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韶华:扎根湘西南的“三杆”教育家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2-19 22:00:14

文丨陈扬桂

“云山耸翠,资水流长,天然的佳境是我们理想的教育乡。我们生活在田园里,操练场,是农夫,是士兵,也是改造社会的健将……”

凌云塔下,资水河畔,上世纪40年代的武冈古城里,常常可见一群群戴着军帽,穿着黄色制服,系皮带绑腿的年轻人。他们胸前佩戴“湖南省立六师军事训练团”的符号,唱着这首悠扬的歌曲,精神焕发地穿过古城的大街小巷。

这些唱歌的年轻人,是湖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的青年学子。他们唱的歌,是六师的校歌,由他们的校长杨韶华作词。在抗战烽火遍地的艰难时局中,杨韶华在六师提出了“三杆(笔杆、锄杆、枪杆)”的教育理念,并将其写进了这首校歌。

当历史的风云消散,这曲凝聚着省六师师生爱国情感与思想的校歌,依然在人们耳畔回响。人们仿佛可以看见,抗日的烽火里,那个拄着拐棍,戴着斗笠,领着400多名师生在崎岖山路中辗转奔波的高大身影。

杨韶华,这位在艰难时势中扎根湘西南,将毕生心血付与莘莘学子的湖南教育家,其人其事不应当被遗忘在历史的深处。他提出的“三杆”教育理念,承接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的思想,倡导学生将自我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在社会的大课堂中磨砺与成长,至今仍有着闪光的思想价值与时代意义。

斯人远去,弦歌不绝。

与毛泽东结缘,一本 《伦理学原理》 珍藏近30年

1893年农历9月初四,杨韶华出生于湖南武冈(今属洞口)县高沙镇一个普通农家。他的母亲24岁守寡,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杨韶华排行第二,他天资聪慧,成绩优良,小学读完后,即由祠堂资助部分学费,读完了中学、大学。每到期末放假,除了在自家做些农活外,还要帮别人打工,才能维持下一学期的生计。干完一天的重活回到家里,得到的最高享受往往是一块豆腐。

1911年春至1914年秋,杨韶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三年半。期间,先年入学四师的毛泽东随校并入一师。两人成为交往较多的同学。1917年,杨韶华从高师毕业后,走上了教书育人的讲台。他先是回到家乡武冈,任教于县立中学,后应邀去长沙任教。杨韶华在省立一中(长沙市一中前身)任教时,不时去邻近的清水塘毛泽东家里走动,相互探讨学问、交流心得。在毛泽东家中,杨韶华看到德国哲学家泡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被字里行间所阐述的“精神幸福观”,以及毛泽东在书上密密麻麻做的批注吸引住,提出借去一阅。不久,毛泽东去了上海党中央工作,杨开慧也回了板仓,这本书未能及时归还,杨韶华便一直妥为珍藏。1950年,毛泽东的一师同桌、时任湖南省副省长的周世钊奉召进京,杨韶华将冒着风险珍藏的毛泽东的《伦理学原理》一书,托他带给故主,并在书的扉页用雄强圆厚的颜体字,端端正正写上:“此书系若干年前,毛主席润之兄在小吴门外清水塘住所借阅者,嗣后各自东西,不复谋面,珍藏至今,深恐或失!兹趁周敦元学兄北上之便,托其奉还故主,借镜当时思想之一斑,亦人生趣事也。”

现在,这本毛泽东阅读过的图书在湖南一师范的“青年毛泽东纪念馆”里展出,成为了解、研究青年毛泽东学习与生活状态和早期思想探索轨迹的珍贵文物。

杨韶华从教至1926年,正值程潜组建国民革命军第6军,应友人邀聘,进入该军担任军法处处员,一年后升为少校副处长代理处长职务。“马日事变”,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国民党反动派屠杀的鲜血,令他愤而离开军界,于1929年春重返教坛,从此终身从事为国育材的神圣事业。

1937年春,杨韶华回到家乡,担任武冈县教育局局长兼蓼湄初中董事长。他励精图治,将蓼湄办成了完全中学,创办了县立乡村简易师范和县立女子初中,解决了小学师资匮乏、女生升中学难等实际问题。他的办学能力得到省教育厅的认可,两年后,被任命为省立十师校长。

当时,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政府兴教经费有限,武冈因黄埔军校二分校的迁入,人才需求日益迫切。为了促进设在武冈的省立六师发展,1942年2月,省教育厅委任杨韶华为六师校长。

创立推行“三杆”教育

回到家乡办教育,杨韶华雄心勃勃。他一踏进六师校门,立即扩建校舍,美化校容,重塑校园文化,被教育厅长朱经农赞为湖南教育界创业建校的典范。最值得一提的是,他鉴于旧教育的弊端和抗战的艰难时局,在六师提出了“三杆(笔杆、锄杆、枪杆)”教育理念。他阐述“三杆”教育的目的,是以“笔杆建设文化、锄杆建设经济、枪杆建设国防”,培养学生具有文人头脑,军人意志,农夫身手,以利抗日救国。“三杆”的重心在笔杆。六师每周三十六节课,笔杆教育占三十节,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除课堂外,还有学生出壁报、教民校、举行辩论会、音乐会、演戏等等。尤其辩论会堪为六师的创举。每次辩论会,论辩双方均围绕一个题目自由展开辩论,既活跃思维,又锻炼口才,同时还可培养发挥集体智慧的能力。从辩论会可以看出,杨韶华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并不是呆板的课堂讲述与应试教育模式。

“枪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军体课和早操。每周两节军体课,完全按军训要求进行,一节在课堂讲授军事知识,另一节在室外操练,包括射击打靶等等。全校为一个军训团,杨韶华兼任团长,下设大队、中队、小队。早操开始,由小队、中队、大队依次清点人数后,大队长跑步向团长举手行军礼、报告人数。团长答礼后,全体立正,先唱早起歌,再唱升旗歌,举行升旗仪式。然后由体育老师带领大家做早操。

早操完毕,学生回寝室整理内务。五花八门的被褥,一律用学校发的白色床单盖住,有棱有角,整齐划一。

除了军体课和早操外,六师无时不以军事化约束学生。学生外出都带军帽,穿黄色制服,系皮带绑腿,胸前佩戴“湖南省立六师军事训练团”的符号。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纪律性。

锄杆教育并非简单的生产劳动,而是要求学生既挥锄劳动,又学习农科技术。杨韶华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农业知识,将来去农村当小学老师,把学到的农业科学知识带到农村去。六师有近百亩农场供学生耕种,场里还有一栋猪舍,养了几十头猪。农场指导老师在讲授生饲料养猪的科学知识时说:“要靠科学来改变农业落后的局面。把饲料煮熟,破坏了饲料中的维生素。用生饲料喂养,既省柴火又省工,而且饲料中的维生素全部被猪吸收了,猪吃了长得快。”当年六师农场用生饲料喂猪,在湘西南被当作稀奇事来传颂。

杨韶华的“三杆”教育,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吃苦耐劳、爱国忧民、自强不息的优秀人才,其教育效果在辗转办学中 也得到了检验。1944年6月日寇压境,杨韶华率领400余师生,转移到绥宁县黄土坑继续开课。第二年3月,日军大举进犯雪峰山区。其时,学校已3个月未获国家经费,生活极为困难。杨韶华号召师生“愈艰难,愈奋斗;愈激流,愈勇进!”鼓励同仁“一定要以入地狱的精神把学生带出去,以保存国家元气。”

3月25日,他率领师生翻越雪峰山。此行一路崇山峻岭,遍布原始林带,师生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与频繁抢劫的土匪和狂轰滥炸的敌机周旋,备受艰辛,于5月初到达芷江,借用已放假的省立十师校舍上课。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他率领师生返回武冈,无一人掉队,无一人违纪。省教育厅肯定六师在抗日战争时期,历时一年,行程千里,纪律严明,师生精神饱满,全赖校长的垂范和“三杆”教育的功效,对杨韶华予以嘉奖,将六师定为省师范教育示范学校。

杨韶华的“三杆”教育思想,被誉为与毛泽东的“五七”指示“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一师相传、一脉相承。

仁爱为本的进步儒者

杨韶华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旧知识分子,他的“三杆教育”主张,就是以深厚的爱国主义和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为基础的。除了“三杆”教育成果丰硕,六师平民教育的经验也得到湖南省平民教育促进会的褒扬。六师的前身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创办的衡阳乡村简易师范。杨韶华弘扬晏先生“平民教育”传统,在六师设立民教部,组织师生利用课余时间为民众上课,讲授民众教育读本和自编的农村应用文、农谚、“锄头歌”之类的补充教材,深受民众欢迎。

他主持的六师,始终有一股强烈追求民主和进步的空气。他聘请的教师大多思想进步,六师图书馆开放艾思奇、邹韬奋等进步人士的书籍,供学生借阅,允许演《家》《雷雨》等进步剧,唱进步歌。一批进步学生聚在一起开展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活动,都得到了杨韶华的暗中支持和保护。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家,杨韶华把对学生的爱视为天职,他爱学生胜过爱家人。日寇压境时,他将古稀老母和娇妻幼儿就地安置,却与学生寸步不离。艰难时势中,他将对家人的爱埋在心底,只在日记中流露慈父情怀:“临时行,雄儿牵衣号哭,争求同去,余以其幼小无知,照料维艰,乃严词推转,然肝肠寸断矣。”(摘自杨韶华1944年4月26日日记)

他对特困学生尤其关心,或为申请补助,或在假期安排适当工作,给予报酬,以解后顾之忧。

正因为他对学生博大无私的爱,学生们进入六师,就感到像回到家一样的温暖,而且这种思想感情会与日俱增。即使是在被日本鬼子逼着逃难的日子里,校园里都弦歌不绝,始终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振奋的可喜状态。

杨韶华清廉自守、品德高尚,取录学生重德才,不听打招呼,不收礼。他视教师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位不高,责任重大,用自己的行动让学生热爱这一神圣职业,告诫学生升官发财,莫入此门。

杨韶华在六师期间,正是国难当头,师生生活比较困苦。他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观进取的精神,形象地说:“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人出生的第一声哭,象征着吃苦的开始。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要懂得用吃苦耐劳的精神去求得自身的生存、繁衍和发展。”1945年1月,学校举行毕业典礼后,师生在坪里会餐。看到学生狼吞虎咽的情形,杨韶华心里很难受。在下一个周会上,他慈祥地说:“前天,同学们会餐,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桌上的菜一扫而光,我看了心里很难过。这不是你们吃得太多,而是学校食堂的菜太少。我们现在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但是,困难是暂时的,抗战的最后胜利是属于我们的!”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身体力行地与大家一起吃苦。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的脸色蜡黄。抗战胜利后,他在第一个周会上教育学生要安不忘危,不要因为胜利而对外患稍有麻痹,用顾炎武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学生。他把逃难的经历写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鲜活教材。

武冈解放前夕,杨韶华召开校务会议,作出“全校师生不疏散、不迁移,保护好学校财产,迎接解放”的决议。解放后,他将一所保护完好的学校移交人民政府。

2000年9月,由政协邵阳市学习文史委员会、原省立六师校友联谊筹委会合编的《师德永存——怀念杨韶华校长》一书,列入《邵阳文史》丛书。图书收录了杨韶华的同事与学生所写的回忆文章,朴素而真实地记录了杨韶华校长的高尚师德。

云山苍苍,资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那位总是穿着一身粗布衣服,身材高大,目光炯炯而脸色腊黄的杨校长,那位在抗战的烽火中带领师生翻山越岭坚定地走向胜利的杨校长,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责编:朱晓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