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有温度 小题实做幸福来

  中国社会报   2022-08-25 10:44:06

三湘四水聚活力,芙蓉国里尽朝晖。近年来,湖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党建引领贯穿到基层治理创新全过程、各方面,通过运用系统思维,选好服务群众小切口,亮出为民服务实举措,打造服务基层大引擎,让城乡社区各种治理功能充分发挥、各类治理主体深度融合、各个治理平台充满活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赋能,凝聚治理合力

小小社区,千头万绪。作为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社区对民声民情的冷热变化最为敏感。

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街道王家垅社区,有49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居民楼,因为没有物业管理,楼道照明的电费一直由社区志愿者上门代收。碰到电费收不上时,入夜的楼道就会“失明”。近期,王家垅社区和城管部门在小区、楼道规划出公益广告位,招揽亮灯冠名权,通过区域化党建联盟发动辖区党组织参与,得到了两家企业党组织的积极响应,社区的难题解决了。

王家垅社区开展的“亮巷行动”,是湖南以党建聚合力、破难题、补短板,稳稳托住基层治理底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湖南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乘数效应”,加强党建引领网格管理,统筹把社区内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全面推行以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就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党群连心“五个到户”为民服务机制,构建起有温度、有活力的基层治理格局。

党建引领,夯实基础;党建赋能,畅通基层治理微循环——

怀化市全面推行“党建+微网格”机制,由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访民情、问民需、排民忧,对群众实行更精细、更温馨的服务,2021年办结群众各类诉求问题33.9万个。

常德市武陵区将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小区这个“神经末梢”,将167个小区党支部变成撬动社区治理的支点、联结政府与居民的节点、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支撑点,回应群众“急难愁盼”。位于该区启明街道的东方嘉园小区曾一度出现停车位靠抢、高峰用水靠等、设施维修靠吵的情况,居民和物业之间矛盾很多。小区居民朱信权深有感触地说,自2019年成立小区党支部后,通过协调业委会与物业公司,搭建解决问题的平台,一步步把小区变成了道路整洁、环境优美的幸福家园。

群众自治,激发内生动力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需要群众广泛参与。近年来,湖南各地创新群众自治内容和载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将党员干部“一头热”转化为干群“齐发力”,让邻里关系更和睦、乡风民风更文明、共同富裕信心更足。

耒阳市内大小河流遍布全域,湘江支流耒水绕城而过,当地由此衍生临水建房、沿湾而居的传统。“湾村”一词也成为耒阳人家乡的代名词。自去年开始,耒阳以“湾”为单元,创新推出“湾村明白人”基层治理新模式,推选出了5000多名“湾村明白人”,帮助解决矛盾纠纷,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破除陈规陋习。

该市三架街道七岭社区黄泥嘴湾住着67户、310人,以前这里办一场红白喜事,少则4万元,多则10万元。去年,在外经商多年的返乡能人徐柏林被湾里推选为“湾村明白人”后,起草了一份移风易俗倡议书,还发挥自身美术特长,以漫画形式在湾里过道的墙上画上了“勤、礼、孝、廉”等传统文化故事,传播文明理念,受到村民欢迎。今年大年初一,湾里一改以往放鞭炮、送红包的拜年方式,大家坐在一起开起集体茶话会,叙旧情、谈发展。

屋场上、晒谷坪上,一张桌子、几条板凳,党员、干部和群众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汨罗市罗江镇党委、政府建立“罗江夜话”屋场自治长效机制,在一次次恳谈会中叩开群众心门。前不久,该镇黄市村开展了一场名为“充分就业促增收”的屋场夜话活动,由相关部门和企业为村民讲政策、送岗位。村民们开心地说:“以前找工作缺少靠谱的信息,现在就业政策宣讲送到家门口,再也不怕走弯路了。”(下转2版)(上接1版)

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罗家水村,村里事村民管,小积分激发大文明。从去年9月开始,湖南省民政厅驻罗家水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转化为可量化指标,将积分结果与村里模范评选挂钩,让群众在参与基层治理中感受到尊重和价值实现。还配套出台15条产业振兴奖补项目清单,由党支部提议、村委会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选出核查小组来实施。今年7月,养羊70只、生猪2头、鸡鸭100多只的尹华海一家,获得奖补资金1万多元后,当即决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点燃了村里产业振兴大比拼的热情。

补齐短板,提升服务能力

基层治理的目标,归根到底就是让群众生活更便捷、更舒心。近年来,湖南各地下沉资源,补齐短板,增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创新探索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让一个个城乡社区小盆景汇成了一域大风景。

“办事方便快捷,事情很快就有着落。”衡南县着力打造 “一刻钟服务圈”,搭建“家门口”便民平台,让社会事务、综合文化、医疗卫生、矛盾调处等各类事项,在村内实现“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还建立了2053个屋场党小组,变“群众往上跑”为“干部往下跑”,及时了解群众困难、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屋场,大事不出村镇”。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创新实行马上办、网上办、预约办、指导办、上门代办的“五办”服务模式,提升为民服务效能。村民朱小勇感慨地说,早些年很多事情需要跑好几趟,有时还需要坐车到县城。如今,越来越便利了,村里的服务中心“门一开,人一坐,事就办成了”。

与此同时,湖南各地还通过持续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水平,让基层治理更有效、服务群众更暖心——

株洲市荷塘区探索将“五社联动”机制运用到困难群众帮扶工作中,通过发挥社区基础性平台作用,精准识别特殊困难群体;提升社会组织承载能力,为困难群众提供个性化帮扶;强化社工专业支撑力量,为社区补空助力;发挥社区志愿者的服务优势,开展“家门口”志愿服务;撬动社会慈善资源,整合资源持续改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状况,更好地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长沙市雨花区井湾子街道井巷社区整合社会组织力量,成立“邻帮公益联合党支部”, 组建一支由社工机构、志愿者团队组成的爱心服务队,开通24小时社区服务热线“邻帮一号通”,实现15分钟响应、30分钟到达现场,有效解决了居民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湖南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用一张网融合治理、一条心合力治理,用一项项硬举措让群众得实惠,让幸福在群众的“家门口”得到了升级。

责编:杨鸿雁

来源:中国社会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