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穿行大湘西的背包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2-03 14:00:00

龙泽巨

那是1984年的春天,有一个青年,独自穿行于大湘西的崇山峻岭之间。它个子不高,瘦削的脸,惨白的面容,身穿粗糙的农民衣裤,足踩一双当时军人常穿的黄色胶布鞋,背上背着印有“毛主席万岁”的红色字体的黄色帆布挎包。

那个青年就是我。我当时大学毕业不久,在中共常德地委(今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办公室工作,担负着征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先进学生从事革命活动和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大湘西革命活动史料并撰写专题综述文章的任务。

我先在常德地区各县的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长沙的省博物馆、省档案馆、省图书馆查阅了有关历史资料,在常德、长沙走访了有关历史事件当事人之后,便开始了大湘西的孤独旅程。

所谓“大湘西”,明清和民国时代大致指沅江流域各县,当今为常德市、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所属各区县(市)及邵阳市的绥宁县、益阳市的沅江县。这块地方又分为上、下湘西,吉首(乾城)以上为上湘西、之下为下湘西。常德就是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就设在这里,与坐落在长沙市的省立一师、坐落在衡阳的省立三师鼎足而三。五四运动之后,这三所师范分别为湘中、湘西、湘南的革命策源地和共产党人的摇篮。

我一个人坐社会营运客车在砂石公路上穿行,沿途住有关县政府的招待所。从沅陵到辰溪、从花垣到龙山、从溆浦到芷江。

我在辰溪县城的一间小屋里聆听当年二师学生张德锐、在溆浦县城的一间小屋里聆听当年二师学生邓兴明老人讲述当年二师学生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壮举,仿佛看到了林伯渠、粟裕、腾代远等老一辈革命家从二师走出的身影……

我在溆浦县城的向警予故居里瞻仰,我在芷江县的受降坊里昂扬,我在永顺县塔卧乡的湘鄂川路革命根据地首府沉思,我在凤凰县城的沈从文故居和熊希龄故居慢行,我在沅陵县城的张学良囚禁地凤凰山、中国最早的书院龙兴讲寺和湘西剿匪纪念馆里流连,我在怀化市的榆树湾里逡巡,我在矮寨的盘山路上惊悚前行……

回到常德后,我写作了散文《第一个码头》,写作了中共党史资料专题综述文章《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湘西北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及其革命斗争》。

此后的岁月里,我又多次造访这块神秘的土地:张家界市的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怀化市的洪江古商城、龙山县的里耶古镇及秦简博物馆、洪江市的黔阳古城和唐代诗人王昌龄写下著名诗篇《芙蓉楼送辛渐》的芙蓉楼、永顺县的电影故事片《芙蓉镇》拍摄地王村和世界文化遗产土司城、临澧县的林伯渠故居和丁玲家族遗址,桃源县的宋教仁故居、翦伯赞故居以及因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而千古闻名的风景名胜桃花源、石门县的湖南屋脊壶瓶山和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归隐地夹山寺、澧县的蒋翊武遗迹及中国最早古城址城头山、鼎城区的白鹤棲栖地花岩溪。

一个问题经常困扰着我:慈利、石门以上的大湘西,在古代和近代,因其山高林密、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民贫困、土匪横行,以至于全国著名。但在这块土地上却产生了灿若繁星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学问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群体。

是沅江给了他们灵性,牵着他们的手走出了大山,走上了浩浩中华大舞台?应该是吧。绵延的沅江,把他们带到了常德,然后经过洞庭湖登上了长沙、武汉、上海、广州、北京等大世界。听邓兴明和张德锐老人说,他们那时走出大山只有一条路,就是沅江。他们从家里到常德、从上而下坐纤夫拉的木船,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至于逆水而回,则要二十天甚至一个月。今天从溆浦县到常德,坐汽车不过三四个小时,从辰溪到常德,二个多小时就够了。所以,常德是他们心中的第一块圣地。

这好像还不是答案的全部。看来,我这一生都要做一个穿行大湘西的背包客,才能挖掘出全部的奥妙。

责编:廖慧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