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星星的孩子”的另一扇天窗|一项大样本分析研究揭示自闭症儿童肠道菌群发育特征

  大众卫生报   2022-01-13 16:39:08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13日讯 (记者 汤江峰 通讯员 黄美华 石慧)孤独症谱系障碍 (ASD) 是一类以社交功能受损与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的总称,人们称孤独症儿童(又被称为儿童自闭症)为“星星的孩子”。很多研究表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与肠道菌群有密切关系,然而,这些研究存在样本量小、以及采样年龄段单一的限制性。ASD儿童肠道菌群发育的动态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仍待揭示。

1月3日,记者从国家卫健委出生缺陷研究与预防重点实验室获悉,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团队联合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单位研究孤独症谱系障碍 (ASD) 合并肠道菌群紊乱的关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首次揭示了ASD儿童偏离正轨的肠道菌群发育图谱,并界定“3岁内”和“6岁内”为ASD儿童出现异常菌群的两个关键窗口期。据悉,这是全球最大样本分析的自闭症儿童肠道菌群发育特征。

该研究在我国的多地域大型队列中(包含1202名ASD儿童和对照儿童,及20名健康成人),从菌群的组成、多样性、成熟、菌群内的微生物关系、特定细菌类群和菌群代谢功能等层面,揭示了ASD患儿不同年龄阶段(从约1岁至青春期)的肠道菌群发展变化特征,以及个体间因素的影响,并建立了基于菌群的跨年龄/地域的ASD诊断模型,在3-6岁儿童中的表现尤其优异。这项工作突出了“年龄”这一因素在研究ASD肠道菌群中的重要性,为肠道菌群如何参与ASD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该成果论文以“Deviated and early unsustainable stunted development of gut microbiota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Gut》(影响因子:23.059)上,刘景诗教授、王益超教授为共同第一通讯作者,娄明星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教授认为,该研究成果基于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域的临床样本,揭示了不同年龄阶段ASD患儿肠道菌群的发育特点,为我们理解疾病状态下肠道菌群的动态发育特征打开了一扇新的天窗,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

而根据ASD患儿肠道菌群的发育特点构建的基于肠道菌群的ASD诊断模型,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域中均显示了很好的诊断效果,为AS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自 Leo Kanner 首次在临床上描述早期婴儿自闭症以来,ASD 的全球发病率已经增加,范围在 0.75%和1.85%,并继续增长。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例如,罕见的遗传和新发变异)和环境因素(例如,围产期事件)都是 ASD 的潜在诱因。而共生微生物群在不同宿主生命阶段通过多种形式影响宿主神经系统发育。健康儿童的肠道微生物群以不同的速度沿着相似的轨迹成熟,肠道微生物群的个体动态可能表明生命早期肠道微生物群发展的敏感点。

多年来,该院儿童康复科团队依托国家卫健委出生缺陷研究与预防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与科研资源共享平台以及湖南省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防治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通过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不断取得一系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儿童康复科团队研究世界级医学难题ASD所涉及的首倡SMNN疗法“湖南方案”;首创“空腹肠道杀菌方案”;首提孤独症病因学新假说:环境-饮食-肠道菌群-遗传因素协同致病的“模拟共振致病”,提供了部分客观的临床诊断指标、确切的康复治疗依据和坚实的科学基石。

责编:许琬婕

来源:大众卫生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