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四为一体” 服务决胜“百强” 闯出学院发展新路子

  新湖南客户端   2021-12-22 22:10:07

文/法学院 田兴洪 张敏纯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对于未来五年乃至十年怎样决胜建成“百强”大学、建成怎样的“百强大学”,提出了清晰的“123455”发展思路。这些论述与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对于学校办学、改革、发展的系列论述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成为推动学校发展再启新篇章、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的基本遵循。法学院通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与实践导向,深入教学科研一线、深入师生群体开展调查研究,以摸实情促出实招、创实效,形成了以服务决胜建成“百强大学”、构建学科发展共同体为目标的“四为一体”兴院思路。

坚持党建引领,为学院发展供能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法学学科取得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这也是推动学院继续向前最基本的一条历史经验。法学院始终坚持党对学院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突出主体、抓实抓细中形成了“三级联动、院社共建、学用结合”的党建工作特色。学院内部,“党总支→党支部→师生党员”三级联动机制带动学院发展新引擎。院外,“学社共建”“院所共建”注入学院发展新动能。自成立以来,学院党总支切实加强师生党支部组织力和凝聚力,发挥教师党员在教职工群体以及学生群体中的“双引领”作用,让优秀教师党员成为身边同事教学科研的引领者、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激发学生党员在广大同学中的“双先锋”作用,让优秀学生党员群体成为专业学习的先锋队、服务群众的先锋队。党建工作在引领学院谋全局、谋长远的过程中不断凝练特色、逐步形成品牌。

坚持交叉创新,为学科兴院蓄力

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以“变道超车”打造创新高地、引领学科发展。法学院较早突破学科分野,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开设工程法学和社会法学两个具有交叉性质的专业方向。经过十余年发展,学院两个交叉方向的研究在省内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并为法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注入专业特色与行业优势。在工程法方面,围绕建设工程投融资、洞庭湖治理、绿色建筑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为推动水利厅、交通厅、住建厅等行政机关开展地方立法与行业检查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一年一度的工程法学研究会年会也成为全省乃至国内工程法专家展开对话的学术盛宴。在社会法方面,研究团队也在为全省妇女权益、民政事业等方面工作提供长理法学智慧。面向十四五,法学院将继续在提升与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度上下功夫,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继续凝练交叉方向、搭建融合平台、组建创新队伍、产出前沿成果,同时深度参与相关学科的学科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主动作为,新增一批专业建设成果,并取得学位点建设的新突破。在强化与特色行业的对接合作面上下功夫,探索工程企业法治人才订单式培养机制、涉外经贸法治人才定制式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到基层去、到业内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师兄师姐建功立业的地方去。在增强在学术交流中的创新引领力上下功夫,继续打造好湖南省法学会工程法学研究会等学术平台,力争十四五期间平均每年以“工程法治与交叉创新”“社会权利创新论坛”为主题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1-2项。

坚持共同发展,为师生共融加油

十四五期间,法学院将立足“共同体”基点,发挥学院、教师、学生、校友的多方主体作用,着力打造“共同体”文化。一是在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引领师生共融同奋进。依托湖南省未成年人检察理论研究基地、湖南省政务管理与服务研究基地、工程法研究中心、社会法研究中心、地方立法研究中心、湖南省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等平台资源,打造“交叉学科研究团队”“传统方向研究团队”“赛教结合创新团队”“实践调研服务团队”等几大师生融合团队,增强师生团队意识、参与意识。二是在责任共同体理念下,引领师生共治同担当。鼓励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专业秘书、学科秘书,引导青年教师下班级、建团队、进项目,促进教师研讨交流常态化,让广大青年教师深度参与学院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奋力建设学院、沉心教书育人。持续开展学生满意度调研,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盼所急所需。继续做好学风建设和日常管理,让学生回归主责主业、聚焦成长成才。持续做好“爱院荣院”教育,扎实推进暖心工程,让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有获得感、有幸福感、有成就感,走出校园后有知识迁移力、实践创新力和职业胜任力。三是在成长共同体理念下,引领师生共享同发展。关注教师所需、学生所需、校友所需,搭建协同共进的平台,促进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校友成功。广泛开展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培育和巩固良好的院风学风。加强院内学术组织建设,打造法学经典研学沙龙、法律实务能力提升沙龙等品牌活动,明晰学术组织权责利、激活各学科方向的发展动力与学生参与动力。力争十四五期间,学院形成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学生人人创优争先、重大奖项不断突破的良好局面,力争国家级重大项目有突破、学生竞赛获奖创新高,培养质量上台阶。

坚持服务社会,为地方发展输电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职责使命,服务学校依法治校以及校园法治文化传播也是法学院必须担当的职责使命。面向十四五,法学院进一步扎实开展法治湖南、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法治相关研究,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把法治研究置于湖湘大地上。一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挥智库作用。充分发挥特色专业与应用型学科优势,继续依托政务服务与管理研究基地、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以及“工程建设及投融资法律研究基地”等校企合作平台,确保相关平台研究成果下实功、出实效。二是走进城乡田野,展开社会实践。继续为湖南省法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课题展开实地调研工作。三是开展志愿服务,展现青年风采。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继续办好长沙理工大学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以及公益法援团,建立校园应急法律服务专家库,在以实际行动推动法治校园、法治社区建设。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法学院奋力推进学科实力、育人水平不断提升永远没有完成时,如何培育未来法治社会的引领者、建设者的重大课题永远没有结题时。法学院将继续贯彻落实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努力像齿轮一样啮合学院和社会、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圆梦“百强”供能、蓄力、加油、输电。

责编:刘宇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