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丨习近平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生态生产力维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7-19 07:05:16

张永红

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国内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新征程促进共同富裕,必须补短板、强弱项,发展生态生产力。

一、生态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持续动能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其一,进一步明晰了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的关系。一般而言,我们强调发展生产力指的是社会生产力,但自然生产力是最基本的生产力,自然要素不能排除于生产力范畴之外,进入生产过程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学技术的进步不能动摇自然对象在生产力中的基础地位。其二,创新性地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发展生产力,不能只看到能直接带来丰厚收益的自然“资源”,还必须保护和改善孕育着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否则,生产力越发展,自然资源可能越枯竭,人类最终会因资源消耗殆尽而陷入发展危机,共同富裕终将遥遥无期。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是生态生产力的直观表达。从长远目标而言,“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能因为保护生态环境而让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从具体情况来看,在某个领域、某个具体项目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可能很难兼顾,甚至会出现尖锐对立,此时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从最终结局而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能给民众带来丰厚的回报。秉承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理念与要求发展生态生产力,既能让自然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也能让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更多更好的资源,能为共同富裕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

二、生态生产力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客体旨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生产力理念为我们认识共同富裕提供了新视角,物质层面的富裕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诉求,但共同富裕不能缺少生态维度。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只是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前提的隐性存在,还应是共同富裕的显性要素。如果丰腴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享受建立在黑山臭水等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则这种共同富裕少了一份享受多了一份煎熬,不全面也不可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环境就是民生”,坚定直观地说明,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不可替代的刚性需求,恪守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障和改善生态民生是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生态融入民生,这是民生理念的进步。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是民意,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不能缺席。坚持和发展生态生产力,就能让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充盈生态底色。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工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编:戴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