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在湘潭这些古渡口,坐船过河吗?

  湘潭在线   2021-10-11 18:02:02

编者按

湘潭傍水而生,江河之上,人们需要利用船只运输物资、渡人往来,这便有了渡口和码头。在以水路为主的过去,渡口和码头是最为兴盛繁华的地方。被誉为“小南京”的湘潭,因优越的水运条件而造就,在那些有名的渡口码头旁,谷米、药材等不舍昼夜地上下船只,然后随江水的流淌去往全国各地。而对于寻常老百姓而言,渡口曾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乡间到城里,从湘潭去长沙、株洲,都要坐船。随着陆路交通的迅猛发展,江边的渡口和码头逐渐寂寞了,逐渐遗落在了老一辈湘潭人的记忆深处。于是,沿着湘水及其支流行走,会发现一些颇有故事的渡口,有的遗风犹存,有的依然在渡人,更多的已模糊得难寻旧影。

洛口老码头

问君何时归

东晋陶潜在《桃花源记》中写道:“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离湘潭县城牛头岭不过两公里的地方,亦有一处这样的“桃花源”,古称洛口,此“桃花源”如今亦鲜有人问津。这里还真有“津”,是洛口的两处老码头。

洛口易寻。湘潭人叫它洛口古镇、洛口老街,或易俗河老街,是601路、602路公交车的终点站。它在古籍旧文里,也在博物馆展厅里。

1995年出版的《湘潭县志·商业》里有记载:“易俗河市场,历为湖南省谷米重要集散市场。清光绪年间,有粮栈20余家,粮仓298间,可储米15万石,年销售往沪、汉、穗等城市的粮食二百余万石。”

反映湖南区域文明发展进程的“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长年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陈列最后部分是一幅湘江图,文字描述的是“湖南人”的骄傲所在——鱼米之乡的辉煌,其中也提到“易俗河”:“1871-1908年,湘潭易俗河年销往上海、武汉、广州等地大米2,000,000石。”

易俗河是明代以来的称呼,更久远的时候,这里叫“洛口”。唐天宝八年(749年),始设湘潭县,县治也由衡山北迁到了洛口。洛者,洛水也,今称涓水。涓水与湘江在这里会合,然后有了洛口镇。从洛口运输大米,走的是水路,水路离不开码头。现在能找到的两处,一处叫正泰,另一处叫过山。

正泰码头

正泰是人名,此人姓郭。以此命名码头,可见他在洛口地位不一般。洛口老街原有“三街”“六巷”。“三街”指正泰坪、曲直街、上正街。除开正泰坪、正泰码头,郭正泰家族至少还有一家粮行、一个酱园。

粮行是现在洛口老街最著名的建筑,颇具俄式风格,正对正泰码头,不过几米远。酱园在粮行一侧,已发灰的白墙上写有“酒X酱园”的字样,两旁是两副对联,其中一副是“正是塞北烽烟急,漫道街边风景闲。”

一个“急”字,一个“闲”字,又在冥冥之中述说了洛口的前世今生。

从唐代开始,湘潭成了湘米北漕的重要集散地。唐朝宰相刘晏说:“漕引潇湘、洞庭,万里几日,沦波挂席,西指长安。”涓水和湘江在洛口会合,这里成了绝佳的码头。遥想古时,正泰码头处,船桅林立、车马辐辏、商旅杂沓,船夫、挑夫、卖家、店家云集于此。

正泰码头。(记者 罗韬 摄)

过山码头

离正泰码头百米远处,是过山码头。码头上的一处石碑上仍清晰可见当时的米市行规:“易俗河粮米聚集之处,买卖凭行交易,录箕由行招募,登册给牌,公择牌长总理事务,若有舞弊等行为,牌长是问……”另一石碑上则记录了一件“违规”之事:“今有船户运米来市售,却因起货越规……自知亏悔甘愿罚碑。光绪十九年十月吉日立。

过山码头旁的老街。(记者 罗韬 摄)

码头繁华一时,留给今人的只剩几处石阶与石碑。码头不知从哪天开始,再无渡船。“正泰码头”四个字,是渐渐被荒草环绕的;米市的辉煌故事,是慢慢被人们遗忘的。

时代的落幕,未惊动时人。

慧子对洛口码头的记忆,显然更年轻一些。

十几年前,慧子在易俗河城区念书,曾去过洛口老街的同学铮铮家。一切都好新奇啊!下了公交车,便进入“世外桃源”:原来房子是竹子糊上泥巴架起的;原来当地人去雨湖区是在码头坐渡船。而且渡船随意得很,没有固定的船夫、没有固定的价格、没有固定的开船时间。那个时候的码头、渡船、船夫,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铮铮在洛口老街出生,一直住到十几岁才离开。但离开,是必然的。

老街临水。每到洪水季节,大水漫过正泰码头,人们就要开始收拾家当,把一楼的物件清到二楼或三楼存放。很快,大水进了屋,一楼被淹到一米高是常事,洛口人见怪不怪了,铮铮和隔壁家小孩早就约好了,要抬出木脚盆,在洪水上“划船”玩。等到洪水离开正泰码头,孩子们的游戏才宣告结束。

游戏很快就没有新意了。铮铮上高中那年,他们全家搬进了易俗河城区的商品房。与他们一同离开的,还有更多的洛口人。这些选择很现实,也很有诗意:“……我已经走了/一只无人的渡船/灰蒙蒙的水浪/远处山峦/这些都不能安顿你们。”

正泰码头。(记者 罗韬 摄)

米店的离开,比人还要更早一些。公路通了,水路的价值大打折扣。运米不再靠船舶,汽车就足够了。还有邮局、医院、书店、理发店、药店……都头也不回地走了。

安顿下来的,只有一个人——老人。可老人不走,想必无关水浪与山峦。他们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凌晨三点就把船开到江中,撒网捕鱼,不再早起去抢占正泰码头最好的档口,做过路人的生意,甚至不再迈出家门,顶多走到家中前坪,往竹椅上一坐,看人的影子从短拉长,又从长变短,一个日子就过去了。

他们和“正泰码头”的待遇相当:只有太阳,会日复一日地来打招呼。老人们是知道的,他们再也等不到了——那只年轻时的渡船。

过山码头上写着米市行规的石碑。(记者 罗韬 摄)

寺门前义渡

至今依旧渡潭衡

逶迤而上的石阶梯,400余年的老槐树,还有琉璃瓦、翘角檐的亭子,当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时,定是有故事要诉说的。在湘潭县白石镇潭口村,寺门前义渡就是这样一处写满故事的地方。

从市区驱车近一个半小时,才到达“深藏”在湘潭与衡阳边界的寺门前义渡。经过蜿蜒的道路来到这里,瞬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站在渡口远眺,眼前是宽阔而平静的湘江,秋波粼粼,河风悠悠,大气磅礴。而这座历史久远的古渡口,则始终保持着一份成熟稳重。

这份成熟稳重,轻易就能捕捉到。

寺门前渡口。(记者 陈旭东 摄)

书善亭

长长的石级上,那两个可爱的小石狮保存完好。那座名为“书善亭”的亭子,更是把渡口的故事都记录了下来。亭中有一块青石和汉白玉质地的古碑,从中依稀可分辨渡口的始建时间、捐资情况、修复情况等。其实,古碑原本不在书善亭里,移过来是为了保护其不受风雨剥蚀。清尹卓吾在《寺门前义渡碑序》中记载:“前清咸丰间,都人立义渡,利济行人”。也就是说,寺门前义渡可追溯至清咸丰年间。

书善亭。(记者 陈旭东 摄)

名景总是和名人紧密相连,寺门前义渡也不例外。原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祖父马立安是一名乐善好施的乡绅,他创办的锅厂遗址仅距渡口80余米。《寺门前义渡碑序》中有载:“复有马立安、马采芹、尹献初等,嗟万顷之茫然,思商同志,再行加捐,先后置长江坪、郭家洲两处田贰拾亩,逐年收租,维持义渡,永守要津”。原来,寺门前义渡曾因经费不足而面临停渡,宣统二年,马立安倡议并捐资修复渡口,田产所产生的租金用于维持义渡,利济行人。过去有一首歌谣:“南北二兵几万千,人人醉倒寺门前。湖南团总谁第一,天下闻名马立安。”写满了人们对马立安善举的赞颂之情。

书善亭内的碑文。(记者 陈旭东 摄)

2008年10月所建的“书善亭”,意取自马英九之“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的祖训。这副对联为马立安亲笔题写,对马英九影响深远。马英九于美国马利兰大学为他出版的哈佛大学博士论文扉页上写道:“以此纪念我的祖父,并献给我的父母,他们教给我‘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这一家训。”

乡贤的善举,至今仍流传在当地百姓中。自咸丰年间就开始渡人的寺门前义渡,也没有荒废使命,现在仍发挥着渡口作用。只不过,实际渡人的码头在下游几十米处,是政府为了保护寺门前义渡所建。

寺门前渡口。(记者 陈旭东 摄)

“河对面就是衡东,与我们这边常有人员往来,坐船会快很多。”老村支书谭光强便是渡船掌舵人之一,他住在渡口边,电话也公布在了渡船上,方便村民随时联系。他介绍,周边村民若想开车到达河对面,少说也得一个半小时,因为上、下游最近的桥分别有13公里、15公里,坐渡船则只需要5至10分钟。渡船的费用也更少些,人多时3元/人或5元/人,除夜间过渡等特殊情况外,一人包船也只需20元。

通往寺门前渡口的麻石台阶。(记者 陈旭东 摄)

曾经,湘潭的马家堰集市闻名两岸,每逢农历一、六,河对面衡东县麻油村村民就会乘船过来赶集,其中不乏挑着土特产赶来售卖者。谭光强记得,碰上赶集和节假日,往来两岸的乘客有上千人。60岁的夏元香就是从麻油村嫁过来的,她也常常怀念过去,“大约上世纪80年代初,是最热闹的时候。”后来,河对面也设立了集市,渡船上的人越来越少,有时一整天都只有几个人。

尽管如此,寺门前义渡依旧是两岸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为了方便村民出行,政府也加大了对渡船的补贴力度,让写满义举色彩的寺门前渡口生生不息传承下去。

伫立在寺门前渡口的古树。(记者 陈旭东 摄)

杨家渡

远去的渡口 文化的音符

杨家渡位于湘潭县青山桥镇新铺村,为涓水渡口,因是杨度所在衡湘杨氏明永乐年间始迁之地而得名。这里曾是连接湘潭与衡阳,通往湘潭市区、湘乡市的重要渡口。曾国藩、毛泽东及毛泽东的老师、中央文史馆第一任馆长符定一等,都和这里有着关联。如今,杨家渡已失去了往日的功能,但这里早已成为了文化的符号,在时光交错中熠熠生辉。

涓水杨家渡河水清浅,流向远方。码头的护坡和石梯虽显破旧,却坚定地凝望着远方,似乎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杨家渡。(记者 陈旭东 摄)

“这里文化资源十分集中。”湘潭地方文史专家何歌劲介绍,这里原为衡山县朝字十八区(新岚乡),1956年6月划入湘潭县。杨度所在衡湘杨氏明永乐年间从南京始迁于此,渡口上方的始祖墓群今年三修完毕,杨家祖祠现为新铺学校,将改为幼儿园。杨度早年多次回来祭祖,在这里一住数天。

杨家渡亭

何歌劲说,曾国藩早年经过此处,留下了珍贵的文字:“余少时应省试,道经兴乐江,市之中有亭,榜曰‘杨家渡’。不半里许,曰‘茅坪’,有祠巍然在望,佥曰‘杨氏家庙’,井落环聚,墟墓郁葱,风景攸殊,知其后嗣之必大也。自窃禄京师十余载,遇故乡计偕者语及,犹依依不能忘焉。”文中“市之中有亭”,就是杨家渡亭,遗憾的是现已不复存在。

符定一的本家族侄、新铺村65岁的老村支部书记符向文记忆中,亭子为四方形,长15米,宽8-10米。亭上有“杨家渡亭”四个大字,上有对联:“此去常回首,到来又转身。”“亭子四周有墙,两边有卫门,拱门下有石凳,可供四五十人休息乘凉。”符向文介绍,亭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拆除。符定一在这里出生,二十多岁前一直住于此,少年时每天从渡口坐船,到对面的衡山县白果镇瓦铺村读书。

符向文介绍,其实符氏先于杨氏落籍这里,这个渡口最先叫符家渡。后来杨家来了,在这里建起了宗祠,而符氏宗祠则建到了衡山县瓦铺子,故在知县主持协调下,将渡口的管理划给杨家,改叫杨家渡。

何歌劲认为,毛泽东1927年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从湘乡横铺经湘潭县分水,过青山桥草衣寺,去衡山县白果镇,肯定是在杨家渡过涓江的。虽然目前还无法从资料里确定杨家渡始建年代,但这里散发的文化气息,足以绽放耀眼光芒。

涓水南来,一水阻隔东西。新铺村与花石镇泥湾村、衡山县白果镇近在咫尺,陆路往返却需两个多小时。正是杨家渡方便了两岸民众出行,两岸来往仅需五六分钟。

符向文介绍,杨家渡北面是湘潭县青山桥镇,南面是湘潭县花石镇、衡山县白果镇,往东是湘潭市区,西北方向是湘乡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民国时期,这里船只往来如梭,丰水期最多达30多条,运送粮食、木材、竹子,到花石、射埠、河口,再汇入湘江。

由于修建拦河坝等原因,杨家渡于1968年断航,而渡船一直存在。20世纪90年代,符向文还倡议修缮杨家渡码头。因枯水期无法渡船,2005年,符向文筹资26万元,组织当地6个村民修建钢索桥,可供行人和摩托车通行,渡船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为了彻底解决两岸村民出行难题,2016年,总投资800多万元的杨家渡大桥启动建设,历经9个多月,全长300多米、宽9米的大桥正式竣工通车,不但提升了出行的安全系数,提高了运输效率,也推动了周边经济加速发展。

责编:姚帅

来源:湘潭在线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