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标兵丨长理能动学院李传常:让育人之花绽放于科学田地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07 20:55:33

新湖南客户端9月7日讯(通讯员 李潇玲)在长沙理工大学新能源大楼2栋,有一扇门,无论寒暑假还是节假日,常为热爱科学的学生开着;有一盏灯,每天都会亮到深夜,灯下进行着严谨的试验。这是李传常老师的实验室,也是他教书育人的田地。他在这默默耕耘,从一名初出茅庐的讲师成长为长沙理工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始终将科研攻关和教书育人统一起来,将知识传播和精神培育融汇贯通,无论是科研,还是人才培育,均获得了累累硕果。

用科学精神灌溉科学青苗

坚持将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始终,这是李传常培养学生的宗旨,他希望在科学的田地上培养出爱科学、愿意为科学刻苦攀登的学生。

谢宝珊是李传常带的第一届研究生。她清楚的记得,研究生学习的第一年里,有一次李传常教她实验操作,实验内容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在制备过程中,只要涉及到材料的负载时间,李传常都要求她精确到分秒。“尽管一分钟的误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甚微,但李老师说,我们应尽可能排除一切误差干扰,这才是一个合格科研人的必备品质。”

李传常的这种要求,从他带的第一届研究生一直延续到现在。

目前研三的张东尧同学,有一次在论文中写下了一个导热系数的测试结果,没想到,李传常看到后对他反复追问实验的具体操作,确认是否存在操作上的不当、是否存在读数上的误差、是否测试了足够多的次数,“李老师是在要求我避免实验的偶然性,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

“科学研究首先就要有严谨的态度,创新也是建立在严谨的基础上,这样的创新才是经得起检验的创新。”李传常认为,科学精神就是要从点滴培养,并且要贯穿科研育人全过程。

李传常还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反哺到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可再生能源竞赛、研究生能源装备大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经其指导的学生获相关赛事国家级奖励8项。

李传常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道德,他自己也一直坚守在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的一线,“做科研的目的最主要是服务社会,科研服务社会的途径有很多种,我能做的,一个是科研育人,再一个是科研成果服务国家和社会。”

李传常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5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及省重点研发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省发改委重点课题等10余项;在Energy、Energy Convers. Manage.、Renew. Energy、Sol. Energy、J. Energy Storage等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获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入选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被评为长沙市“优秀杰出创新青年”。

把教学当作科研来做

从2014年入职长沙理工大学的第一天起,李传常就把教学当作自己最根本的职责,他信奉大学生教学的源头活水是科学研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一方面坚持用科研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取得了多项教研教改成果;另一方面,用科研成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这位科研能手也成为了教学能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多个学科内容,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专业,李传常入校第一年,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正处在创立摸索向定位发展转变阶段,有些专业课程是全新的课程,教学内容必须追踪科学前沿,对于新任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接到教学任务后,李传常就把教学当作一个全新的科研课题来做,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攻克教学关。这也是博士毕业时,李传常的导师给予他的赠言和要求。他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教材、找资料,发现知识点与自己科研有关的,就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写进教案里,融入教学课堂中,帮助学生们了解专业领域的科技前沿。

正式上课这天,李传常把课件等教学资料存在邮件、U盘和手提电脑中,以备不时之需,穿上正装,带上教材、教案、讲稿等,踏上了讲台。7年后的今天,这一系列动作,已成为他上课的习惯。“做老师,就要敬畏讲台,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

如今的李传常对自己的要求不仅限于上好课了,他会尽可能的丰富教学手段,还把“讲台”搬到了教室之外。

李传常会趁着学生等期末成绩的空闲时间,带学生们去湖南省科学技术馆的能源世界展厅参观,结合展厅内的能源装备模型,讲解能源转化的原理和过程;或者带他们去一些能源装备生产企业,实地了解新能源应用前景、市场开发、储能设备的研发等,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结合到生产实践中。

“学生上完课、学完理论知识之后,再带他们到这些实际地点去增长见识,这样可形成了一个教学闭环。” 李传常说道。

多年来,李传常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主持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1项,参与编写出版《储能原理与技术》(副主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等教材4部,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今年我们又增加了储能科学与工程新专业,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更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这一块,没有句号,必须不断的学习和攻关。”

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成果

作为青年教授,李传常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各种荣誉,但他最看重的,始终是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学生,李传常不仅传授他们专业知识,还教他们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的道理和智慧,“我觉得人才培养是综合的,不只是学习方面优秀就够了。带学生是一种责任,要想把学生培养好,就要多花心思。”

李传常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张波在最初硕士入学时候,李传常问他毕业后的打算,他坚定的表示要找一份好工作。硕士研究开展之初最是艰难,张波十分困惑,李传常用心引导、鼓励他,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帮他解惑,并坚信他能完成好。

慢慢的,张波习惯了泡在实验室、习惯了改论文改到忘记时间、习惯了开组会积极讨论,对科研产生了兴趣。临近毕业,李传常又鼓励他读博,给他相关指导。如今,张波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李老师认真负责、循循善诱、尽心尽力,这些品德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无独有偶。谢宝珊也是在李传常的影响下选择了继续深造,到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南特传热与能源实验室读博士。“李老师的鼓励让我坚定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目标。他经常说做科研要刻苦、为人要低调、对人要友善、做事要踏实,这些我都牢记于心。”

对于学生的生活,李传常也时时放在心上。

杨立新曾经作为李传常担任班主任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1501班下班团干,在新生刚入学时,对班级的贫困学生做了一个情况摸底。当他向李传常汇报情况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李传常对班上学生的情况非常了解。2018年7月一个深夜,杨立新本科毕业,因药物过敏导致休克被紧急送往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李传常得知后,立马垫付了1万元为其做进一步检查。“这些事情过去了几年,我依旧记得非常深刻,我非常感恩能够遇到一位人生导师。”

目前李传常指导毕业的3届硕士研究生中,每届均有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湖南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者;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获全国能源动力类专业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多位本科生保研至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李传常也获得了我校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生毕业了,李传常也仍然把他们放在心上。他特地建了一个毕业学生群,不时在里面分享一些科研、工作相关的信息。

李传常为学生多花的心思,学生们都感受得到,即使毕业了,也与导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个老师,最值得骄傲的就是我培养的学生。”

责编:刘宇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