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丨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在培养幼儿体育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1-29 18:21:38

张毅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万丈高楼平地起。体育强国的铸造,要从娃娃抓起、把基础打牢,培养、塑造幼儿体育精神。这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

由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在体育活动中,要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培养幼儿体育精神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注重民间体育游戏的传承和保护,让幼儿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体育的活力

“我去南山摘苹果,南山的爷爷抓住了我,三天三夜不放我,把我送进了托儿所,托儿所的阿姨笑眯眯,教我来唱哆来咪。”在70后、80后的童年里,一定还记得这样的顺口溜,这就是跳橡皮筋时为了方便记住每个动作所编的。这样的体育游戏,一根长皮筋就可以,两到三人就能玩,三到五人也能玩,还可以分组玩,通过比赛来层层过关,比赛的技巧有跳、摆、碰、绕、掏、挑、勾、踩、跨、压、踢等10多种可以训练儿童协调性和爆发力的动作。它不但可以提升幼儿的弹跳能力、记忆能力,还有身体的平衡性、柔韧性。虽然看似一条简单的绳子,却是一项非常有利于开发幼儿综合能力的运动。

像跳皮筋这样的民间体育游戏还有很多,比如撞拐、跳房子、跳山羊、捉迷藏等。这些民间体育游戏都非常适合幼儿体育精神的培养。让孩子们玩出了勇敢,玩出了自信,玩出了乐观与童趣,促进了幼儿综合体育能力的发展。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在校园里、在街头巷尾这些常见的儿童体育游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放学后在家里孩子们玩手机、平板电脑游戏,以及各种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出门运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与小伙伴们一起通过体育游戏进行交流、合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从长远看,这不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长远发展。因此,政府、社会和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力传承和保护那些承载了乡愁和记忆的民间体育游戏。

推动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让幼儿在教学相长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个没有先进科学技术的民族,一打就垮,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不打自垮。体育精神是从体育运动中所孕育出来的意志品质。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凝结着中国人对于体育精神的理解,其中包含了对家国的热爱、对拼搏奋斗精神的追求等,这些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校园,能让幼儿在人生的认知阶段,就把民族精神通过体育的形式,内化于心,生根发芽。

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有我们所熟知的武术、摔跤、舞龙、舞狮、射箭、龙舟、空竹、马球、蹴鞠等。“未曾习武先修德”,“短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与之教”。习武先修德,中华武术精神中的宽容、忍耐、坚强、尊师爱友,仁义、谦虚和诚实等都是习武者基本修养。“狮舞天地回元气,龙腾山河际太平”,传承千年的舞龙舞狮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受众,兼具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舞龙舞狮代表了我们民族爱国、吉祥、勇敢的品质。在极具观赏性的龙腾虎跃中,把体育的精气神从每个动作中展示出来。

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幼儿园的推广,可以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为孩童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舞台。通过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弘扬民族精神,可以彰显出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成效。

弘扬传统体育道德,让幼儿在文化熏陶中感受体育的魔力

中国最早的教育项目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在对“六艺”的教学中都赋予了体育的文化内涵。孔子在教导弟子进德修业的秩序和方法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把精通射、御等体育技艺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体育道德旨在塑造理想而健全的人格。幼儿是人生成长的起步阶段,幼儿体育精神的培养在一定程度起到了对人类崇高精神、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培养作用。从“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个人意志品质的塑造,到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重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充分重视和发展幼儿体育精神的培养,是体育报国、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长沙师范学院教师、湖南省幼儿体质健康促进研究基地研究员)

责编:周泽中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