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时光•通道这十年】 回望县溪非凡十年 见证小镇羽化成蝶

  新湖南客户端   2022-10-18 14:48:3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8日讯(通讯员:谌昪 )十载沧桑砺洗风雨兼程 众心弥久愈坚阡陌辉煌 

十年来,县溪镇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心,以建设红色旅游文化名镇为目标,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走出一条具有县溪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十年,是县溪镇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历史跨越、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十年

面对加快发展的竞争态势、前进路上的多重挑战,该镇把握大势,突出重点,全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瓶颈和薄弱环节,着眼长远,增强后劲,为加快建设更有实力、更具动力、更富活力、更显魅力新县溪打下坚实基础。

特色振兴路全新启航。 从脱贫攻坚拉开序幕,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由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打造一个个示范样板,到2020年底,全镇11个贫困村和52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出列,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县溪篇章!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电网改造、安全饮水、网络通信等实现全覆盖,道路通达率达到100%。帮扶车间、生猪养殖、中药材油茶套种、“菜篮子+果园子”等项目效益明显,实现了传统农业与红色旅游、乡村振兴有机结合。2021年,该镇被列为全市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试点镇,完成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编制,农村居民收入突破万元。

污染防治攻坚卓有成效。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多点发力、系统治理,生态环境质量取得整体性改善。全面取缔非法采矿点,洗矿厂全部停工。稳步推进封山育林,现有林地面积34.2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13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76.04%。致力打造渠水河(县溪段)样板河,全面治理提升国家湿地公园晒口水库生态环境,基本实现了“水系完整、河流畅通、水量保障,水质良好、生物多样、岸线优美”目标,河长制工作获评市级先进乡镇。

重大风险防范稳扎稳打。 在全县率先实行“五包一”、分餐制等管理制度,全方位做好辖区内常住人口疫苗接种服务和流动人口管理,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屏障,牢牢守住了县域“北大门”。首创“1+20+N”就业服务模式,采取劳务协作对外输出一批、产业发展就地就近吸纳一批、鼓励居家灵活就业一批、中介组织介绍就业一批等灵活形式,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胜”。持续开展“敲门行动”“鸣锣喊寨”,统筹推进防汛抗旱、防溺水、森林防火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这十年,是县溪产业质效齐升、经济换挡提速、红绿相映铸就鲜明底色的十年



该镇持续壮大红色和生态两个“引擎”,按照打好“绿色牌”、走好“特色路”、做好“精加工”、建好“新业态”的融合发展思路,实现“文化+”“旅游+”“农业+”跨界融合。

农业产能不断增强。 在稳定粮油作物生产的基础上,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发展钩藤、旱半夏、八月瓜、红花等中药材1.9万亩,兴建黄精、罗汉果、油茶、菊花、黄桃、茶叶等特色种植基地25个,具有“一村一品”特色的产业布局也日益呈现。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农村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多星村优质稻侗王贡米种植基地、“珍星玉见”牛奶玉米基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祥新油茶基地荣获“怀化市油茶种植示范基地”称号,康源农业公司获第五届上海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畜牧水产养殖业不断壮大,生猪养殖大户发展至35户,建成专业化养殖场16个、规模化养殖基地3个,发展稻花鱼、螺蛳等生态水产养殖基地50余个。建设低温保鲜库2000余平方米,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奠定了基础。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92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2亿元。注册企业252家、个体工商户1079家,规上工业企业增至16家,4家硅厂升级35kv电网专线,登云山风电场并网发电。创新推行“村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双向流通聚焦在物流链、流动支部活跃在销售链”模式,依托驻深圳流动党支部,打通本地与沿海跨区域商业合作桥梁,建立产供销一体化渠道。充分发挥“坡溪一家亲”对接天心区商会优势,探索拓宽销售途径,大力提升本地野山核桃油、优质稻米、山茶油等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力。

文化旅游加速融合。 坚持把镇区作为红色旅游核心区来打造,全力构建“一城六星”发展格局,打造“一核一轴四片区”产业布局。通道转兵纪念馆挂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暨红色研学实践基地”“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升级国家二级博物馆,规划建设通道转兵红色文化研学中心。开发兵书阁“重走长征路”旅游线路,兵书阁村入列“怀化市红色研学实践基地”“怀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苗族民俗博物馆。恭城书院、兵书阁和文星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兵书阁村、西流村、水涌村、恭城村相继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6年,中宣部批准该镇为湖南唯一一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举办地,其后成功举办“红色文化节”、红色旅游博览会、2021“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系列活动(通道站)等活动,开通“通道转兵号”百趟红色专列。全镇年游客接待量超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这十年,是县溪城乡同频共振、区域互促互补、共兴共荣格局逐步构建成型的十年



该镇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服务配套、环境美化等方面加快城乡融合步伐,走出一条“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子。

基础设施全域提质。 按照“复原古镇风貌、突出红色主题、做活绿色文章”思路,2016年投资5亿元,实施通道纪念馆改造升级、镇区风貌复原改造、灯光亮化等项目,建成游客服务中心、长征大桥、红长公路、红军堤、旅游公厕、农贸市场、紫园财富广场、社会停车场等设施,修缮东岳宫、宝庆会馆、红军街等革命遗址,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实施房屋风貌改造1000余户、危房改造1401户,安装太阳能路灯3000余盏,“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全面完成。一个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主题、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现代特色小镇初具规模,2014年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2015年被列为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试点镇,2017年被列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

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修建全省技术领先热解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完成城乡垃圾清运一体化,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完善镇区污水管网,镇区污水处理率达70%。在2017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的基础上,该镇深入开展卫生创建“三进”活动,大力实施集镇提升工程,全面整治农村顽疾,争创国家卫生乡镇。先试先行“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建立“户分类、村回收、镇转运、县处理”机制,各村设立可再生资源回收站,可再生资源回收实现了“一键下单、上门服务”。

城乡联动全速发力。 在实现镇村道路“微循环”畅通的基础上,实施通道火车站改造升级,铁路电气化改造顺利完工,建成新犁头嘴大桥,开通县城至县溪、县溪城区、县溪至兵书阁等5条城乡公交线路,城乡互联互通按下了“快捷键”。10余家物流公司进驻镇区,同时依托“湘村优选”电商平台,形成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乡村驿站“村村有网点”,“快递下乡”实现换档升级。通过乡村驿站对农产品实行统一划价、定点收购,打通“快递下乡”“特产出村”线上线下双向渠道,让村民群众生活生产购销无忧。

这十年,是县溪民生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幸福指数呈现大幅提升的十年



该镇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切实打好教育、医疗、文化、安全、社会保障等齐头并进民生“组合拳”。

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一站式结算”参保人群全覆盖,慢性病管理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教育强镇扎实推进,高考二本以上超过350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96%、100%。全面完成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县溪镇中心卫生院(县第二人民医院)晋级二级综合医院。完成供销合作社、医院全科医生配备、茶溪村小规模学校等民生实事项目建设。

群众获得感更有足色。 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增设村级“畅想家园”阅览室,新建“神奇通道·百姓舞台”,成功举办“兵书阁杯”征文比赛、“传承红色文化”半程马拉松比赛、怀化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动仪式、“大拇指·体彩杯”广场舞(排舞)比赛、“翰墨飘香送祝福,文化下乡暖民心”等活动,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用好用活“一张照片”“一锅猪食”“一块银元”等本土红色故事,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孝德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将零散的文化资源串点成线,精心打造出“红色占字”“书香大塘”“兰花坪朝”等具有村域特色的生态家园。

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 全面推行“一村一辅警”,提高街面见警率,在乡镇级率先配备“天网”视频监控系统,社会治安连年向好。建立调解、信访、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治“村霸”,严厉打击邪教、电信诈骗、非法传销、枪爆等非法活动。持续开展非煤矿山、马路市场、危险化学品等各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及“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打赢打好“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歼灭战,全面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全镇多年以来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获市级先进。获评市级五星级基层人民武装部、省级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

这十年,是县溪向改革要动力、转作风树新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向好的十年



民主法治开创新局面。以“共谋、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推进法治县溪、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托“农家书屋”,打造“法律图书室”,推进精准化、互动式普法。推进基层法治乡村实践,探索以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村民建房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幸福基金会为主的“一约六会”村民自治体系,设置卫生“红黑榜”专栏,开展星级文明户、“美村美妇”等多种形式评比活动,激活基层自治善治“神经末梢”。

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问题,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整治。深入挖掘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历史中的廉洁故事,通过短片、动画、舞台剧等新形式,打造“一杆红军秤”“猪嘴里吐铜钱”等清廉主题教育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廉文化”。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开辟“红廉专线”,建设红廉文化长廊,推行“清廉文化+教育研学+红色旅游”模式,打造融红色教育、清廉教育为一体的特色教育基地。

营商环境释放新活力。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乡镇体制、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等一批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成功创建省级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示范点。“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承接195项行政许可权限,“一门式”服务全覆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步伐加快,行政审批提速90%,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成独具特色的“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通道转兵·红色文化”政协委员工作室,搭建起服务企业和群众、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体化、多功能、长效化平台。

责编:陈基健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