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建设高质量义务教育体系大幕已开启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3-14 11:03:01

湖南省教育厅副总督学 张毅龙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 湖南省教育厅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从今年起组织122个县市区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并强化结果运用。”这是根据全省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与时俱进提升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的战略抉择,也是重塑湖南义务教育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摆在全省人民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是认真答好“如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的改革,把握好义务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实践中取得切实的成效”这道题。

回顾我省上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我们在理论研究上得出了必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规律的结论,在实践中认定了高位推动、借助教育督导促进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深化领悟,一体把握基本要求

首先是认清矛盾的转化。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要判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着力解决现阶段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用高质量发展来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美好生活需要是多层面,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量的,也有质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高表现是人的全面发展。而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让人朝向美好生活的民生实践,即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教育的高质量才成为可能。在当前,科技变革不断带来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变革和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对从业者提出了新需求。也因此,着力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义务教育体系是党和人民对义务教育的新要求新期盼。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确保办学质量”。学校承载着学生的梦想、家庭的希望。我们要更多关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只有好的质量,才能使社会认同,才能让家长、学生感受美好,才能以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可比较的方式逐步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其次是领悟好教育质量内涵。众所周知,义务教育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统一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制教育,其质量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确保质量是教育的使命责任。在新中国实施义务教育,始于1986年,而为什么中央到现在才提建设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是个“进行时”,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具体来说,新时代建设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体系意味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质量。不仅仅保障体系要高质量,而且内生动力要高质量;不仅仅教育理念高质量,更要学生素质高质量;不仅仅体现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质量,整个义务教育学校的基础建设、师资、课程资源、管理等诸要素都要高质量;不仅仅是经济发达地区、城镇义务教育高质量,还要欠发达地区、乡村义务教育高质量;不仅仅学生学业水平高质量,还要“五育”并举,学生全面发展。总而言之,是建立健全全方位、立体化的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体系。在中国、在湖南义务教育的发展要达到一个更高、更全面的质量水准与以往注重规模的目标不同,现在所倡导的高质量具有两个更重要的特点:一是认同和遵守中央的规制,坚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通过建设高质量义务教育体系,切实培养时代新人。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为什么要实行新一轮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主要原因也是两个。一个原因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趋使义务教育发展的目标变了。如果说,党的十八大以前,义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规模的普及与基本均衡,那么党的十八大之后,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现代化进军的征程中,顺应时代的呼唤,中央提出建设高质量义务教育。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强调对整体质量的考量,不能再停留于某地某校了,而是通过高位推动,扩展至全域所有的学校和学生,激发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教好每一个学生。

另一个原因是义务教育的发展生态变了。近年来,我省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并实现了学生辍学动态清零和大班额化解。在规模扩展已不是主要任务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预期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更注重高质量。这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旨在突破习以为常的问题,解决重投入、低效率、低效益、内生发展动力活力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难题。

面对这种变化,各级政府特别是其教育行政部门的选择也有两个:一是得过且过,当好维持会长或“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二是主动积极进取,坚持改革,促进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毫无疑问,我们只能选择后者。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各种场合重申的新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实化基础,一并赋能教育质量

首先,仍然需要观念的转变。“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要求我们要有长远眼光,要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行动。理念清晰了,目光才能朝目标聚焦,才有各司其职的责任担当。义务教育历来在教育体系乃至国民社会经济事业中稳居“重中之重”的地位,从街巷乡野到近年的全国“两会”,人们对义务教育质量的焦虑和议论热度不降反增。今年的全国“两会”,义务教育仍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切。这些焦虑和议论来自于学龄人口家庭,来自于社会贤达,甚至来自于教育内部。我们谋划并要实现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将工作重心由学生“有学上”转向“学得好”,务必要重视这些焦虑或质疑的存在并加以引导。我们必须大力宣传高质量义务教育对应对“两个大局”、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有效提升国民行稳致远能力的意义并达成社会共识。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不仅能提升青少年儿童成人成才的价值,也为其可持续发展创造机会,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给其带来提升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面对国际竞争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建设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体系,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总之,要实现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发展,必先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质量观、成才观,坚定不移地遵循青少年儿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习近平指出:“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

其次,需要对办学行为规范的认同和遵守。建设高质量义务教育体系,就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从而实现质量变革。随着学校硬件建设的日趋完善,办学行为和水平也要不断提升。前些年,不时曝出义务教育学校“白+黑”“5+2”等野蛮式教育现象,也出现过“占坑班”“掐尖”式等不公平行为。然而,在义务教育实现县域基本均衡之后,要及时发现和消除隐藏在发展中的问题隐患。任何不规范的办学行为都将不被接受,不被容忍,都会影响到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纠治,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

建设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哪些规范是必须遵守和维护的?统而言之,就是国家和省出台的有关于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包括坚持立德树人,落实课程方案,规范教学实施,落实《教师法》,完善学校管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办好每所学校。包括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办重点校、重点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违法招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开展全日制培训替代实施义务教育,不得有违反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内容,不得以“国家”为名传授“三从四德”等。这些规定反映了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党和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这些原则不仅体现在制度上,也要体现在实践中。

尊重办学行为规则是当前和今后建设高质量义务教育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尤其在疫情防控、升学就业压力日趋激烈而义务教育正处于“双减”背景下,我们教育部门一定要时时刻刻用这些规范规则来检查我们的行为,要对任何一点违规行为都保持高度敏锐,都不能允许存在。是否善于抓落实,是衡量我们工作作风、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没有落实,再好再完善的规范也只是一纸空文,终究不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再次,仍需进一步对标夯基。义务教育从基本普及到基本均衡,意味着办学条件总体上已有了显著提高,办学水平也有较大提升,但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区域、城乡、校际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制约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仍需把教育供给质量体系作为重点,实现全省义务教育各区域各学校各环节的发展质量之变,是推动实现义务教育质量变革的重要举措。推进高质量义务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内部这个“需求侧”对保障义务教育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攻方向是标准化学校建设。没有高质量的投入,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产出。突出的是:一是省、市、县各级政府虽财政环境趋紧,仍需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切实做到“两个只增不减”,教育系统也要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千方百计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二是对照办学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标准,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要求,加快补齐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短板。特别是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建设力度,使支撑更有力,并提高其使用效率。条件赋能教育。三是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编制标准、课程教学需要配齐教师队伍,要想方设法保障教师经济待遇,加强培养培训,健全机制,提升教师地位,激发其活力,推进育人方式的变革。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四是完善制度并强化执行。俗话说:“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灵魂。”制度是行动准则。在这点上,我们要通盘考虑,力求制度周密、周全。同时,要对已有制度进行反思清理。任何规章制度都是时代的产物。制定制度要与时俱进。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有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担当和自信,着眼于整体效应和效果,从现有的突出问题抓起,创新制度,坚决废除不合时宜的制度,并狠抓制度执行,让制度的刚性力量全面释放,实现制度与治理的有机统一,形成既完备又管用、既有统一意志又具活泼特性的制度环境,从而促进科学育人生态的形成。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实现教育教学管理向育人管理的转变。

三、强化监测,一盘棋统筹推进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研发的指标体系和工具依据的是培养目标、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监测的实施,是以新技术为手段,以学生学业为中心、以硬性或基础性指标为主,并关注学业背景后的学习品质、生活中的道德品格,关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审美、情感、态度等相关软性指标,结论以群体性整体性评价为主,反映的主要是省市县、学校或学生群体发展所处相对位置或水平。在诊断教育问题、引领教育改革方面作用明显。

纵观我省参加国家义务教育监测第一、二轮结果,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学生学业表现、学生体质状况和学生审美素养等方面,总体表现为稳中有升、趋势向好,但城乡、区县、校际之间不平衡问题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可以说,我省建立高质量义务教育体系,推进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任重道远。

调研发现,影响义务教育质量的因素十分复杂,牵扯教育内外。一是部分地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相关政策不够,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能满足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办学条件参差不齐,教育教学资源尚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二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三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未能完全到位,学校对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落实不到位;四是对建设高质量义务教育体系认识不清,理解不透。五是教育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基于此,我认为我省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多瓶颈或顽瘴痼疾需要突破或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光靠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方方面面的齐心协力,需要借助代表国家行使检查、督促职责教育督导的推动。这也诠释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何以将“评估监测”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职能,何以明确规定要“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监测制度,引导督促学校遵循教育规律,聚焦教育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教育督导可以检验各地各校有关义务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有助于各地各校准确把握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要求,督导评估结果也可以使领导机关从横向、纵向多方位掌握义务教育质量发展的底数,分析判断各地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目标实现程度以及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总结优势与经验,诊断不足与短板等,为教育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并能起到协助基层找准着力点,精准施策,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的作用。测得实情、掌握底数是干好事的前提和条件。情况明,好下决心;底数清,工作才有针对性,增加质效。基于这样的普识,今年全省所有县市区都纳入义务教育监测。这是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要把评估监测制度作为破局开路、建设高质量义务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省各级教育督导部门、督学就要有敏锐性,要有战略与系统思维,要聚焦全局,着眼长远,审时度势,咬住目标,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将目标变成计划、变成任务、变成行动,变成日常行动,层层、步步抓好落实落细,抓出成效。

首先是要抓好监测的规范实施,确保监测结果真实可靠。省、市、县教育督导部门要立足职能职责,以赶考的精神,认真组织学习,研透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文件,熟谙操作流程,加强统筹协调,系统设计,制订工作方案和任务清单,挂出“路线图”,把住时间节点,在组织上专班推进,在协作上凝心聚力,在培训上激发活力,在宣传上大张旗鼓,在条件上夯实保障,在过程中强化督查,有序推进,层层落实责任、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上下联动、向学校、教师延伸一体推进的责任落实机制,以高质量的监测确保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其次是要强化监测结果运用,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建设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体系是全局性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2022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释放了强烈信号:“对各地的质量监测结果,我们将逐市、逐县进行对比分析,以适当方式公布,并将作为有关评价考核、评优评先、经费分配的重要参考。”这种对比会引起各地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但不是监测的最终目的,是一种激励、问责机制,是一种压力的传导,督促政府、学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法律法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旨在构建起一套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的监督体系,引导聚焦并推动各自问题的解决,优化环境,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进而会议又强调“让市与市、县与县尽快动起来、比起来、学起来、赶起来、帮起来、超起来”,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统筹各方资源,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调、协作、协同互动,构建不同主体间互助联动、协调落实机制,严把关口,携手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确保培养质量。

责编:陈洁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