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如何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家学者这么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3-10 07:01:28

导读

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纳入“十四五”规划,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湖南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如何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扛牢首倡地政治责任 守住湖南防止规模性返贫战略要地

丁建军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并从完善帮扶监测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四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湖南是全国6个脱贫人口500万以上的省份之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任务重、责任大。湘西州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同时也是湖南脱贫人口返贫风险最高区域,2018年确定的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有7个在湘西州,而且该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产业脆弱、要素保障能力不强。为此,扛牢首倡地政治责任,接续打好脱贫攻坚成果守卫战,是我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关键所在。

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考核监督

打好脱贫攻坚成果保卫战需要高度的责任意识、层层压实的责任传导机制和公正客观的第三方考核监督。

一是深刻认识、高度重视首倡地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重要意义和政治责任,同时深刻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重要性,防止乡村振兴“急躁症”“冒进症”;二是落实好“五级书记抓”责任要求和工作机制,结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新要求,强化返贫预警、动态清零、帮扶监测等考核内容;三是继续发挥好第三方评估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监督作用,确保精准监测、快速响应、及早干预。

树立韧性思维,提升应对能力

新冠疫情、经济摩擦、自然灾害等冲击,使原本高脆弱性的脱贫地区和脱贫人群面临更大返贫风险。鉴于此,应树立韧性思维,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提升应对能力。

经济维度上,县域和乡镇层面应促进产业适度多元化和三产融合发展,避免过度依赖旅游业等单一产业,村域层面应推进韧性乡村和村集体经济建设,提升涉农供应链弹性,个体层面应引导农户多样化生计选择,提升农户尤其是脱贫户的生计韧性;社会维度上,应加强有机社会建设、智慧乡村建设,依托基层党建及村支两委、合作社、其他社会组织,利用现代技术,增强社会粘性,稳固互助生态,倡导和谐家庭建设,全面提升社会和家庭韧性;生态维度上,要学深悟透“两山理论”,加大生态整治和修复力度,降低自然灾害频次和损害,借鉴GEP核算机制,增强生态韧性、提升生态价值。

聚焦重点对象,做到精准防守

在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基础上,应聚焦重点帮扶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和边缘户三大重点对象,做到精准防守。

一是针对重点帮扶县,围绕补短板促发展项目,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和保险保障力度,精准对接县域经济发展需求,选派科技特派团、产业技术顾问团、教育医疗干部支援队等,强化校地合作和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在“人、钱、地”等要素支持上给予更大倾斜;二是全面摸排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后续扶持中存在的漏洞,继续完善安置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广“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共建共治共享”等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和服务典型经验。对于规模以上集中安置区,结合县域城镇化和产业布局规划,持续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提升安置区“稳得住、能致富”的产业支撑力;三是认真落实好最新颁布的《湖南省低收入家庭认定及救助帮扶办法》,将边缘户纳入救助帮扶体系。

抓实稳定增收,做好“双业”保障

持续稳定增收是防止脱贫户、边缘户返贫的最根本保障,而稳定增收的前提是产业支撑和就业保障。

产业支撑上,一是要进一步巩固提升扶贫产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县域支柱产业,推进“数商兴农”工程,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创新和引领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发展配套支持体系,整合内外部发展要素,做大本地产业规模。就业保障上,在继续压实就业帮扶责任、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统筹乡村公益岗位、做好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发放的同时,应以县城、中心村镇为载体,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引导就地就近城镇化,创造非农就业岗位;积极创新“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鼓励社会企业创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增强就业吸纳能力。

确保政策含金量,提高支持有效度

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战略要地,需要含金量足、匹配度高的政策支持。

一方面,应以《关于新时代推进湘西地区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意见》为指导,结合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要求,在帮扶政策、支持力度以及相关政策实施弹性上给予湘西州等返贫风险最高区域更大倾斜,确保帮扶政策的含金量;另一方面,在帮扶政策落实落细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将帮扶政策供给与当地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政策需求进行精准匹配,使帮扶政策能够落地生根,提高政策支持的有效度。比如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省内跨市州调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方式上给予更多探索空间,以进一步激发农村土地要素活力,助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系吉首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民族地区扶贫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陵山民族地区绿色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



大力弘扬“十八洞精神”

廖志坤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为新时期中国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此全国开启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几年后,十八洞村成功脱贫,不仅成为精准扶贫的优秀典型,还孕育形成了“十八洞精神”。“十八洞精神”是绽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时代精神,其本质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解决人类历史上最为艰难的贫困问题而形成和凝练的一种担当作为、精准成事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对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意义重大,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不可或缺。

深入挖掘“十八洞精神”

2013年以来,我国媒体尤其是中央和湖南主流媒体全方位、多视角开展了对十八洞村脱贫事业及其奋斗精神的宣传报道。迄今为止,各类媒体已刊发11000多条新闻稿件,报道、推介、传颂与十八洞村有关的脱贫攻坚人物、故事、成就,对脱贫攻坚起到了巨大的舆论助力作用,“十八洞村”也因此成为新时代红色地标和文化符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十八洞精神”的萌芽、生长、成型、发展、弘扬既有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有一个社会认知过程。在新的历史阶段大力弘扬“十八洞精神”,必须深度挖掘承载“十八洞精神”的生活素材。

一是全面挖掘。更为全面地关注蕴含“十八洞精神”的生动故事、典型人物和鲜活话语,对其进行搜集、整理、报道。

二是深入挖掘。更为深入地关注十八洞故事、人物背后的感人细节、内心世界,关注“十八洞话语”中的时代特征和逻辑力量。

三是创新挖掘。既要关注已经发生、尚未报道的事实,关注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发生的新闻事实,也要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些事实,提炼这些新闻事实中涵育的新精神。

对“十八洞精神”进行理论升华

《湘潮》杂志2018年刊文,首次提出“十八洞精神”概念,之后一些研究团队从“敢闯敢拼、精准精细、自立自强、互帮互助、创新创造”等方面对“十八洞精神”进行提炼和阐释。这些工作深化了人们对于“十八洞精神”的认识,对湘西州、湖南省乃至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马克思强调:“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十八洞精神”虽然已客观存在,但要成为人人耳熟能详、熟练运用的精神武器,那就必须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即要进行理论升华。

一是放在我国红色精神谱系的建构发展中进行理论升华。红色精神作为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和灵魂,鼓舞和激励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既一脉相承、具有相同的特质,又各有其独特内涵和时代特色。因此,有必要将“十八洞精神”放在我国红色精神谱系的建构发展中去“求其同”“辨其异”,进行理论升华。

二是放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进行理论升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中国农村千年巨变、大力破解“三农”问题的两个既相互区分又紧密联系的历史阶段。无论哪一个历史阶段都需要弘扬“十八洞精神”,以激励亿万人民担当作为、创新创造。

三是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阔背景中进行理论升华。时代精神都具有先进性、民族性和发展性,“十八洞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带领人民群众解决人类历史上最难解决的千年绝对贫困问题中的伟大创造,是时代的产物。它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精神,也必然会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历史进程中得到充实、完善和发展,成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强化“十八洞精神”的传播利用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强化传播利用,“十八洞精神”就能掌握更多群众,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一是加强统筹,形成“十八洞精神”传播合力。进一步增强“十八洞精神”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就要加强统筹,形成组织传播、线上传播、线下传播、国际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合力。应重点关注线上传播和国际传播的效果,使线上传播更有效、国际传播更有力。

二是优化策略,增强“十八洞精神”传播效果。应强化场景化传播和节庆传播,在十八洞村建设好“十八洞精神”传播的第一现场,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营造能够让人潜移默化乃至怦然心动的传受教育环境。基于“十八洞村”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湖南的一张金色名片,建议择机在湘西举办全国乡村振兴文化节和“十八洞精神”弘扬周。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是“十八洞精神”的载体,应在守正创新中大力提升典型传播和故事化传播水平,以体验式采访的自觉、知微见著的眼力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讲好十八洞村的乡村振兴故事、弘扬好“十八洞精神”。

三是建立基地,打造红色地标。巨变的“十八洞村”“十八洞精神”中蕴含了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人民群众的奋发图强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结合,新时代的奋斗与创造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最新诠释。将形成于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八洞精神”作为红色地标的精神标识、最亮底色,对于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的升华和现代精神的淬炼具有特殊价值。建议在十八洞村建立干部学院等党性教育基地,用以培训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十八洞精神”。

(作者系吉首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社会舆情监测和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主任)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

蒋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必须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当前,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布局散、衔接度低、市场竞争弱、组织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之地”,湖南应大力构建脱贫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精心打造优质生产链、高效价值链、全程服务链、高能流通链、特色创新链,统筹推进特色产业链提质升级,确保湖南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湖南样本”的新辉煌。

以良品、良作、良法打造优质生产链。一是大力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生产从“温饱型”向“功能型”转变、从“高产稳产”向“生态高值”转变、从追求“产量”向强调“效益、绿色”转变;二是确保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推广增施有机肥、多种复合肥和生物防控技术,推动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通过生物技术重点培育优质富硒稻、果、茶等功能作物新品种;三是积极研发、引进适用于脱贫地区的小型农机设备,推动山区农业机械作业从单一方式向复合方式转变,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四是扶持培育一批理念先进、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成整合相关政策,支持其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经营能力;五是通过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的安全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模式。

以三产融合引领高效价值链。一是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优势企业为主体、以农产品加工转化为重点,有机盘活各类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精深加工;二是坚持“一县一特”“一乡一品”,围绕粮食、蔬菜、油料、茶叶、竹木、水果等脱贫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链,打造一批农旅示范基地、三产融合先导区和特色强镇,形成一批具有引领、创新和辐射作用的产镇融合示范区;三是注重与移动终端技术结合,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社交电商销售”优势,着力打造新型“数字农业云店”,扶持引导一批有情怀、有能力、正能量的农村网红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以多元主体参与拓展全程服务链。一是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探索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特色产业服务链的机制,有效激活脱贫地区各类主体参与、服务特色产业的新动能,努力构建公益性服务有保障、市场性服务有效益,全覆盖、全流程的高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强化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金,明确支持主体、支持重点、支持内容和支持方式,对产业链条长、三产融合程度深、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补贴或项目支持;三是积极创新农村金融制度、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四是积极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社会服务,培育扶持多种形式的农业服务。

以现代物流理念健全高能流通链。一是畅通脱贫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要素流与产品流,促进特色农产品顺利融入“双循环”发展大局;二是夯实脱贫地区农产品流通基础条件,升级改造一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消杀、通风、排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在产地建成一批冷藏、保鲜果蔬、生鲜产品的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等设施,配备清洗、分拣、烘干、分级、包装等设备;四是鼓励条件成熟地区建设由“田间”到“餐桌”的冷链加工直达配送中心和中央厨房;五是健全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机制,组织实力雄厚、销售渠道广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生鲜电商等各类农产品流通企业,重点面向脱贫地区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生鲜农产品销售“百企助千村”行动。

以政产学研协同构筑特色创新链。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通过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成果收购、以奖代补等机制,推动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建立区域性、行业性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形成结构稳定、多元共赢的政产学研创新共同体;二是大力提升产业链中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重点支持其开展生猪、油茶、茶叶、水果等特色产品的品改升级,特色农机装备研发,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特色生态农资开发,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特色经营业态创新等工作;三是积极探索建设特色产业区域创新中心的有效机制,以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主体,联合市州农科院,支持其他形式的农业科研机构参与,逐步建成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区域性农业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

(作者系吉首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民族地区扶贫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

蒋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必须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当前,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布局散、衔接度低、市场竞争弱、组织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之地”,湖南应大力构建脱贫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精心打造优质生产链、高效价值链、全程服务链、高能流通链、特色创新链,统筹推进特色产业链提质升级,确保湖南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湖南样本”的新辉煌。

以良品、良作、良法打造优质生产链。一是大力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生产从“温饱型”向“功能型”转变、从“高产稳产”向“生态高值”转变、从追求“产量”向强调“效益、绿色”转变;二是确保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推广增施有机肥、多种复合肥和生物防控技术,推动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通过生物技术重点培育优质富硒稻、果、茶等功能作物新品种;三是积极研发、引进适用于脱贫地区的小型农机设备,推动山区农业机械作业从单一方式向复合方式转变,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四是扶持培育一批理念先进、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成整合相关政策,支持其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经营能力;五是通过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的安全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模式。

以三产融合引领高效价值链。一是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优势企业为主体、以农产品加工转化为重点,有机盘活各类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精深加工;二是坚持“一县一特”“一乡一品”,围绕粮食、蔬菜、油料、茶叶、竹木、水果等脱贫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链,打造一批农旅示范基地、三产融合先导区和特色强镇,形成一批具有引领、创新和辐射作用的产镇融合示范区;三是注重与移动终端技术结合,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社交电商销售”优势,着力打造新型“数字农业云店”,扶持引导一批有情怀、有能力、正能量的农村网红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以多元主体参与拓展全程服务链。一是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探索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特色产业服务链的机制,有效激活脱贫地区各类主体参与、服务特色产业的新动能,努力构建公益性服务有保障、市场性服务有效益,全覆盖、全流程的高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强化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金,明确支持主体、支持重点、支持内容和支持方式,对产业链条长、三产融合程度深、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补贴或项目支持;三是积极创新农村金融制度、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四是积极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社会服务,培育扶持多种形式的农业服务。

以现代物流理念健全高能流通链。一是畅通脱贫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要素流与产品流,促进特色农产品顺利融入“双循环”发展大局;二是夯实脱贫地区农产品流通基础条件,升级改造一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消杀、通风、排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在产地建成一批冷藏、保鲜果蔬、生鲜产品的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等设施,配备清洗、分拣、烘干、分级、包装等设备;四是鼓励条件成熟地区建设由“田间”到“餐桌”的冷链加工直达配送中心和中央厨房;五是健全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机制,组织实力雄厚、销售渠道广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生鲜电商等各类农产品流通企业,重点面向脱贫地区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生鲜农产品销售“百企助千村”行动。

以政产学研协同构筑特色创新链。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通过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成果收购、以奖代补等机制,推动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建立区域性、行业性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形成结构稳定、多元共赢的政产学研创新共同体;二是大力提升产业链中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重点支持其开展生猪、油茶、茶叶、水果等特色产品的品改升级,特色农机装备研发,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特色生态农资开发,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特色经营业态创新等工作;三是积极探索建设特色产业区域创新中心的有效机制,以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主体,联合市州农科院,支持其他形式的农业科研机构参与,逐步建成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区域性农业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

(作者系吉首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民族地区扶贫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紧贴乡村振兴战略需求 精准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刘晗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与具体目标。当前,我省应精准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坚持需求导向,精准确定人才培养类型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战略,有其普遍性要求,但全国各地情况不一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各有侧重,对人才的需求也存在差异。

湖南是农业大省,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与实施路径有其独特性,当前急需精准培养五大类人才:一是能精准把握宏观形势、科学预见发展态势、巧妙借力全国趋势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对湖南乡村振兴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全面部署、系统推进;二是能推动粮食、油料、蔬菜、水果、棉麻丝、茶叶、畜禽、水产、中药材、竹木等湖南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科技人才;三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才,能够形成“头雁效应”,带领乡村群众经营特色农副产业、发家致富,坚定不移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四是“懂乡情、辨乡音,认乡亲、有乡趣”的乡村管理人才,能够团结带领农民改变观念、凝聚力量、促进团结、美化乡村,推动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宣传传播人才,能精准传播各类惠农致富信息,让“山乡巨变”被看见、让“乡村振兴”被感受,提升农民的自我效能感和获得感,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坚持综合施策,精准确定主体责任

培养上述五类湖南乡村振兴急需人才,需要综合施策,其中政府、学校和企业三类主体责任更为重大。

一是政府层面,应做好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分阶段、分类型、分层次引导学校、企业或者培训机构对乡村振兴急需人才进行培养培训,强化人才能力导向,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论文”积弊,完善乡村振兴中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体制机制;二是学校层面,主要是省属地方高校与高职高专,应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精准强化支撑五类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建设,增设紧贴乡村振兴需求的学科专业,增加招生指标投入,开展定向订单式培养,开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三是企业层面,主要是涉农企业,应从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出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用企业发展中的真问题、企业生产的真情景、企业管理的真要求、产品销售的真环境来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培养,坚持培用结合,切实承担起企业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形成人才队伍建设的合力。

坚持改革创新,激活乡村振兴人才“下得去”的动力

急需人才“下不去”是当前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堵点。为此,应精准疏通堵点,激活人才“下得去”的动力。

一是建立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岗位下沉机制。在乡镇甚至村寨设立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和行政管理岗位,给予编制保障,通过招考,使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下沉到乡村。二是构建专业技术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城乡轮岗机制。由政府明确,将到乡村轮岗工作作为在城市工作且合乎乡村振兴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晋升的必备条件,以推动城市人才下乡,破解乡村振兴人才来源单一、渠道狭窄等问题。三是完善促进乡村振兴人才“下得去”激励机制。建议人社部门设置专门的乡村振兴津贴和基层工作补贴,形成有吸引力的工资待遇、有活力的薪酬体系。四是建立完善乡村振兴人才荣誉体系。让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成绩出色、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人才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和认可,增强他们对乡村建设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强化表彰应用,优先提拔乡村振兴一线人才。

坚持多维保障,形成乡村振兴人才“干得好”的环境

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下得去”是前提,目的是要“干得好”。应积极营建“干得好”的环境,让人才有施展才华、干事创业的舞台。

一是在政策层面,应按照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精准出台湖南保障乡村振兴、惠农助农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在资源配置、市场开拓和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农业产业和涉农企业以优惠和保障,形成乡村振兴人才“干得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工作层面,应根据工作任务要求资助经费、配置团队、给予适度的工作自主权,形成乡村振兴人才“干得好”的工作环境;三是舆论层面,应通过各类媒体尤其是新媒体、自媒体,积极推介粮食、油料、蔬菜、水果、棉麻丝、茶叶、畜禽、水产、中药材、竹木等特色产业,宣传报道推进湖南乡村振兴的重要人物、主体企业和出彩业绩,形成乡村振兴人才“干得好”的舆论环境。要通过多维保障,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伟业中干得有劲头、有想头、有盼头,在乡村振兴中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和自我提升发展,推动加快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作者系吉首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民族地区扶贫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编:欧阳伶亚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