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梨坳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柑橘之乡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7-23 15:02:10

文/图/视频/姜新美 李泓 姜开林 王果 杨青华

禾梨坳乡位于芷江侗族自治县东南部,距县城38公里,与洪江市沅河镇、岩垅乡交界。全乡柑橘种植面积达2.8万亩,年产量稳定在4.5万吨,年产值8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5%,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柑橘之乡。

禾梨坳乡充满浓郁的侗乡风情。

步入其中,虽正值炎夏,这里的万亩橘园却汇成一片蓊郁清凉的绿海,沿着山岗高低起伏、奔跑欢唱,一直向远处绵延不绝。到了秋冬时节,万亩橘园则又会换另外一套装扮,橙黄橘绿累垂枝头,明黄色和青绿色的小灯笼星星点点、漫山遍野,恰似一幅多彩多姿的斑斓画卷。

橘园遍布山野。

四季更换,柑橘的花开、叶浓和果熟始终装点描绘着禾梨坳乡,为乡民们带来夏时荫凉和冬日暖景。柑橘产业的蓬勃发展带领乡民增收盈利致富,也助推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乡村建设,激活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柑橘产业助推幸福乡村建设。

由于地处偏远,这片侗族乡土一度饱受贫困之苦。上世纪80年代,禾梨坳乡因地制宜开发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柑橘种植,形成家家有橘树、户户有橘园的局面。但由于产品老化、交通不畅等问题,柑橘大量滞销。

禾梨坳乡山清水秀、景色怡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禾梨坳乡党委政府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改良柑橘品种,推出的“禾平橙”在中国中部农博会上参展并获得中外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水果协会的专家送课下基层,通过为果农现场授课和实地培训,提供了技术支撑。兴梦冰糖橙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舒兴华带领“橙家班”深入各村开展精准扶贫,帮助管理和销售冰糖橙,带领禾梨坳乡396户果农脱贫致富。

禾梨坳乡兴修水利,保障果园灌溉用水。

柑橘产业结构的提质增效为农民们带来了增产、增销、增收的可喜成绩,其他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如火如荼。禾梨坳乡大力发展猕猴桃、中药材、优质水稻种植及生猪养殖等产业,提倡种养结合,构建了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全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禾梨坳乡以侗乡文化为引爆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乡上下积极推行田长制和侗族树葬改革,引导村民保护耕地土地资源;建立完善河长制工作,基本实现水清、流畅、岸绿和景美。禾梨坳乡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将环境治理作为重点工作,加强村庄规划管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农村厕所革命。每年开展集中整治4次以上,调整配备乡、村、组保洁员,建立了卫生管理、卫生评比等制度,乡容村貌明显改观,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工会进万家”活动走进古冲村。

宜业宜居建设取得成效,让宜游成为可能。生态环境逐渐改善和柑橘产业做大做强辐射带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古冲村带头争先,采取多赢模式将柑橘产业与侗乡风情旅游融合发展,2019年至2020年共接待100多个团队7000余名游客,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村。

乡村旅游使古冲村成为芷江有名的网红村。

“唯有实干才能把蓝图变为现实,唯有奋斗才能把愿景变为实景。”乡党委书记梅宇说,禾梨坳乡将深入开展“五访五问”活动,了解乡情村情和民生民意;选聘乡村“五贤导师团”团队建言献计,弥补人才资源短板;落实“一三五”系列行动,术有专长的乡镇干部联结团寨网格、找准路子,高效推进乡村振兴。

禾梨坳乡以乡村旅游促进柑橘品牌的打造和销售。

禾梨坳乡以生态绿为底色、柑橘黄和长征红为亮色,真抓实干谋求高质量发展,用乡村振兴的画笔描绘出一幅更加斑斓多姿、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画卷。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