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丨湖南怎样应对“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时代大势?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4-22 06:37:50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我国将从基础制度建设、市场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打造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如何正确理解、认识“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时代大势?湖南怎样应对这一时代大势?本期《理论·智库》,五位湖南日报智库专家多角度解读《意见》,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战略意义、实现主要目标的路径、如何以城市群为依托优先推进区域协作、湖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以“一体化”思维找准定位 推进区域协作

曹普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随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的发布,地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中三角”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打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五极”,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更强劲的增长动能和更稳定的运行韧性。长沙、岳阳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承东启西、贯通南北,是“一带一部”的重要战略节点,区位交通、产业发展、港口开放、人文资源等方面优势突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有联结国内大市场的巨大空间,必须加快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找准自身功能定位,以“一体化”思维推动区域协作,助推构建国内大循环和统一大市场。

规划“一张图”,促进一体互进。统一不是单一,也不是一刀切,而是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强规划布局,使地区间的错位分工更合理,优先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有较大的空间枢纽作用,要加强城市间合作,强化政策协同、规划协同、产业协同,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应该建立区域规划对接融合机制和省际协商协作机制,积极推进产业体系一体化打造、重大创新平台一体化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体化组织、科创资源一体化共享、要素资源一体化保障、创新环境一体化建设。以岳阳为例,作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必须站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大格局中来谋划发展,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对外贸易、文旅发展等方面加强规划对接,创新产业转移合作模式,探索发展“一区多园”“飞地经济”,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交通“一张网”,促进设施互联。基础设施联通是加快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市场一体化的基石,扮演着“先行官”的关键角色。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各地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更好融入地区乃至全国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联动发展。要以提升互联互通效率为重点,以提高内联外达能力为目标,着力推动陆上、水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联通,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关键节点,统筹完善传统基础设施,共建新型基础设施,构建高效实用、安全可靠、智慧绿色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长株潭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让“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经济圈”可感可期。岳阳作为省内唯一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需加快推进长九、常岳九铁路、岳阳港集疏运体系、岳阳机场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完善跨区域物流网建设,加快融入综合交通体系,畅通市场资源要素加快流动的通道,主动把岳阳基础设施规划融入到全省、全国的战略布局中,将极大促进湖南对外开放的能力和作为。

环境“一张单”,促进市场互通。发展没有主客场,需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本地企业可以做的事情,外地企业也可以做。各地应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禁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及时清理废除各地区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新出台的政策也要严格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强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坚决打破各类“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不搞贪大求洋、低层次重复建设和过度同质竞争,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不以“内循环”名义搞内卷,避免“台上握手,台下踢脚”;积极探索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协调和平衡的制度框架。岳阳作为湖南的门户开放城市,应该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非禁即入”“承诺即入”,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着力把各种封闭割裂的河湖沟渠汇聚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汪洋大海。

平台“一张卡”,促进要素互享。建立开放共享的交换平台,让要素资源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市场必定强。各地应加强政府治理合作,实现各类平台一卡互通,阻止市场分割,让各类要素信息在平台这个“底盘”上加速汇聚、优化重组、自由流动;完善数据互联互通机制,在不断优化算法和提升算力的加持下,着力解决数据烟囱、“大数据杀熟”、寡头市场共同支配等问题;强化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实现债券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发展供应链金融;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让人才流动更顺畅、选择更多元,充分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健全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共同推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医疗、养老、交通、文化一卡联通、一卡结算,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成果。岳阳作为内陆开放前沿城市,将加快线下服务与线上服务、实体窗口与网上窗口、人工操作与智能导办、城市客厅与智慧大厅的全面融合、无缝对接,推动要素充分流动,平台办事更加便利。

(作者系岳阳市委书记)

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建设

李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强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坚持分层次有序推进的建设路径,要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总结并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

长江中游城市群位居我国区域经济版图的空间枢纽,在我国东西南北经济板块中处于“中心”位置,是“一带一部”区位优势的放大,这种战略方位决定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构建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也决定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统一市场构建对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意义。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构建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体处于“碎片化”阶段,仍面临要素跨界流动“堵点”较明显、产业同构“难点”问题较突出、市场一体化机制体系尚不完善等短板制约。聚焦短板精准发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建设,打造中西部市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对于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形成新发展格局,意义非常重大。

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建议中三省协同出台《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市场一体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分阶段目标和具体建设方案;推出市场一体化合作事项年度清单,在清单项目选择上,突出中三角特色与轻重缓急时序,着重在食品安全监管协作、市场准入一体化、消费投诉云平台合作、网络监管多维共治、绿色产品认证合作、检测检验机构能力认证等方面先行推进,使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推进既有顶层设计,又有载体和项目可落地。

以“点”带“面”,打造市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建议以中三角中的“小三角”即咸(宁)岳(阳)九(江)地区作为试点,充分利用三水相连,人文相近,亲缘相联的独特优势,以及三市在旅游、交通、商务、医疗、市场等方面的现实合作基础,逐步推进市场一体化的深入合作;在体制机制创新、跨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共享、人才流动与多形式共享、飞地合作模式创新与利益共享机制构建、港口码头的委托管理等领域先行先试;“通平修”(咸宁的通城、岳阳的平江、九江的修水)号称“小三角”中的“金三角”,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率先在该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共建等试点,协同打造中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共建长江中游生态绿心。

以多元主体协同发力为手段,完善市场一体化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发力的利益共享机制与动力机制,是推动市场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保障。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机制体系构建的瓶颈在于利益主体参与程度与参与方式不成熟,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程度较低,协调纽带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利益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建议更加重视商会、贸促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的协同能力,在促进政企沟通、服务产业对接、引导有序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建立“中三角商会组织联席会议机制”,引导各类商会组织形成合力,鼓励他们协调企业抱团融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战略,链式“出海”,协同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品、要素、产业和市场融合。

以联动打造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为主路径,培育市场一体化主体。企业是市场主体。以行业龙头企业为牵引、众多中小配套企业形成的跨城际、跨省际的规模巨大的优势产业集群,是推动分割的行政区市场转变为融合的一体化市场的有效路径。企业城际间、省际间资产重组与资本运作活动,具有跨越行政壁垒、促进资本、技术、人才流动、推动市场融合的显著效应,兼有推进市场一体化和培育市场主体的双重功能,应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市场一体化的主要手段。同时,联手打造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市场一体化主体。以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牵引,进行区域内产业链优化布局和空间重组。比如打造G4科创走廊、沪昆高铁沿线先进制造业集聚带,合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有效放大产业集群的市场一体化效应。

(作者系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湖南大学民建经贸研究院院长)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刘茂松

“努力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扩大市场规模容量,不断培育发展强大国内市场,保持和增强对全球企业、资源的强大吸引力”,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最主要的目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适应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新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和未来深层次的经济变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国际循环都是各类商品和生产要素通过市场交换所产生的外向型大循环;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和规律看,经济规模越大,国内循环的比重越高,服务业比重越大,国内循环的比重越高。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目前经济全球化结构调整的新趋势,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宗旨,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全方位联通,构建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主导的全球化参与模式,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为中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马克思指出:“市场是流通领域本身的总表现”,即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市场是覆盖全社会的经济循环活动,既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的市场交换,也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以及生态环境等生产要素商品的市场交换,还包括知识产权和企业产权等产权作为商品的市场交换。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便形成了有机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体,具有统一性、结构性、竞争性、有序性和主体性五大特性。统一性就要求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地方封锁和部门割据,消除市场壁垒,形成全国制度、标准统一且规模巨大的市场,实现商品和要素的合理流动;结构性要求市场体系内各种不同市场合理搭配、有机组合、协同联动,形成各市场特定职能的整合共生和优化互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竞争性要求排除垄断,全面开放,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调节作用,强化市场配置的有效性;有序性要求全面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有为的政府干预,实现市场的有序运行;主体性要求参与市场交易的各个当事人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市场活力和竞争力。市场体系只有具备以上五大特性,才能形成大市场和强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有效作用。由此可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其中带根本性的重大战略部署。

现阶段,国内市场分割现象仍比较突出。部分地方主导型产业政策更多追求局部利益,热衷于建设周期短、投资收益大、资金回收快的项目;地区间争夺相对稀缺的市场和资源,以致盲目布局、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突出;地方为增加本地GDP和税收,要求本地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只能在当地投资,干预和限制其以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兼并形式向外地发展扩张。流通、消费领域的壁垒也不少见,有的地方设法禁止或数量限制对本地有冲击的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有的地方出台文件要求本地消费者消费本地产品,还有的地方对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措施控制其流入本地市场。要素市场分割程度更甚,技能型和高级劳动力流动被行政关系分割,技术市场政产学研相脱节、军民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突出,数据市场地区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封闭性、分散性与不协调性明显。

市场分割在某种程度上源于长期以来的地方政府竞争。虽然在过去40多年这种以经济性分权为核心的地方治理体制有效激发了地方经济发展活力,曾经对中国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并没有彻底改变把生产要素及企业禁锢于条块分割的传统制度格局,对新时代国内大循环产生了严重“梗塞”,不利于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必须从制度建设着眼,加快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破除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提升全国互通互认互用效力,为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营造良好生态。

(作者系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陈晓红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关键在于实现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以更好地集聚资源、推动增长、激励创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数字经济通过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管理场景、交易背景和技术情景,能够将市场资源禀赋优势转变为强大竞争力。充分释放数据价值,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一项关系到全国统一大市场资源有效整合的牵引性重大工程。必须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做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加快培育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当前,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还面临海量数据难以转化为有效要素供给、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培育严重不足、数据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亟待解决的基础性工作。培育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一是建立更利于数据市场培育的确权制度,合理平衡数据原始所有者、生产主体、公共部门、市场化开发与应用主体之间的数据权力分配;二要构建全国统一的分布式数据要素共享网络及全国公共数据池,构建多层次数据共享关键节点网络;三是建立公共大数据开发合规主体认证机制,对涉及一定量级以上的公共数据和产业数据采集、处理、市场化开发等的机构实施认证准入制度;四是加快培育产业链“数据链主”,做好产业链数据确权、资产评估等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五是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基础设施、配套制度和标准体系,以高效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拼抢全球数据治理的话语权。

着力打造标准规范的数据交易模式。数据交易是数据要素市场必须具备的重要功能,通过打通从数据归集、加工、交易到应用的产业生态闭环,为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提供重要支撑。当下,制定数据交易规则、完善数据交易机制、优化数据交易模式,搭建统一的数据交易大市场成为亟需。建议完善数据交易分级分类标准,建立统一确权、统一目录、统一规则、统一标准、统一安全的交易规范;加快构建全国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易基础平台,打造高效、活力、有序、开放、安全的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湖南加快建好大数据交易所;积极探索跨境数据交易,构建统合跨境数据监管职权与技术资源的新机制;完善数据交易生态体系,运用隐私计算、区块链等关键技术,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加快数据交易相关立法,出台数据产权的相关法律规范,推进数据资源合法合规交易。

不断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技术创新是数据要素市场的核心要求,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应该成为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支撑。应该加快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利用数字化融入产业创新链条,利用业务数据进行管理创新,利用数据平台融入创新生态系统,促进统一大市场产业布局的优化与完善;依托数字技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促进跨领域、跨地区、跨主体数据要素融合,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高标准联通。湖南在超级计算机、工业智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优势明显,应以“数字湖南”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着力建设湘江实验室,积极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区、产业聚集区和应用先导区。

持续完善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共享服务是数据要素市场的活力引擎,在技术牵引、数据驱动下,不断优化完善国家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是全国统一大市场资源配置优化、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破解“数据孤岛”“数据烟囱”和“数据垄断”等一系列问题,推动资源和要素的高效自由流动,必须统筹推动数据资源汇聚融合与开放共享,打造国家数据资源统一开放平台,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加快推进数据资源配置和流动,建立健全数据开发利用、交易服务等流通机制,结合统一大市场需求探索数据资源配置的新机制;不断提升数据资源共享服务水平,分级分类推进数据资源在支撑政府履职、服务产业发展和便利群众生活等方面的应用,为统一大市场提供灵活多样的数据服务;构建安全可信、可控可追溯的数据资源共享监管体制,将数据安全管理融入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保障。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发挥空间枢纽作用

左宏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当前,我国14亿人口中,拥有4亿人以上的中等收入人群,形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国内大市场,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然而,贸易壁垒、流通堵点和市场化不够的情况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优先采购本地商品、设置市场进入门槛等地方保护主义;某些平台公司、共享经济通过不正当竞争排挤竞争对手等垄断行为;劳动力流通不畅、数据流通规则尚不完善、技术成果转化难等要素市场化不够……这些情况阻碍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究其原因,法律规章、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等还没有对破坏统一市场的行为形成有效约束,跨区域的司法和监管权限有待完善,很多领域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还有待建立完善;同时,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压力大,有强烈的通过保护本地市场和企业来发展经济、提高财源的冲动。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然要破解和消除以上瓶颈、梗阻,在新发展格局下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这对湖南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湖南作为中部腹地,已成为全国大市场的空间中心区域。以湖南为中心,加上周边四省一市场一区,人口近4亿,“三小时高铁交际圈”覆盖的市场至少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湖南以“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和“三纵五横”综合交通大通道布局,将成为全国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重点区域。同时,湖南在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优势地位和各类改革现行先试的基础,都将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抢抓独特优势。另一方面,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必然形成“强者愈强”的格局,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优势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而相对落后地区的资源要素将更容易被发达地区虹吸走。湖南正处于中部崛起的关键期,如何有效留住人才、资金等要素,加强本土产业产品的竞争力,激发数据、科技等要素的活力,都将是需要应对的挑战。

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湖南要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首先,以“改革开放”引领制度建设。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两个核心关键词就是“改革”和“开放”,湖南肩负着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使命,要在“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上探索创新路径。近年来,湖南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获得国务院办公厅肯定并先后六次推介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上,在市场标准体系建设、转变政府监管方式、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壁垒、要素市场化改革等方面不断探索,形成“湖南方案”。其次,以“市场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要素市场创新为重点加快带动统一大市场建设,创新市场交易模式,升级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畅通高效的市场体系,建立中部消费中心、打造中部高标准市场集群,形成空、铁、水运国际化高标准流通枢纽。其三,以“强化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实力。围绕“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不断提升湖南产业竞争优势,培育良好的产业生态,聚焦“3+3+2”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区域产品品牌,在市场中凸显竞争优势。最后,以“现行先试”探索发展路径。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意见》的六大任务之一,而湖南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如浏阳“三块地”改革、科技创新改革、长株潭金融改革综合试点等等,都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当前,要积极争创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湖南经验”。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一级调研员)

责编:戴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