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斯涵 黄京 三湘都市报 2021-11-26 12:48:19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对大山深处的村民而言,会说普通话,能更容易走出去,飞向更远的天空。也正因为如此,在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湖南明确提出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职业院校作为我省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之一,在“推普”这件大事上,力量不容小觑。记者近日从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获悉,该校近年来不仅通过“学校+集团+联盟”的模式,全方位实践多种形式校企合作,培养乡村振兴本土人才,还立足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培养目标使命,发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优势,坚持创造性地将语言文字推广社会服务融入技术服务的全过程,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等近万人次,用语言文字这把钥匙打开“山门”。
示范引领:普通话是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提高个人基本素养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外在需要。为此,湖南生物机电职院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将语言文字培训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自2003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施意见》《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等文件;2004年起,普通话作为全校专业公共必修课开设。
“进学校后,辅导员给我们说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学好普通话。”该校车辆工程学院学生陈新茂告诉记者,由于一直生活在农村,刚进校时普通话非常不标准,常常出现被人误解的情况,甚至因此都不愿与人交流。通过学校的语言文字培训,他现在的普通话已经十分流利,甚至达到了“二甲”水平,人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成为了学校演讲协会会长,经常参加校园活动主持。
记者了解到,为了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2018年起,全校所有专业必须从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写作三门课中,根据专业需要选择一门作为公共必修课;2019年起,人文学院按专业基础课开设普通话培训,普通话参培参测率达100%;2020年,该院还联合两高校召开首次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联合多所高校开展了普通话课程思政公开课观摩活动,积极发掘语言文字教育这块责任田上的思政价值。
“仅凭课堂上的时间进行语言文字培训还不够,学校打通全面覆盖的语言文字‘微血管’。”该校语委会主任、党委副书记黎移新表示,学校成立校语言文字推广站,将语言文化类活动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管理,是全国“第二课堂成绩单”示范基地。2017年起,作为省内首所非师范类工科试点院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汉字应用能力测试;2018年成立全省首家语言文字测试站,为农业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抓手。
扎实的语言文字工作,也使该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表现抢眼。记者了解到,该校成为湖南省职业院校文化建设10强院校之一。为打造校园文化“金名片”,该校在传承创新百年“修业”文化、“隆平”精神的基础上,构建以“和•实”为核心理念的品牌校园文化;同时,为制作文化产品“金口碑”,该校邀请著名词曲家金沙作词、孟勇作曲创作院歌,在2018年全省校歌演绎大赛中获一等奖;该校撰写出版的《百年辉煌》等文化书籍,累计发行超过20万册;锻造活动栏目“金招牌”,持续推出“朗朗生机”线上经典诵读和“生机廉音”栏目,并连续12年开展“生机书香”系列精品读书文化活动,获“湖南省书香校园”称号等。
语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与国际交流
该校发挥专业和平台优势,将语言文字推广与职业教育培训相结合,支持开展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基层干部等普通话示范培训,巩固拓展推普助力脱贫攻坚成果。据介绍,该校将口语表达等课程纳入省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年培训学员近万名,其中肖宁宁老师的农旅导游口才和李翠芳老师的直播带货口才”两堂课“尤为受到学员们欢迎;每年组织上百名专家“进村入企“,在开展产业技术服务的同时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现已与十八洞村签订村校合作协议,为村讲解员开展普通话标准语音训练;建成了6间“生机田园”书屋;“爱心生机”实践团利用假期赴贫困地区深入开展普通话培训推广,是全国“三下乡”优秀实践团队。
近日,湖南生物机电职院派驻援埃塞职教组兽医专业教师马玉捷回国了,但她仍然坚守援外情怀。在学校的精心指导和全力支持下,继续为学校的中非职教合作项目添砖加瓦。凭借突出的语言文字能力,马玉捷利用休息时间独立全文翻译了约8万字的英文版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教育兽医专业国家培养标准,还主动报名参加对外汉语教师考试。“学校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提升了我的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也让我更有信心为将湖南职教的成功模式推广到非洲大地,将学校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引入埃塞农职院。”
同时,该校还加强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提升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此外,该校与吐鲁番职院结对子,与武陵片区近10县合作,开展推普培训服务;积极承担国家学前学会普通话试点评估、省城市语言文字示范校评估、赴港测试等工作;立项语言文化推广类课题15项。
未来目标:将推普贯穿于科技服务现代农业全过程
“学校每年将力争立项建设推普创新团队1个,科研项目5个;推荐相关科研成果参加省、国家级社科成果评审。”该校校长史明清表示,未来三年,学校将紧紧围绕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国家语言文字示范校的推广优势,推动学院语言文字事业的新发展。
根据规划,该校将成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形成“学校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师生参与”的语言文字工作体系;建设语言文化课程资源库,针对农村和民族地区建设语言学习互联网平台,扩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辐射面;进一步发挥国家语言文字示范校的推广优势,坚持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语言人才培养体系;利用中非合作论坛、探索建立语言鲁班工坊等国际合作平台,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努力开创语言文字工作新局面。该校还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开展语言文字社会服务。
日前,该校党委委员、副院长、休闲农业首席专家谈再红利用业余时间自制推普小视频在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多家媒体推广,该校普通话测试员还在湘农科教云平台推出了普通话教学微课,推普提质方式日渐丰富。
责编:唐慧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