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坚守,以“有爱”助力“无碍”——岳阳市康复医院

  新湖南客户端   2021-10-15 17:16:25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鸿雁 通讯员 向睿颖

“我们只是众多医护人员中平凡的一位,这条路上,荆棘与鲜花同在,有晴空也有冷雨。我深爱着我的职业,前路虽远,步履不停。”岳阳市康复医院精神科的一名护士龚红如是说,她们最大的幸福就是每一天都能看到暖暖的阳光照向干净整洁的床铺,患者有序的进餐、服药,整齐的早操。

岳阳市康复医院是一家隶属民政管理、卫生指导的市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近年来,医院通过“住院治疗”和“在院康复”“会所康复”一体两翼的康复治疗模式,不断完善康复服务体系,致力于帮助精神患者和会员早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取得了良好成效。

悉心关怀,多彩活动带来心灵治愈

“2007年4月,刚满18岁走出校园大门的我怀揣着对护理职业的自豪与梦想,来到了岳阳市康复医院精神科工作。”龚红说,年少时的她对精神科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恐惧,可当她真正了解精神科的护理职责,了解精神障碍患者的世界后,她发现精神障碍人士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

(龚红在一丝不苟地给患者剪指甲)

为帮助住院患者能尽快地重拾信心,恢复健康,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早日回归社会,医院除了使用药物控住病情外,还重视工娱疗活动的治愈作用,通过不断创新工娱疗形式,帮助患者端正思想,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恢复社会功能。

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求,每个科室成立了工娱活动小组,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每周的工娱疗活动,在每季度组织患者开展一次唱红歌比赛……打造了温馨、关怀、无障碍、社会化的医疗环境,助力患者提升治愈信心和治理能力,愉快恢复。

(和患者一起做手工)

在游动中,他们忘记了谁是医生、护士,谁是患者,大家只是一齐尽情地娱乐,那一刻他们的生活没有治疗,没有反复的吃药,也没有一次次难以控制的发病期,病痛的折磨仿佛从他们的生活中彻底退去。

倾情奉献,让爱传递温暖同行

“在精神科一干就是近十年,患者朝我吐口水,抓伤,踢伤那是家常便饭的事,因为这些事我时常感到委屈,但在看到患者病情稳定笑着出院的那刹那都会烟消云散。”

2012年,常琴从疼痛科转掉到精神科一科女病房工作,从此她开始了日复一日地督促患者服药,进食,睡眠,洗头,洗澡,穿衣服,理发,剪指甲到有时还需要协助经期患者更换卫生巾,帮助患者管理钱财,解决患者之间的矛盾等。

(常琴在为患者分发药品并监督吃完)

有次一位患者由于药物作用进食缓慢,边吃饭边流口水,护工阿姨没有掌握合适的喂饭节奏,使患者发生了呛咳。常琴立马冲过去将食物从患者口中抠了出来。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她总是微笑着说:“咱可是不怕脏不怕累的白衣天使呢。”

在岳阳市康复医院,医护人员们的倾情奉献让每一位患者都得到了最贴心的照顾,每一个生命都得到了充分尊重。在这里,医生与患者之间不只是简单的医患关系,他们更多的是朋友,是家人,是一次次爱的关怀被无限传递。

细致服务 ,给会员搭建温暖的

据了解,精神障碍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出院后,需进行社区康复治疗,以便进一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2018年6月,岳阳市第一家社区精神康复会所——“岳阳市心悦康复会所”正式开业,这里所有的患者都是会员,每个人都能自愿选择参与各种活动,充分感受到被爱与被尊重尊重。目前康复会所共有有会员110多人,开业至今,反响很好。

(为会员庆祝生日)

近年来,康复会所按照会员的生活娱乐需求,配置了糕点制作室、茶室、保管室、健身房等一系列休闲娱乐场;组织会员开展户外康复运动、社交娱乐活动,开展就业培训等;为会员庆祝生日,共同庆祝节日……

康复会所通过构造轻松积极地康复环境,让与家人分隔的病患们也能够感受的到家的温暖。在医护人员的细心关怀下,康复期患者开始了自我觉醒,转变了原来残障的生活方式,培养了更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建立了丰富的社交技能,他们的潜能与天分得到充分激发,开始一步步回到正常的人生轨道。


责编:詹娉俏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