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聂怡颖评黄永玉:笔墨淋漓的写意人生

  湖南文联   2022-04-13 16:31:40

文丨聂怡颖

我是先读了黄永玉的文字,后面才读了他的画,因为沈从文先生当年曾夸他:“这个人很聪明,画画写文章靠的是自学,他的风格很独特,变化也多。”后来,我便开始有意无意地收集黄永玉的作品来读。

有一年,我在书店里买到一本《比我老的老头》,书中所选用的插画,都是由他本人亲手所画,时而为二犬相背而行,时而为鸡鸭共挤一筐,线条淋漓酣畅,和文字相得益彰,不禁令人眼前一亮,只觉得若非是个天生快活人,绝难做到如此应景而又和谐的文图表达。

黄永玉被时人称作鬼才,也被视为全才,他不但国画、油画、版画、漫画、木刻、雕塑样样精通,而且画作的题材还异常丰富,神话典故、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人物俱能入画,而且构思敏捷效率惊人。

前几天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黄永玉诗和插画展”上,老先生亲书的序言中写道:“诗是几十年一直写下来的,插画是去年年底,两个星期赶出了一百七十多幅,有点牛皮!”已届99岁高龄的老人,竟然能在两个星期内画出将近两百幅插画,可见老先生的实力之雄厚,效率之惊人。毕竟绘画创作不仅仅是脑力活,同样也是体力活,‘身体是创作的本钱’,此言不虚。老顽童虽是自夸,但也有自夸的资本。

黄永玉 《吹口弦》 34cm×23cm-1956年-木版套色

黄永玉的插画既有对故乡的写生与展现,又有对自我的探索和悲悯情怀的抒发,更有特定历史时刻的记录与见证。他的名作《吹口弦》,画了一名吹口弦的云南少女,少女衣裙、面容线条寥寥,干净利落,作为背景的岩石花草细节繁复,加以写实,形成对比。少女微微侧着头,举着芦苇口弦到嘴边吹奏,坐姿安详,似乎陶醉在自己的笛声中,虽无声,但乐韵悠扬。《寓言——井底之蛙》使用非黑即白的构图,让青蛙拟人化地躺在井底,和井外砖墙形成对比,视角独特巧妙,平衡感很强。他的自画像也很有特色,从《比我老的老头》到《见笑集》,都是毛发稀疏地咧嘴大笑老头,乐不可支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从年轻时到90岁以后,年岁渐渐大,不变的是笑容,他时而叼着烟斗,时而握着画笔,老先生强大的生命力,宛如要从纸面上扑面而出。

黄永玉《井底蛙》20x15厘米 版画 1953年

优秀的美术大师,无一例外皆以思想承载画笔,用线条进行独一无二的表达。而黄永玉的线条早已趋于化境,该体现的细节纤毫毕现,该粗狂用力的地方狂扫而过,挥洒自如,许多看似没有规则的构图,实际上却纵向体现了老先生写意人生的生命轨迹。

黄永玉的画之所以能够脱出畦径,直写胸臆,既传承前人之风骨,又独树一帜,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艺术道路,或许与他少年时那段流浪生涯有关。那段人生让他对生活的感受变得十分敏锐而细腻,并且始终对生活抱有无限热情和浪漫热爱。

我们的生活,也需要璀璨的笑容和无限的热情,闲暇时,看一看黄永玉的画,或得一悟,或得一笑,生活里总会多一抹亮色。

责编:周听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