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流调报告不是瓜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1-08-09 10:39:58

聂新鑫

8月7日,北京警方通报,针对网传“某高校教授携妻子闺蜜去三亚旅游确诊新冠肺炎”的情况,经调查核实,系39岁女子葛某飞拼凑编造的不实信息,现该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葛某飞的行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干扰疫情防控大局,理应受到法律严惩。

据媒体报道,这位高校教授是几天前公布的京外关联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之一,此前,因与已确诊病例乘坐同一航班而被感染。就在其按防控要求集中观察并被确诊的同时,网上出现了其瞒着单位和家人出行,甚至出轨的传言。这位教授一边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一边遭受谣言的侵扰,不得已通过社交媒体回应自己是受邀考察出行,并委托单位报警。

众所周知,为防控疫情,迅速阻断病毒传播链条,精准详细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是一项极为严肃的工作。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网上却有“走偏”的现象,一些人吃起了流调报告的“瓜”。对于这些不良现象,我们必须警惕,并予以坚决抵制。

疫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接受疾控、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是每个单位和个人的法定义务。有关部门将流调情况及时公布,是为了以最快的速度阻断病毒的传播,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关注流调内容,最应该做的是认真对照自己的行程和社交范围,除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外,还应提高警惕,做好自身防护。出于围观看热闹,对流调报告“脑补情节”,大肆挖掘娱乐的“瓜”,绝非面对疫情应有的心态,也是对科学防控的不尊重。

个人隐私、信息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保护。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博取关注,甚至编造“段子”、“剧情”和其他涉及疫情的谣言,并在网络和媒体上传播,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影响十分恶劣,已然涉嫌违法。编造涉疫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涉疫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扰乱社会秩序的,公安机关将依法打击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葛某飞就是前车之鉴。

面对网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到,今天是过客、路人,也许明天就会成为故事主角,每个人都不希望被伤害,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当做别人的谈资笑料,那么自己首先就不能成为“吃瓜”的一分子,推波助澜。 当前,疫情再度多点散发,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公共舆论环境不该成为窥探隐私、猎奇取乐的大型“吃瓜”现场,而应把更多的空间留给正能量,让医学知识、预防措施、暖心故事传播得更顺畅、更广泛,凝聚同心战役的更多力量,筑起防控疫情的强大屏障。

责编:周泽中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