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菜报 2022-03-23 23:54:09
湖南省委党校(蓉园校区)食堂
大湘菜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陈潇 摄影 陈潇
3月23日,长沙阴天,像极了这座城市的人们近日被新冠疫情侵扰的纷杂心绪。
不久前,天津发酵的学生配餐事件、湖南省2021年度百优食堂(营养健康食堂)先后发布,有忧,有喜,都将“食堂”这个关键词带入人们的关注点。
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往,商萌到她工作的食堂负责三餐消杀:24张圆桌共192个餐位,每把餐椅上、每扇窗子旁、配餐间及厨房角落……要确保喷洒细节到位。如今,每次两壶(500ml/壶)消毒液用完,较之以往翻了一番。
每当有人用完餐,立即收捡餐桌,要快;用更高浓度84消毒水泡过的抹布擦拭、拖地,要快……商萌的同事何利群形容,这些是防控常态。对于膳食科科长王慧来说,从进门打菜开始,劝大家戴口罩、就餐不扎堆、吃完速离场“是用嗓子一遍遍喊的”。
工作人员对食堂进行消杀
在湖南省委党校(蓉园校区)食堂,这是近日常态。可喜的是,截至发稿时止,该校区教职工及今年春季班学员近200人无1例确诊或疑似病例,在疫情肆虐的近两年,甚至在该食堂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岔子”。
“要是来个客人或朋友,我经常带来食堂体验一下,刷卡20元。”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部一级调研员王增源评价,他的食堂“餐龄”和他的工作龄几近一致,23年。
近五年,王增源有个高中同学杨先生(现为一家拟上市公司副总)每年都要来食堂与他餐叙两次;也有个媒体朋友石先生,每年到访四五次。“他们是看中了食堂花样多,性价比高,体验感好。”王增源透露,因为党校的独特属性,外界对它总有一种神秘感、神圣感,实际上,党校食堂很接地气。王几乎每天都要在食堂“打卡”,食材安全度、菜品卫生度、服务满意度、餐厅文明度等,被他总结为“三心”:放心、称心、开心。
王慧记得,2004年食堂所在综合楼重建时,食堂主要为教职工服务,场地小。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直接把包厢拆了,一个不留,所有教职工、学员都在如今的食堂大厅用餐,哪怕是主管该校区的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李巍来了也要排队打菜。“在我们食堂,一日三餐,用餐没有职级。有了带头模范,就会进入良性循环。”她透露,私底下,大家会偷偷开个玩笑:一个单位的食堂搞得好不好,就看负责人来不来吃饭。
“倡导节约,文明用餐”的引导餐牌在每张桌上都立着。记者了解到,在该食堂,浪费很少,剩下的菜作为工作人员的扫尾工作餐,餐饮垃圾则交由辖区社区统一安排运送。几年前的蓝天保卫战,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该食堂率先安装了油烟净化系统。为保证口味,同一道菜分三次炒,大炒锅,小分量炒,保证卖相、热度、口味,三个常规工作人员担任餐前试菜员。
学员自助打菜,菜品每日更新
“整体感觉是菜品丰富,食材不错,虽然是家常食材。”吕永红来自永州,是省委党校2022年第一期省直科干二班学员,到校23天,吃在食堂,“唯一的感觉是盐多了点,我提了意见,可能是我口味向来清淡”。学员董自力、何玥笙等一致认为,虽然菜品未及品牌餐厅或自家小锅精细化炒制,但作为食堂,大家对其菜品种类更新快、营养搭配、环境卫生、节约程度、服务满意度等表示一致肯定。
食者,众口难调。
“我们非常重视食堂的管理,没有进行对外承包,而是由自己直管。”湖南省委党校蓉园校区综合管理部副主任庞波表示,食堂是一个单位后勤管理的窗口,教职工和学员吃得好不好直接反映出学校的后勤服务水平。该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定,由专人负责进行不定期专项整治,做到严把食堂工作人员健康关、食品采购关、食品烹饪关、原料保管关、餐具卫生关、成本节约关,明厨亮灶,食宿“一卡通”,规范化举措促使管理精细化,“学员对食堂的满意度非常高,我校的食堂在省直机关中也小有名气”。

责编:陈潇
来源:大湘菜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