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塘镇乡村振兴中的公益力量

卢紫瑶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03 16:25:48

/ / 卢紫瑶

一张张无偿献血证和“最美献血人”的奖状铺满沙发,记录他从11 年前开始的爱心历程,他,是泉塘镇扶贫专干贺旺;

一堂堂党课,刻画了他们发挥党员余热、传递红色力量的决心。他们,是泉塘镇90 岁老党员夫妇王崇启、王雨林;

一次次捐赠的物资,见证着他们的公益足迹,他们,是泉塘镇德胜文化传媒公司。

他、她,他们,不同身份、年龄、职业,但他们,都拥有同样的热忱、同样的爱,他们,愿做绿荫那片叶,以公益力量,撬动乡村振兴。

精通玉雕、石雕、木雕、纸扇,能诗能文、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的良沙河村扶贫专干贺旺,身上有太多优秀的标签,但如果要说到最闪亮的一个,那必然是“公益者”。

“第一次献血是在10 年,”贺旺回忆:“这些年献血了不少次,我的目标是献满一万毫升。” 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 毫升,捐献10000 毫升,相当于 “换”两次血。根据贺旺的电子献血卡显示,他累计献血22 次,献血量达6600 毫升,点亮了34 个人的生命之光。

贺旺的献血证。

这些年,贺旺的“无偿献血证”积累下了厚厚一沓,还得到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银奖”等一系列奖项,但他很低调:“做人嘛,总该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小人物不求惊天动地,但求无愧于心。”

贺旺献血荣誉证书。

王崇启和王雨林是泉塘镇新汪村的一对90 岁的老党员夫妇。今年“七一”,王崇启写了两封演讲稿,回顾了战火纷飞岁月到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真幸福极了,国家月月发养老费,生活越来越好过,都是共产党给的好处!”

王崇启夫妇在家中讲党史。

因此,王崇启夫妇在家里开办“党史学习教育课堂”,为村民们讲党史。王老结合亲身经历,讲身边人、身边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不少村民都成了他的“粉丝”。“去听王老讲课的人还不少呢!” 新汪村干部朱小莉说到。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王老的党史公开课,是新汪村的文化加油站,也成了乡村振兴路途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王崇启在建党节作为党员代表讲话。

“我们村的那群小伙子们,疫情的时候给镇上捐了不少物资,还说以后打算给我们村部安装空调,把村部建设得更好。”德胜村干部肖淑飞说。

肖淑飞口中的小伙子们,正是村上的“德胜文化传媒”团队。他们在2017 年成立了这家公司,四年来,公司由三个人变成300 多个人,和公司一起成长的,是他们的公益之心。为泉塘镇政府捐赠抗疫慰问物资、进行扶助农民直播,为农产品带货、为敬老院老人们送温暖……他们以爱心为足迹,将公益的光芒,一路撒播在乡村大地上。

德胜公司慰问一线抗疫人员。

“公益不分大小。我觉得这个世界需要正能量,需要爱心人士,去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能够做点事情,促进乡村振兴是我们的荣幸。”德胜公司的杨贤说。

德胜团队驰援河南。

他、她、到他们,从一个人,一双人,到一群人,他们,都是乡村振兴这场时代命题中的接棒人,点点星火,汇聚成乡村振兴最美的公益力量!

责编:周梦菡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