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桥镇:赏樱品酒画中游 红色精神共传扬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7-26 09:56:08

文/图/视频/朱珍 杨洋 李泓 姜开林 王飞

“一汪碧水白鹭飞,满目青翠扑面来。”S301省道15公里沿线,省际边界小镇临湘市詹桥镇映入眼帘。这里是享誉天下的美酒之乡,既有避暑朝圣的大云山、风光旖旎的团湾水库,又有万亩樱花的野樱岭、壁山红色革命遗址……潋滟碧波、美景相衬,每一帧定格的画面,都昭示出原生态的本色。

野樱岭万亩樱花。

近年来,詹桥镇围绕“生态詹桥、边界重镇”的发展定位,将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突破口,坚持以党建为统揽、以壮大产业为关键、以三大攻坚为抓手、以“一线工作法”为保障,提质改造民生工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借助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小镇产业发展与人民幸福齐头并进,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暮春三月,樱花开遍野樱岭。

每逢暮春,壁山的野樱花便走出“深闺”,映入游客眼帘。熙熙攘攘的游人穿行于樱花丛中,遇见朵朵樱花滑落指尖,荡起心中的涟漪。闲暇时光,还可捎上三两好友,品尝野菜、豆豉、绿豆粉皮等特色农产品,留下美好的回忆。

盛开的樱花。

詹桥镇大力开发壁山野樱岭景区,完善景区交通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重点打造“樱花小镇”。同时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种养殖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增收。从2017年至今,镇内仅壁山野樱岭,就先后接待了游客近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万元。

壁山村一景。

距野樱岭约40公里处,坐落着詹桥镇的“明珠”——团湾水库。水库内蓄壁山山泉水,用以供给临湘等地的生活用水。青山拱翠,开阔的湖面澄澈如镜,悠悠的白云像在湖面行走,清风徐来,浮光跃金。这里是钓鱼的好去处,许多人不辞路途遥远驱车而来,就是为了在水光山色中,体验钓鱼、野营的乐趣。

团湾水库。

詹桥镇不仅有着自然风光,也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壁山是红色革命老区,革命烈士亭、红色医院、军工厂等革命遗址矗立于此。1985年凿刻的《壁山苏区革命史略》碑将历史缓缓道来;苍苍竹林中,革命烈士亭碧瓦红梁、飞檐翘角;印刷坡下,红军战士印刷宣传单的身影犹在眼前。

红色是璧山的底色。

依托壁山的红色资源,詹桥镇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来,先后有十几个机关单位来到我镇壁山革命烈士陵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詹桥镇镇长柳勇说道。

璧山革命烈士亭。

詹桥镇素以酿酒而闻名,享有“詹桥美酒走天下”的美誉。相传自清末时代,詹桥镇人就以酿酒为生,传统工艺代代相传。依托本地土曲酿酒传统,詹桥镇组建了临湘市酿酒协会,为“酿酒小镇”发展铺路。酿酒协会成立以来,为各项产业带动了1200余名农村人口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土曲酿酒。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詹桥镇党委政府投入资金1000万元,对辖区14个村(社区)实施村级服务平台改(扩)建工程,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一体化。同时,打造党建亮点,开展党建先锋行动,成功建设了14个党建文化广场、14个讲习堂以及9个乡村大舞台,开展“百支队伍进村社、百项服务下基层”活动,为群众解忧排难超1.5万人次。

山清水秀,生态詹桥。

为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村民生活水平,詹桥镇推进了基础设施提质与环境改造工程。全面禁矿、山体复绿,生态环境面貌一新;同时,深化“空心房”整治,推进垃圾清理,打造秀美屋场。纵横交错的“四好公路”、集中建房的示范小区、依古建筑群而建的黄金堂秀美屋场,点缀于乡村,守护着小镇的美丽与幸福。

异地搬迁安置点。

微醺赏樱,幽梦入席。以美酒樱花相伴,以红色精神为骨,詹桥镇在乡村振兴的幸福大道开辟出一条新路子,走上奔赴美丽乡村“中国梦”的新征程。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