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镇:美丽相伴的幸福家园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7-21 15:07:43

文/视频/张贵昱 李泓 姜开林

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黄盖火攻曹军,立下赤壁战功,这一块操练水兵的风水宝地便被赐予黄盖作为封地,名为黄盖湖。火烧赤壁,东吴黄盖今犹在,黄盖镇北枕长江,南傍黄盖湖,在临湘市东北的湘鄂边界,境内水道交织,连江串湖,小镇正在繁荣发展。

黄盖风光带。

碧波荡漾的黄盖湖畔曾芦苇丛生,水患无穷,少有人居住。1958年,艰辛的围垦工作开展,两年后,岳阳市国营黄盖湖农场建设完毕。两代农垦人仰先贤之灵气,承黄盖之遗风,开创大业,将荒凉滩涂改造为鱼米之乡。在2000年5月,黄盖湖农场撤场建镇,体制的跨越式转变为黄盖镇备下了书写新华章的笔墨。

黄盖镇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数十年的沧桑变化,浸染着黄盖人的血汗。进入新时期的黄盖镇,坚持“以人为本、强农稳镇、兴工富镇、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全面美化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家园,同时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将古老的故事续写为小镇繁荣的新篇章。

全面美化人居环境,黄盖镇处处是美景。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黄盖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2.7公里沿堤内外进行了修护加固和美化,建成了‘三国文明风光带’,文韵浸染,风景优美。阻碍视线的矮围网围拆除了,黑臭水体净化了,驻足远眺,渔舟唱晚,柳岸芳堤,黄盖镇化身人间仙境。

黄盖镇天蓝水清,景色如画。

沿堤的村民迁出后,住进了新建的“广坪幸福新村”和“天鹅彩虹小区”两个集中规范建房点,另有13个新建的美丽屋场。这里春有桃、夏有荷、秋有菊、冬有鸟,田园风光与美好生态相辅相成。小花园,小果园与小菜园也成为村民喜爱的休憩场所,满满的幸福感洋溢在小镇上空,萦绕不绝。

广坪幸福新村集中建房点。

依托于环境整治,黄盖镇既重现了山水田园的美丽风光,又助力产业发展更进一步。农垦人的辛劳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土壤肥沃使黄盖镇以水稻种植为主,守护口粮安全线,同时发展“稻虾连作”,促使农业优质高效发展,村民的腰包渐渐丰裕。

“稻虾连作”,黄盖镇促使农业优质高效发展。

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黄盖镇种植优质稻7000多亩,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20000亩,湘莲、甲鱼等特色农产品更是数不胜数。其中,小龙虾是黄盖湖中制造财富的重要法宝。“稻虾连作”的农业生产方式产出优质稻米,带动村民参与特色农业的建设中,种植结构的改良带来了每年的丰收,转化为村民幸福的笑脸,与农相伴的幸福小镇正在茁壮成长。

秀美红旗组。

三国文化的历史底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促使黄盖湖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进行完美结合。在黄盖湖大堤风光带,周边5000多亩的范围内,将公园元素融入稻田生产。黄盖湖大堤风光带、荷花观光区、稻虾种养区、三国文化展现区充分融合,倾力打造出了集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黄盖“农业公园”,成为黄盖镇旅游发展的新名片。

“农业公园”,成为黄盖镇旅游发展的新名片。

正如黄盖镇党委书记郑娟所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让我们协力同心、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丽富强的新黄盖。” 黄盖镇将紧密团结,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回应群众期盼,合力书写充满奋劲的“答卷”。

黄盖湖风光带景观门楼。

千年沉淀后,这片沃土上的传奇故事仍在继续,黄盖镇在自然雨露的养育下,饱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展露出它的生机活力,探索自身发展的法宝,为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再创新的辉煌。

(本文图片由黄盖镇提供)

责编:马俊达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