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安小楠:一段盛大辉煌的尘封历史,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评常书鸿“敦煌三书”

  湖南文艺网   2022-07-18 22:08:08

一段盛大辉煌的尘封历史, 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评常书鸿“敦煌三书”

文丨安小楠

常书鸿先生的“敦煌三书”——《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壁画漫谈》《敦煌彩塑纵论》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上市之后,读者反馈好评如潮,得到很多“自来水”的倾力推荐。这套书乃是常书鸿先生毕生心血所化,三本书相辅相成,层层深入,带着读者一眼千年,一夜读透敦煌,读懂中国璀璨包容的历史文化。

“敦煌”是什么?为什么地处僻处边塞的敦煌会有一座保留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10朝壁画和彩塑,蕴藏着中国艺术全盛时期的无数杰作?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代表的是一段盛大辉煌的历史。

从现在的地图上来看,敦煌或许只是西北边陲一座不太起眼的小城市,但是它在历史上却有着“咽喉锁钥”之称,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汉代在敦煌修筑了长城和峰燧,建造了“玉门关”和“阳关”两大关隘。彼时,西域之珍宝,中原之丝绸,北方的骏马,南方的瓷茶全都云集于敦煌中转,再转卖到世界各地。敦煌一度成为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成为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汇流的中心。

只不过,元代之后敦煌停止继续开窟,逐渐冷落荒废。直到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敦煌这座蕴藏着数不胜数文化艺术瑰宝的东方艺术宝库,才再一次出现在世人的视线中。可即便如此,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美术史著作几乎没有提及敦煌艺术的。而50年代以后,谈及中国传统美术的论著,又几乎没有不提敦煌艺术的。这与常书鸿先生以及他所在的敦煌研究所的美术工作者们艰苦卓绝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莫高窟146窟 五代 南壁 阿弥陀经变

1927年,常书鸿毅然登上去往法国的轮船,到法国学习油画。在法国九年,常书鸿的画作一再斩获各类大奖,多幅作品被法国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里昂美术博物馆、吉美博物馆收藏,可谓是一位前途无量的青年艺术家。然而,1935年的某一天,常书鸿在法国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偶遇一部《敦煌石窟图录》,从此迷上了敦煌文化,遂放弃了巴黎的舒适生活,在抗战的熊熊战火中毅然回国,投身于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

“我的理想,是将来要让全世界的人像知道巴黎一样知道敦煌,让全世界的人像喜欢巴黎一样喜欢敦煌。”常书鸿在物资匮乏、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敦煌扎下根来,睡破庙,吃咸菜,喝苦水,治风沙,硬生生地在一无所有荒芜之地上,筹备建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他耗费无数心血,清理洞窟中淤积的流沙、抢救修复受潮起鼓的壁画、修建破损的洞窟栈道、搜集整理流散文物、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并撰写学术论著,渐渐使得已经被尘封千年的敦煌石窟逐渐为世人所知。1994年常书鸿先生辞世后,遵照老人的遗愿,他的部分骨灰被埋葬在三危山下,守望着莫高窟,真正与敦煌生死相伴。常书鸿先生也因此被世人尊称为“敦煌的保护神”。他的女儿常沙娜教授继承了父亲遗愿,继续守护、传承敦煌文化,历时二十余年,将常先生生前有关敦煌文化的文字梳理出来,配上精美绝伦的敦煌艺术图片,编撰出了《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壁画漫谈》《敦煌彩塑纵论》三部作品。

其中,《敦煌莫高窟艺术》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对敦煌艺术的各个侧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从艺术风格到时代特征,从追溯源流到内容大观,从建窟历史到未来展望……关于敦煌的种种好奇与疑问,统统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对于那些日常工作忙碌、没时间去敦煌去与古代文化遗存近距离亲密接触的普通人来说,对于那些因为疫情因为其他种种原因,想去而不了敦煌的游人来说,对于那些曾经去过敦煌、走马观花一般游览过、震撼过,但是却没有来得及细细品鉴的艺术爱好者来说,都绝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因为书中全是敦煌研究院多年来“压箱底”的珍藏图片,足以为读者呈现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在《敦煌壁画漫谈》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常教授为读者臻选出的那些上至北魏、下至明清的敦煌壁画珍品,更能看到隐藏在这些美轮美奂的壁画背后的种种寓意,从壁画的题材特色到壁画的绘制技法,从壁画临摹保护到保护过程中发生的艰辛却动人故事,无不令人沉醉其中。常书鸿先生在临摹壁画的时候写道:“我用不着叙述敦煌壁画的精美伟大……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主要的是怎样把它介绍给全国人民,介绍给全世界人民,使他们一致认识我们祖国艺术的优良传统和光辉成就,使这在边陲沙漠湮没了数百年之久的古代艺术作品,重新放射出它应有的光芒。”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学到要如何去修复临摹一面壁画,看到壁画中的古人曾经的生活,感受到敦煌文化震撼人心的魅力,还有为了保护这些璀璨文化所付出的各种艰辛与代价。

《敦煌彩塑纵论》则细数敦煌各类“神采具足”的彩塑,从早期南北朝时期的深受异域风格影响的“秀骨清像”,到隋唐以后逐渐珠圆玉润、体态优美的神佛菩萨,对其演变历程、时代特征、题材选取、制作方法等,都做了详尽而透彻的介绍,使读者不仅可以从图片中直观感受敦煌彩塑之美,唤起大家内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的敬意。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聆听这些彩塑向世人诉说曾经的辉煌,可以了解在彩塑制作过程中古代的匠人往彩塑内部填充了什么,了解如何在板硬的塑像上刻画出“窃眸欲语”的表情神态,了解到敦煌彩塑与古希腊雕塑到底有什么区别?

保护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再次流行起来。希望这三本书,能让更多的人走近敦煌,与敦煌一见倾心,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跨越千年的文化之美,传递到更多的人眼前。

责编:樊汝琴

来源:湖南文艺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