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谈|“带着妈妈上学”,“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这么懂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9-06 21:14:59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张英
  九月开学季,又一批新学子走进大学校园。在南华大学校园里,大一新生邹晴用轮椅推着行动不便的母亲报到,未来的四年里,她将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完成本科学业。
  邹晴是个坚强的孩子。她出生在湖南省衡阳县曲兰镇船山村的一个贫困家庭,母亲患有先天性脑偏瘫,无法行走。10岁那年,父亲因肝癌离世,邹晴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早点工作、赚钱养家,邹晴15岁初中毕业时报考了中专,并选择了护理专业,从这个时候起,她便开始了带着母亲求学的历程。
  中专毕业后,邹晴进入了家乡曲兰镇卫生院工作,为了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2019年她又考入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毕业后再接再厉,于今年考上了南华大学船山学院专升本护理专业。邹晴带着妈妈上大学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她先后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好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诸多荣誉称号。

带着家人上学的孩子不仅仅只有邹晴,还有洪战辉等等。他们的个人奋斗经历,于别人来说只是一个故事,但于他们而言,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坚强不屈、百折不挠。

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为什么能早当家,很少有人去仔细思考这个问题。迫于贫困、艰难,不得不担起家庭重担,固然是原因之一,但除了“被动而为”,这些孩子更多的是责任感驱使下的“主动承担”。
  这份责任感的生发,源自对父母不易的深刻体会,对家庭事务的深度参与。我们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父母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办法给孩子提供优裕的生活,甚至有的父母还需要孩子来照顾,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从小就能够感受到疾病、贫穷对于生活的影响,能看到父母是如何负重前行,能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对减轻家庭重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他们在苦难中学习成长,也学会了担当。

 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的孩子除了读书,是什么家务劳动都不做的。有些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因为家长认为,只要读好书,就一切OK。这样的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贡献感为零,孩子们在劳动上的成就感也为零。孩子们感受不到艰辛,也就看不到父母的艰辛,也就失去了责任感、没有了担当,怎么可能懂事起来?今年以来,按国家规定,中小学开劳动课了,这是一种纠偏。但劳动岂止在课堂呢?
  要让孩子在家庭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要教会孩子“懂得”。懂得家庭的需求是什么,懂得自己的作用是什么。生活不全是舒适安逸,也有风险和艰难;家庭不仅是父母含辛茹苦,也需要孩子适度付出;自己不应该是一个“巨婴”,而应该是一个能分担、懂体贴,“有事弟子服其劳”的家庭成员。
  家庭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我们艳羡“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懂事,这么优秀的时候,更有价值的做法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只有让他们从小体验、感知责任,明白生活的不易,感受到付出的成就,孩子们才会真正成长起来,懂事起来。

一审:杨兴东 二审:易博文  三审:王礼生

责编:杨兴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