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丨启蒙家政意识深入推进家庭劳动教育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7-29 11:35:42

导读

家政服务业,关系千万家庭育儿养老的民生福祉,亦关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国之大计。

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政服务大有可为,要坚持诚信为本,提高职业化水平,做到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进一步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发展方向。

如何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家政服务需求?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莫文斌

从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到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时代如何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更明确、任务更具体、措施更有力。深入推进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协同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以家庭生活技能为主的家庭劳动教育。

明确“价值观+劳动素养”家庭劳动教育培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激发中小学生主动劳动的意愿,鼓励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养成自觉承担家庭劳动的习惯,是家庭劳动教育的核心,也能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厚植根基。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让学生具有必备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把握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任务,必须引导中小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摒弃不劳而获、虚荣攀比等错误思想;必须提高中小学生的家庭劳动素养,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劳动价值观的教育与劳动素养的培养,二者缺一不可。只讲劳动价值观,难免流于形式、止于空谈;只重视知识技能,习惯难以养成、效果难以持续。唯有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劳动的目的和价值,从行动上提高劳动的素质和能力,方能有效引导学生从小注重劳动习惯的养成,并在循序渐进中加强劳动技能的运用,真正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

构建“基础必修+特色选修”家庭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日前公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并对劳动教育教学内容作出具体要求,细化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个方面十项任务。其中家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意味着各学校必须对家庭劳动教育做出更明确的课程内容统筹规划和安排。

激发学生参与家庭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离不开多元融合、开放共享、特色发展、适应个性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方面,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特色选修课程,通过兴趣小组、比赛活动等形式选修,如动植物养护、茶艺、插花等家庭休闲类劳动;病人、老年人、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照顾类劳动;手工刺绣、编织等传统文化类劳动等。同时根据各学段特点,从小学到中学,根据不同学龄,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设置相应的家庭劳动内容,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家庭劳动教育。

培养“专职+兼职”家庭劳动教育师资团队

教师是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目前,劳动教育的全面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缺少劳动教育专业师资、教师素养难以满足需要、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必须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劳动教育师资团队。在当前专业师资紧缺的情况下,既需要加强专业劳动教育师资培养,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家政学专业师资,对劳动教育师资进行补充。

家政学教学内容涉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与家庭劳动教育内容关联度较高。一方面,可以通过家政学教师“实岗锻炼”与学生“实习实践”的形式,丰富中小学家庭劳动教育课堂;另一方面,可邀请家政职业培训讲师到学校开展家庭烹饪技艺、保洁、衣物收纳等劳动实践指导,探索建立劳动教育教师特聘常态化机制,提升家庭劳动教育实践教学质量,满足家庭劳动教育师资需求。

构建“学校+家庭”的家庭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有效实施家庭劳动教育,学校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学校劳动教育具有系统性优势,按课时要求设置劳动课程,构建健全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劳动教育的高效开展,加强学生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利用实训室、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教学,则能够丰富家庭劳动教育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于学生心中播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所形成的劳动价值观往往在日常家庭劳动中才能得以体现,所学习的家庭劳动技能在家庭中才能运用与实践。作为劳动教育的启蒙者和劳动习惯的主要培养者,家长应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从生活自理做起,从小培养孩子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提升家庭生活技能,以家庭成员人人爱劳动、人人要劳动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和热情。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劳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协同,才能真正有效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培养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新时代青少年。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研究员)

(一审 杨兴东 二审 欧阳金雨 三审 王礼生)

责编:杨兴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