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田”变“良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0-15 15:31:1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神尊  张晗潇

风吹稻浪,金穗垂首,在临湘市五里牌街道楠木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现场,“田字格”般的地块一望无际。

“原来小而散的土地,经整理后变成‘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的良田,大大节约了农民时间、财力、人力成本,高标准农田建设受到了大家点赞。”看着如今已经丰收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楠木村工作人员说。

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前的农田都属于小丘块,根本实现不了机械化,现在好了,通过整合零散田块,打造机耕道,完善了田间交通体系,便于机械化和集约化耕作,再也不用辛辛苦苦下田了!”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生动实践,让广大农民有了更多收获感、幸福感,并有效推动着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惠及更多群众,在项目区的选择上,临湘市农业农村局找准目标定位,科学合理选址,因地制宜规划,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把项目建设内容真正安排在群众所想、所需上来。同时,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让群众具有知情权、参与权、收益权和监督权。

2021年,岳阳市将新建37.24万亩高标准农田列入市级重点民生实事。全市通过高标准农田+模式,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以粮食生产为“纲”,全市2019年—2020年共实施项目52个、新建高标准农田78.41万亩、完成投资12.7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372.58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70%。

责编:徐典波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