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记忆 湘菜连湘台 ——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湖湘餐饮文化交流行圆满结束

    2021-09-01 09:48:43

大湘菜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蒋振

不久前 ,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以下简称 “旺中集团”) 赴湘就湖南餐饮文化进行采访交流。在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湘菜报积极协调下,本次拍摄团队顺利走访了长沙及周边地区一众知名餐饮门店、种养殖基地等,对樟树港辣椒、剁椒鱼头、东安鸡等湖南特色风物佳肴进行了拍摄,介绍了湘菜产业的发展概况,展示了湘菜烹饪技巧、湖湘饮食文化及城市面貌与人文风情。

左宗棠故里的 “辣椒满汉全席”

采访团的首站来到了湖南湘阴 —— 左宗棠的家乡,这令采访组有些兴奋。全球最知名的湘菜 “左宗棠鸡”正是湘菜名宿彭长贵在台湾首创的,因此晚清名臣左宗棠阴差阳错成了台湾同胞心目中最知名的“湘菜人”。

不过此行的首要目标并非左宗棠,而是 “一代天椒”之称的樟树港辣椒。 作为我省新晋的 “辣椒小镇”, 樟树镇确实带来了许多惊喜。辣椒本是采访团预期中的一大亮点,不过湘菜对辣椒的巧妙运用依旧震撼了这几位台湾同胞。


珍贵而美味的樟树港辣椒令采访团印象深刻

樟树镇这个人口不足 3 万的小镇里,厨师也能迅速做出清炒樟树港辣椒、红辣椒炒耳尖、白辣椒炒肉、酸辣椒炒牛肉 4 道色泽鲜明,风味各异的辣椒菜肴 。它们分别使用了红、白、黄、绿四种不同颜色、不同品种、不同做法的辣椒:红辣椒肉质稍厚、略带清甜,白辣椒干爽脆口、辣味厚重,酸辣椒酸辣可口、回味悠长,最具代表性的 “樟树港辣椒”口感鲜嫩脆爽、辣味柔和清新。这样“花式”的辣椒烹调让此次拍摄团队导演钟玉树惊呼“这算得上辣椒的满汉全席了!”,甚至忽略了桌上同样美味的众多湘阴湖鲜。

湘菜产业内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


挖掘与宣传各地美食背后的人文风物、城市面貌与文化底蕴是采访团此行主要目的之一

任何地域美食文化都是在当地自然环境、人情风物、文化习俗等内容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从各地美食风物中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是旺中集团本次节目拍摄的目的。湘菜产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自然离不开背后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以采访团队探访的新长福、宴长沙等知名餐饮企业为例:餐饮门店富含湖湘特色的雕梁画栋、绕梁三日的花鼓戏唱腔、隽逸动人的女书书法酒器、精益求精的烹饪技巧传承、契合时令的湖湘饮食习俗 ……众多蕴含湖湘文化的动人细节,构成了独特而令人愉悦的用餐体验。


此外,湖南餐饮人的拼搏与奋斗,也体现了湖湘人文精神。同样以樟树港辣椒为例:本次采访团的领队、旺中集团总监张厚炜认为,樟树港辣椒之所以特别,不仅是因为它美味、昂贵,也因为它背后蕴含的文化:当地200 余年的辣椒种植历史、数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通过种植辣椒摆脱贫困,当地经济也随之兴盛。这不就是“霸得蛮、耐得烦”的湖南精神的实际体现么?

两岸湘菜文化本是同根同源


交流团此行和众多湘菜人都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与旺中集团采访团队的交流中,我们对于台湾的湘菜现状也有所了解。台湾湘菜的兴起源于彭长贵,他与湘菜传奇石荫祥、孔浩辉是同辈人,曾获得谭延闿家厨曹敬臣(又作曹荩臣)的亲传,是正宗的祖庵菜传承人。 1949 年彭长贵前往台湾,为国民党政要做菜。 1952 年,彭长贵受命接待美国将领雷德福时,灵机一动发明了创意湘菜“左宗棠鸡”。这道菜当时令人眼前一亮,此后更风靡全球。

而后彭长贵开创了 “彭园”品牌,他弘扬湘菜传统,并且结合当地口味勇于创新,推出了风行台湾的彭氏“新湘菜”,甚至后来有人称彭长贵为“台湾湘菜祖师爷”。彭长贵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回到大陆,与孔浩辉、石荫祥都有过见面交流,还带来了他在外经营湘菜的一些新理念。 1983 年,彭长贵之子彭崇立在长沙八一路也开办了一家“彭园湘菜馆”。

据旺中集团采访团队介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台湾彭园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彭园成立了彭园婚宴会馆的品牌,以经营宴席尤其是婚宴为主。婚宴自然更着重于考虑当地宾客口味,因此彭园菜肴的湘菜底色也在逐渐淡化。张厚炜认为,如果有机会应当深入地开展台湾与湖南的餐饮文化交流,可以将彭园湘菜作为切入点,通过整合挖掘祖庵菜文化,构建两岸餐饮文化交流的新途径。

两岸文化同宗同源,湘菜文化更是一脉相承,确实应当加强交流、共同进步。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彭长贵回到湖南后,指点好友孔浩辉的弟子时所说: “我跟他就是一条根的呀!”

责编:蒋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