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丨走出大山,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大山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0-27 23:32:29


郝一帆 万丽君

这些天,党的二十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的故事令不少网友动容。14年前,刘秀祥曾是“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大学毕业后,他放弃高薪职位,选择回到大山,成为深山学子的“掌灯人”。

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是因为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刘秀祥,深切地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十年家访,刘秀祥骑坏了8辆摩托车,成功让1800多名学生重返校园。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返回学校后,通过读书有了更好的出路、更多彩的人生。

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的,不只刘秀祥一个人。另一位党的二十大代表邓小燕,26岁返乡创业,放弃沿海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努力让家乡的东宝贡米走出大山;花垣县十八洞村的苗家女孩施林娇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村里创业,通过直播将家乡的风景美食、民俗建筑推广出去……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山儿女选择回归家乡、建设家乡,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作出贡献。

“走出大山不应该是为了逃离大山,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建设大山。”刘秀祥的人生信条,值得学习。曾经,“走出大山才能改变命运”,是不少乡村教师和家长对于孩子的教导与期望。但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让回到大山、建设大山成为乡村孩子成才的选择之一,显然有着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

如今,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征程,更是呼唤人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期待更多的青年聚众力描绘大山、建设大山、改变大山,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广袤的乡村也必将给他们以应有的回馈。

责编:杨兴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