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丨如何更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2-17 06:50:54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

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首倡地,如何更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提升劳动者技能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唐智彬 杨儒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长期稳定致富,都需要人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大批有技能、高素质乡村劳动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往农民技能培训存在模式粗糙、路径单一、内容单薄等问题,对促进农民增收、乡村发展贡献有限。在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我省应把握国家技能型社会建设契机,加快构建“人人学技能、人人有技能”的技能型乡村社会,大力提升乡村劳动者技术技能与创业能力,发展产业、保障就业、实现增收,充分发挥乡村作为高质量发展“压舱石”的关键作用。

实施“湖南技能型乡村建设工程”。对接乡村全面振兴,聚焦湖南乡村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技能型乡村建设工程为抓手,出台政策、完善措施,整体提升湖南乡村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遴选一批产业基础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突出的地区建设示范性技能型乡村,带动全省各地增强“对接乡村、提升乡村、引领乡村”开展技能培训的能力;加强规划、加大投入、改善培训条件,推动每个县市重点建设好一个乡村技能培训中心,整合培训资源,重点对接区域支柱性产业与特色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明确湖南技能型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向。紧贴市场需求,重点围绕我省品牌强农、特色强农、质量强农、融合强农、科技强农、开放强农“六大强农”行动,以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乡村三产高质量发展;强化乡村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现代消费观念的结合与创新,鼓励创意农业、认养农业、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乡村新业态发展,加快推进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丰富新理念、新产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内涵,大力传播科学常识、职业道德与规范、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环保与卫生、动植物病虫害防疫、防灾减灾等知识,有效提升全省乡村生产能力与生活品质。

探索多元化技能培训模式。职业教育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我省拥有大量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整体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60余所高职院校和近400所中职学校为建设技能型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应大力推动职业院校参与技能型乡村建设,充分利用覆盖“乡镇-县-市”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开展“县校合作”,实施技能下乡,不断提高乡村劳动者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在技能培训模式上,应充分结合人文地理、交通、产业基础等乡村地域特征,构建特色化乡村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为乡村劳动者提供多元化技能提升模式,采取“线上+线下”技能培训相结合,利用智慧职教等线上学习资源中心与服务平台载体,面向农民批量开发主题鲜明、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的技能培训与生活教育微课,引导乡村居民实现集中学习、分散在线学习、田间地头泛在学习以及终身学习,为湖南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突出技能乡村建设重点服务对象。在技能乡村建设中,既要注重提升我省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又要着力为乡村振兴培养“留得下来”的技能人才。在继续实施“春风行动”等培训项目、推进乡村劳动力技能化转移基础上,应重点关注三类人群的技能提升:一是返乡人才的培养培训。包括返乡创业农民、下岗失业人员以及退役回乡军人,以技能培训服务为其回乡就业、创业创造良好条件。二是乡村新生代劳动群体的培养培训。应为未继续升学的乡村青年提供就业和创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扎根乡村的高质量就业创业,为乡村建设培养后备人才。三是乡村弱势群体的培养培训。如广大留守妇女群体、中老年群体以及无学历无技能人员、残疾人等人群,帮助他们通过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训,共享技能社会成就、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营造有利于技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大社会宣传引导,强化对乡村技能型劳动者的激励措施。利用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倡导技能劳动文明,使其牢固树立技能成才、技能就业、技能致富理念,鼓励其积极主动参与技能培训;歌颂技能型劳动者成就与奉献,提升乡村技能型人才工作荣誉感、生活幸福感和人生意义感;提供更多公平发展机会,面向乡村技艺、技能劳动者定期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搭建技能人才展示平台,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励,提升乡村劳动者技能学习热情;构建“省-市-县-镇-村”五级劳动模范、大国乡村工匠表彰体系,提升全社会对技能人才重视程度。

(作者分别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激活文化力量 夯实脱贫成效

吴勇  

湖南是“精准扶贫”首倡地,脱贫成绩斐然。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消除返贫致贫风险8.8万户22.3万人。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需要把“文化脱贫”放在重要位置,有效激发相对落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加强文化供给,优化乡村振兴软环境

与城市相比,乡村文化设施比较薄弱、文化活动比较匮乏。增加文化供给、丰富文化生活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的客观要求和有效途径。

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的农村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包括文化馆(站)、图书馆(室)、宣传窗(栏)、农村书屋、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健全和规范乡镇(社区)文化机构,建立农村文化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文化服务活动,并形成有特色的文化服务模式。

规范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落实农村文化队伍编制,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及文艺骨干,明晰、完善乡镇文化站管理职能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加强对基层文化部门的指导和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举办乡镇文化业务培训班、农村“文化能人”培训班、社区文艺骨干培训班等,推动乡镇文化干部和农民文化骨干掌握文化专业知识,提高文化人才创意、创新能力;建立湖南农村文化骨干档案数据库,扶持农村文艺团队,充分发挥民间艺人、乡村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扬优秀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

加大文化振兴扶持力度。建议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推动基层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加快全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支持乡村文明载体建设,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保护文化遗产;支持人民群众开展文化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购买农村文艺表演节目、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让人民群众共享艺术发展成果。

盘活文化“库存”,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彰显乡村文化的现实价值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前提。应深入挖掘农村文化宝库、唤醒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努力实现十倍百倍的增值效应,让留在乡村的人安心、让回报乡村的人有信心。

保留乡土风貌,挖掘农耕文化现实价值。许多乡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应因地制宜地保留乡土乡貌,深入挖掘乡村历史底蕴和文化故事,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风格各异的乡村文化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靓丽名片。

宣传乡村手艺,树立乡民文化自信。三湘四水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文化,比如女书、湘绣、花鼓戏、长鼓舞、五彩瓷、宝庆竹刻、滩头年画等技艺,凝结着先辈的生存智慧,反映了村民们的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应积极引导村民廓清家乡蕴藏的文化资源、热心乡村手艺传承,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构筑精神高地可冲出经济洼地、农村文化软实力可转化为经济硬实力。

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应积极推动乡村文化与农业、旅游等相关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文化创意产品,努力把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适应新时代消费需求的特色文化产品。比如安化以黑茶为文化资源,研发生产饮料、食品、日化、保健、医药等深加工、高技术含量产品和下游产品,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并保持了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引入文化“活水”,为美丽乡村铸魂

发展乡村文化既要保持本土特色,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纳外来优秀文化,为美丽乡村塑形铸魂。

吸纳优秀文化,赋能乡村发展。乡村自有文化相对有限,应充分吸纳更多外界优秀文化,为乡村发展赋能。可引入优秀戏曲、歌舞、舞台剧等到乡村表演;适时带领村民代表或中小学生到外地博物馆、科技馆等参观学习;与周边学校、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引入职业、技能、文化、兴趣等培训,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开展移风易俗,塑造文明乡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大力弘扬传统村落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精神内核;发挥乡规民约、族规家训等的约束作用,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作者单位: 湖南工商大学音乐学院)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助推乡村振兴

余俊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文明乡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面向基层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培育主流价值、活跃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的战略举措,湖南先后已有22个县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应做到三个聚焦。

聚焦思想政治引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凝聚群众的作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属性的公共空间,应将其建设成为学习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

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开通理论宣讲“直通车”,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和农家院落;创新理论宣传形式,转换理论宣讲话语体系,用“乡音”传“党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制定村规民约、自治条例、开展道德榜样评选,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精神文明工作机构、道德评议组织机构、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议事会组织机构,推进移风易俗,破除人情攀比、奢侈浪费、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培育道德文明新风尚。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和城乡居民自治中,融入具体生产生活中,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和老教师、乡贤等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凝聚民心的精神纽带,成为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的精神土壤。

聚焦乡村文化建设,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文化人的作用

应充分发挥湖南文源深、文脉广的优势,彰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价值功能,助推我省乡村文化振兴。

挖掘农耕文化底蕴。以农耕文化为主要代表的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是农耕文明重要发源地,湖湘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应传承耕读传世、孝悌仁爱、敦亲睦邻、笃实诚信、守望相助等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将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内容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

打造地域文化特色。湖南地域文化独特、民族风情多样、乡村景观丰富、人文气息厚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利用好这些特色优势,保护好村镇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深挖村镇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有条件的县市可打造“一村一历史故事、一镇一文化品牌”工程。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湖南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红色沃土,可通过举办红色故事会、传唱红色歌曲、组织红色亲子游、开展红色教育研学等活动,深化人们对红色文化的价值共鸣;依托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激发群众的奋斗精神。

聚焦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群众的作用

开展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要活动形式。应聚焦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群众的功能。

建立县、乡、村三级志愿服务队伍。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可组织和引导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有条件的乡镇、行政村可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队伍主要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涉农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在职人员,以及乡土文化人才、律师、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

创设“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群众身边的理论宣讲、红色教育、科技科普、文化服务等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文明实践服务。

精准对接群众服务需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组织志愿服务团队制定志愿工作流程和服务清单,面向群众开展“流动式”上门服务。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补特殊教育短板 助巩固脱贫成果

单莹 李婷 唐方萍 潘方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脱贫攻坚战中,我省特殊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得到显著发展。到2020年底,全省有特殊教育学校95所,在校学生5.4万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由2016年的90%增长到97.09%。

我省脱贫攻坚工作胜利收官后,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确保脱贫不返贫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残疾学生群体、有残疾学生的家庭是巩固脱贫成果的突出短板,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创新特殊教育减贫防贫实施路径,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应有之义。

协同共治,提升特殊教育巩固脱贫成果统筹力

特殊教育体现着社会文明水平和公平正义,需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合力推进,提高其巩固脱贫成果的统筹力。

完善组织架构。建立省、市、县三级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各级政府统筹教育、财政、人社、民政、残联等部门,做好特殊教育的发展规划、资源整合、工作衔接、条件保障和信息共享等,并将各部门对特殊教育政策性工作的保障和支持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设立省、市、县三级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在残疾学生评估安置、特殊教育课程建设、三教改革、质量监测、分类型评价等重难点工作中提供智力支持。

创新育人模式。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特殊教育育人模式。通过加强康复知识培训,提升家庭日常护理和心理健康辅导能力,与学校教育齐头并进;鼓励商场、企业、社区等单位和机构建立特殊教育融合项目平台和实践基地,推进特色化特殊劳动教育。

优化育人,提升特殊教育巩固脱贫成果保障力

应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努力满足不同年龄残疾学生教育需求,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巩固脱贫成果的保障力。

改善资源条件。“十四五”期间争取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县域全覆盖;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县级特教资源中心和校级特教教室建设;明确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的设立标准,满足残疾学生就近入学需要。

完善学段衔接。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学前部(幼儿园)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等开办学前部(幼儿园),扩大随班就读幼儿园试点范围,提高学龄前残疾儿童入园率;加强职特融合,推动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精准对接,开办适合不同类别残疾人的专业群和特色学科;加强残疾人继续教育,支持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盲人按摩、直播带货、农村电商平台运营等适合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

保障师资,提升特殊教育巩固脱贫成果支持力

优质充足的师资队伍是特殊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特殊教育巩固脱贫成果的强大支持力。

拓宽特教师资来源渠道。加大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力度,扩大本科层次特教教师培养计划,在普通专业师范生课程设置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特殊教育课程内容。探索设立特殊教育教师编制优先政策。

搭建特教师资质量提升平台。建立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建立特教教师和康复师互学互助制度,通过互派人员跟岗学习,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组建省、市、县三级特殊教育教研员队伍,加强对一线特教教师教育实践的指导,搭建同行交流平台,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增强特教教师职业吸引力。适当提高特教教师工资待遇,提高特教津贴标准;将特殊教育相关学科列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学科序列进行单独评审;设立“特殊教育园丁奖”“最美特殊教育教师奖”等专门奖项,加强对特教教师的宣传报道和支持鼓励,使特教事业得到更多社会认可与尊重。

打造样本,提升特殊教育巩固脱贫成果辐射力

应深入挖掘、提炼、推介我省特殊教育本土特色和实践经验,通过多样本塑造实现典型带动,增强特殊教育巩固脱贫成果的辐射力。

推介“平江康教结合”样本。平江县特殊教育学校与社会康复机构合作开展“寓教于康”,满足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强化身体康复两方面需求,较好实现了“就近康复,为贫困家庭分忧、为社会脱贫减负、为残疾儿童美好未来奠基”目标,值得广泛推介。

打造“双峰名师工作室”样本。总结双峰县特殊教育研、训、教一体化经验,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指导送教点教师开展个别化教学和个别化康复训练,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规划研究所副研究员;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人力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湖南省特教中等专业学校高级教师)


强化“数智”赋能 促进乡村产业融资高效适配

曾雄旺 李志胜

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产业振兴。当前,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融资的需求日益增大,但乡村产业融资约束尚未得到充分纾解。《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数字乡村和智能化建设,多渠道推动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创新。通过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智能技术在乡村产融等部门的应用,可赋能乡村产业征信建设、全产业链信用联控、产融协作和融资风险韧性治理,进而降低涉农融资交易成本、提升金融供需精准匹配度、加强实时监控预警,为创新性解决乡村产业融资难、贵、慢等问题提供了新引擎。

以“数智”赋能乡村产业征信建设,推进乡村产业资产或自然资源证券化融资。一是利用数智技术搭建乡村要素资产评估专业平台,在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生产厂房大棚、农机具、水利灌溉设施产权等抵押质押贷款的基础上,拓宽农村资产抵押质押物范围;二是探索土地、农机装备、生产物料等实体资产和信贷资金、经营应收款等权证资产的证券化,探索乡村绿水青山资源资产化、证券化,纾解乡村产业融资约束。比如安化黑茶产业可推进雪峰山脉北麓资水中游良好的生态资源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品牌的资产化、证券化融资。

以“数智”赋能乡村产业与金融业协作,促进涉农产融结合融资。利用数智技术搭建“乡村产业大数据平台+村级服务站”,使需求侧乡村产业各级主体形成信用共同体、产业化联合体等全产业链合作与协调,使供给侧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加强与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等大型商业金融机构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统筹协作,从而形成包括乡村产业链主体、金融机构、征信机构等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互补、渗透、集成的产融网联结合体,实现金融供给高效适配与风险数智管控。乡村产业产融结合促使乡村产业链上每个资金需求主体在一定条件下获得最优质的融资解决方案,同时基于数智化平台强化对乡村产业融资风险管控,可推动涉农要素集聚、金融服务集聚和乡村产业集聚,有效缓解乡村产业融资约束,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如湖南农村信用社与农业千亿产业对接协作,基于普惠金融数字化平台推出粮食、生猪、农机等福祥e贷特色融资渠道,助推了乡村产业兴旺。

以“数智”赋能乡村产业财税支持渠道,统筹涉农政策性融资。一是利用数智技术整合分散在各系统和部门的乡村产业财税支持资金,实现涉农财政资金统一管理,进而通过统筹乡村产业政策性贷款与担保、涉农财税支持、财政贴息、专项扶持基金等对乡村产业的支持,提高涉农帮扶资金使用效益并增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二是利用数智技术对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宏观数据进行收集、归纳与分析,根据乡村产业各主体融资偏好、融资需求量等特征,创新设立乡村产业产权抵质押融资风险政策性补偿专项基金,或实施直接补助、贴息等富有针对性、引导性的财税资金支持项目。

以“数智”赋能涉农保险和期货体系,强化乡村产业避险保障。一是利用数智技术创设乡村产业振兴、互助保险等“线上”基金,乡村产业链上一些具有融资风险保障需求的主体通过签订“线上”合同,即可由各类基金对合同所约定的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承担“在线”赔偿;二是利用数智技术推进数户联保等新模式,将涉农保险机构的保险经验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冲价格变动风险的专业优势结合起来。比如我省发起设立了油茶产业基金,常宁、祁阳、桃源等油茶种植重点县开展油茶自然灾害保险、油茶收入保险等特色保险试点;三是第三方担保机构通过对乡村产业主体固定资产、银行储蓄、信贷等金融资产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其资产总额、权属、价值等信用信息,可综合评价其生产经营情况与财务实力,实现保险险种科学化创新和保费额度精准化授信;四是农产品期货市场可更多地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套期保值和风险管控等服务,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等数智技术监控融资资金的流通接口,实现融资资金专项专用和闭环监管,提升乡村产业的价值发现和避险功能。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湖南省涉农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南省涉农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编:官铭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