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贤不能自异,用贤者异之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1-08-13 16:21:26

苏虎彪

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一跳成名,夺得跳水女子单人10米跳台金牌。从进入国家队,到成为奥运冠军,她用了不到10个月时间,被人们誉为跳水天才。

全红婵这个新星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她的启蒙教练陈华明功不可没。全红婵7岁的时候,湛江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陈华明发现了她。当时,陈华明感觉她弹跳力特别强,有一定天赋,让她开始练习跳水,培养了她多年,直到她进了省队、国家队。可以说,陈华明就是全红婵的伯乐。

全红婵的故事启示我们,人才的成功之路,离不开伯乐的发现和培养。很多时候,一个人有特长优点,抑或有天赋才华,自己也不一定能感知到。就像一块璞玉,等着别人的发掘和雕琢,而发掘者和雕琢者正是人才成长的前提和保障。

白居易曾写有《养竹记》一文,借着养竹之事,传达出用贤者发现人才的价值和意义。文章写道:“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竹子本身不会把自己与其他草木区别开,要靠人来区别;贤者也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要靠任用贤者的人来区别。

好的用贤者,如同伯乐一样,有发现人才的本领。王充在《论衡》中写道:从前曾有人让千里马去拉重载的盐车,只见这匹马低垂着头,累得大汗淋漓,寸步难行。伯乐看到后,马上让卸掉车,由骑手王良驾驭,于是马就空身飞驰起来,因而有了千里马的美名。有感于此事,韩愈慨然叹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名言凸显了识才的重要和识才者的宝贵。

“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强调了用贤者对人才展示才华、发挥作用的重大意义。就人才来说,能否遇上像伯乐那样的识才者,遇到视才如金的用贤者,对其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史记·范雎列传》中讲述了范雎的成才之路。同样一个范雎,须贾、魏齐视他如草芥,弃之如粪土;而秦国使者王稽与他话未说完,便知其贤。范雎在魏,备受凌辱,性命难保;而在秦,却成了秦王的座上宾,并凭借自己的才能当上了国相。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事实上,那些初露才华的人才好比初发的柳芽,起初并不一定很显眼。用贤者能否从中判断出人才的价值和走向,彰显的也是一种智慧、气度和本事。真正的用贤者,就应在“千里马”的才能尚未充分展现出来之前,能够透视人才的内质,发现人才的潜能,预测人才的发展。 如此,不仅是人才之福,也是一个行业领域发展之幸。

强国之道,惟在得人。得人,识人是前提。没有伯乐,就不会有千里马;没有用贤者的慧眼,人才也难以在“早春时节”被挖掘出来。 只有更多的用贤者心怀“国之大者”,具备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识别、培养、选拔、任用大批优秀人才,才能让人才在各个领域、不同岗位上充分涌流、大放异彩,不断创造新的奇迹、作出新的贡献。

责编:周泽中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