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汪泽: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评大型花鼓戏《山那边人家》

  湖南文联   2022-08-17 14:44:24

文丨汪  泽

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的生活,本身就是史诗。但如何将史诗般的生活精彩地呈现出来,则是艺术家当仁不让的使命。大型花鼓戏《山那边人家》就在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剧中的主人公,包括周立波在内,都是清溪这个美丽小山村里最普通的老百姓。周立波虽然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大作家,但他在村里与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人民完全融为一体,才写出了流传后世的不朽巨著。花鼓戏《山那边人家》的主创人员,也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周立波先生的这些优良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心、情、思沉浸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欢乐着人民的欢乐,痛苦着人民的痛苦,创作出了这么一部有情怀、有温度、有意境、有韵味的优秀作品。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 《山那边人家》讲述的是新中国初创时期的故事,那时国力薄弱,百废待兴,农村的基础设施、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都极为落后。这些从剧中反映的泡种、耕田、养猪、扫盲、分肉等场景都看得出来,在那个时候,水牛都算先进生产工具,更多的时候靠人力来拉犁。农民能够吃上一顿饱饭就是莫大的幸福,至于猪肉,基本只能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次。可以说,那个年代的生产力是极为低下的,人们的生活条件是极为艰苦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非常匮乏的。但是,那个年代的人们又是乐观向上的,充满了理想主义和奉献精神。虽然大多数人不识字,但是对知识分子却非常尊重。他们尊重读书人,尊重学问和文化。周立波给伏生和桂花新婚的礼物是一副对联,虽然是秀才人情纸半张,但对于朴实的村民来说,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们从剧中看不到农民的苦楚和悲观,更多的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文化的渴慕,对生命亮色的苦苦追寻。剧中有一个细节让我深受触动,桂花看上了一个美丽的发夹,但是5角钱对她来说是一笔巨款,即使内心无限喜欢,但她还是忍痛放弃,只希望通过自己养猪卖出钱后,再来满足自己的这个稍显奢侈的小小心愿。哪怕生活再苦再累,也挡不住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这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之处,他们勤劳、善良、顽强,始终保持韧性。

弘扬了真善美的核心价值。 这部戏塑造了一批可敬可亲可爱的农民群像,一辈子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劳动能手邓满爹,憨态可掬、乐观向上、对农村生产事业无比执着的青年后生邓伏生,吃苦耐劳、心地善良的美丽村姑胡桂花……主人公周立波既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农民,他已经完全与当地农民融为一体,只是他的生活经历要比农民更丰富一些,见过的世面也更广一些。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些独特的经历和满腹的才华而看不起农民,而是真正的俯下了身子,融进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之中。他虚心向老农学习耕地的技术,热情地主持婚礼,与农民聊起了家长里短。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大作家的平民情怀。剧中的其他农民群众大多是淳朴的、善良的、上进的。即使在艰苦的、高强度的劳动下,依然能够苦中作乐,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剧作家盛和煜老师对益阳清溪村寄予了深厚的感情和热爱,对农民的辛酸艰苦抱以无限的同情,对农民身上闪光的优秀品质给予了热情的礼赞。

彰显了简约凝练意境深远的中华美学精神。 我在最初读剧本的时候,就感觉是在读一部优美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及至到现场看了演出后,这种美的享受就更加具体而强烈。这是一部要用心来细细体会的剧作。当大幕徐徐拉开不久,我们就听到了那一阵阵清澈悦耳的笑声,这笑声是那么欢快,那么空灵,那么天真无邪,那么没心没肺。卜小伟问老师,为什么姑娘们都爱笑呢?周立波说,她们笑,是因为她们想笑。这一问一答之间,充满了玄机和禅意,再多的解释就是多余,充分体现了剧作家言简意赅、凝练节制的美学风格。即使是戏分不多的配种员,也写得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寥寥数笔就把一个乡间最普通的“脚猪子老倌”写得栩栩如生。卜小伟目睹了伏生给桂花戴上发夹后,情不自禁的朗诵起“炊烟袅袅从农舍升起,青山绿水沐浴着阳光,父老乡亲朴素圣洁,一缕乡愁热泪盈眶,美哉,我的清溪人家,美哉,我的家乡益阳”,看到此处,我也是热泪盈眶。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谁不爱家乡的人民?故乡,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乡愁,是我们共同而永恒的情感寄托。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这次演出的诸位艺术家,都是代表花鼓界最顶尖的艺术大家,他们对剧中人物的塑造可圈可点、功不可没。周回生、谢晓君老师都是令人敬重的表演艺术家。周老师已年过花甲,这次演周立波,仍然是全身心地投入,准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可以说是形神兼备。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贴近当代人的审美趣味。 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在变。本剧最大的亮点,就是适应了现代人的欣赏需求。导演何艺光老师在吃透剧本的基础上,还不断地读懂周立波,走近周立波,感受周立波丰富的内心世界,才与演员达成沟通上的默契,排练起来才游刃有余。充分调动舞台要素,编排出经典的婚礼、耕田、扫盲等场面。例如扫盲志异这一场,把一个相对枯燥的扫盲活动,编排得妙趣横生,一波三折,峰回路转,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于情理之中。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深感作者的良苦用心和高明高超的编导技巧。既有人民立场的美学表达,又源于生活、超越生活,实现了审美体验的飞跃。同时在舞美、灯光、音乐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创新创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年轻的舞美设计师张滴洋,大胆引进新的机械和科技,把多场景、多时空的环境浓缩成一个写意空间的转台,使整个舞台灵动起来,紧凑起来,也更时尚起来。特别是那或圆或缺的月亮,让人在感受黄昏月暗、清溪带竹的美景时,自然涌起一丝淡淡的乡愁。此外,这部戏剧的难得之处,就是在再现那一段特殊岁月的同时,又很好的继承了周立波先生当年的优点,那就是语言上特别贴近时代和生活,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让今天的观众看起来依然能够兴味盎然,一点都没有时代的隔膜感。今天的观众再看当年那个火热的年代中,一个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农民群像,仍然倍感亲切,自然而然地回想起了儿时的美好记忆。

摄影:唐兵兵

责编:周听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