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关于旗袍那点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24 19:01:39

关于旗袍,已经有太多人在表达和演绎了。过去,主要是从影视剧里感受旗袍与女人之间的纠缠往事,今天,随处就能听到旗袍两个字,感觉不玩玩旗袍就不够时尚了一般的惘然。作为一个设计师,总觉得有点责任为此做点什么,说点什么......

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已经深入人心,貌似一提到旗袍就要想起张曼玉和梁朝伟,就要想起昏黄的路灯下,那袅袅婷婷的旗袍身影,那丝丝的惆怅,那挾裹着些些无可奈何的暧昧......

但是,我们从中又读懂了多少?道德伦理与忠实背叛之间的拉扯关系,从来不是23件美轮美奂的旗袍可以解决得了的,无非是王氏拍摄手法的高级技法,大篇幅围绕着眼花撩乱的旗袍而营造出来的,似爱非爱、似诱非惑的氛围,后面接踵而至的便是苍凉的真实。理性的无可奈何,和任性的肆意妄为,本就不该是同一桌上的宴席。

   旗袍因为其玲珑有致的曲线特色,很容易就会牵动人们的暧昧情绪,仿佛没有哪种服饰如旗袍这般地具有诱惑性和煽动性,让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男人,都可以把对女人的遐想空间塞满。

倘若旗袍的美学传递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那真是要对民国时期的文明说声对不起,更要对满清王朝泱泱三、四百年以来的服饰文化抱愧了。

繁复的刺绣和滚边工艺,使得满袍在大清王宫里奢华横行了三个多世纪,那种带有远古图腾狞厉之美的服饰,其为王公贵胄们尊贵身份的装饰作用,远大于其真正的美观性。还有众多的服饰方面的配饰,都有其彰显身份的涵义,在此就不做过多赘述了。

而到了民国时期,人们崇尚民主与科学,光复和觉醒意识强烈,自觉寻求中西方文化全面深入的交汇与融合,也为民国时期的服饰文化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活力,完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而女性的社会地位在民国时期也跟着扶摇直上,摆脱了小脚女人形式和思想上的双重桎梏,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受到很好的教育,走上社会肩负着很多重要岗位的工作。

海派旗袍就由此在二、三十年代应运而生了。起初,时代需求女性从宽袍大袖中,从过去几千年来男人的附庸族群中,从身体到思想都得以解放出来,逆袭为新时代的民国女性。她们不仅仅貌美如花,更是才华横溢,因为她们,因为旗袍,让中华民国成为了一段分外美好的时光。

如此一来,行至而今,旗袍便越走越修身,越来越曼妙多姿,越来越花样百出,但不知为什么,很难看到一位可以把旗袍穿得如民国女子那般美的人。偶尔有这般美好的女子找我设计旗袍,内心便愉悦不已,乐而受之。也许是我作为设计师过于挑剔的职业操守的缘故,但更有一种责任和使命与大家耐心探究一二。

说到底,穿衣服穿的是气场,是气韵。正如我经常和朋友们提起的“人,才是衣服的灵魂呀”。好的气韵源自于美好的灵魂,内心清澈纯净,气韵便如潺潺清流,一种滋润心田的美好。与之交往总能感受到智慧的光芒与开阔的胸襟,温柔的笑脸和慈悲的目光,阳光一般的温暖和如沐春风一般的怡人。而我们常常误以为财大气粗就是气场,功成名就是尊贵。恰恰相反,这些往往是滋生傲慢之气的毒药,而傲慢正是障碍我们智慧的藩篱。

左奔右突忙忙碌碌的生活方式,焦躁不安喋喋不休的谈吐,纷飞不停的杂念和欲望......都是破坏我们气韵的五浊恶气。再忙也要抽空静思、反思、深思;贵而不骄,贫而不移,武而不就;逐利有度,交友有方,处世有学......

最后,衣服可以很美很美,但更美的是,用美丽的衣裳去包裹更美好的灵魂,无论如何生命不可将就,既然可以选择,我们可否选择这样对待旗袍?(作者:文丽,上海湖南女企业家协会会长, 上海文丽服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办人, 高定品牌 Chic Wenli 创始人


责编:张德会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