入一些所谓的‘人生感悟’‘传统文化’。”有市民质疑,这是在传播传统文化,还是以尴尬的方式博取流量?此外,还有不少网友也认为,许多“古风”歌曲的歌词不知所云,跟节气、习俗、传统没任何关系,“唱这些如同人工智能为押韵自动生成的歌词,还不如多背一首古诗。”

“无论如何,中国人越来越重视节气这样的传统文化是一件好事。”薛源引用今天《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的文章,表示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时间”“文化时间”和“社会时间”,展现了中国浪漫诗意的生态画卷、敬重自然的生态理念和传承发展的生态实践,“越来越多人看到、喜欢并且重视,是一件好事。”

图片来源:新华社 作者:勾建山

责编:宁静

来源:上观新闻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