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人间“正”道殊不易

  大湘菜报   2021-05-27 14:37:34

湖南是个米粉强势的省份,过往数年,阿香、蒙自源等米线单品类优秀品牌纷纷进场,又陆续撤离。在这个和“土著”的饮食习惯博弈的过程中,米鲜剁椒米线创始人彭正开创的剁椒米线品类,能从无到有,强势出圈,实属不易。

但凭商业赛道多风光,都不及她办公室的“简”:一条长桌、几把交椅、一张长沙市商业分布图、一些品牌小周边……方寸之间,恰恰构成了属于她的人间“正”道。

小店、大店到连锁,怀化、北京到长沙

做生意,开店,前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一家位于怀化不足50 平的米线店,是彭正结婚时夫家下的聘礼。

卯时晨起,打灶火,熬高汤,菜市场买菜,七点开门迎客,一条围裙两个兜就是收银……小店虽是陋室,却门庭若市,一度带动当地过桥米线的开店风潮。

2007 年,“得胜桥”商标注册成功,彭正次年便带着创业积累的第一桶金,赤手空拳盘下北京西单一间450 平的大店。

两年后,彭正又重返故土,看中长沙五一商圈。她挺着孕肚张罗完员工培训,又去高桥租仓库,每天定时接云南发来的货。当五一新店开业的基础工作筹备得差不多时,她才安心待产。


不曾阵痛不足以谈创业

而在这之前,彭正走得并不顺,创业路上那种自我怀疑的痛,太难受了。

父辈还在云南经营米线时,彭正就和先生曾添华去帮工打杂。先生打趣道:哪天小店做到日入上千,就去剪头发。一晃一个月过去了,等他盼到这一天的时候,头发已经很长了。

辛苦、失落堆积放大,两人攥着东拼西借到的300 多元路费跑回湖南。乘汽车、搭火车,一路颠簸中,彭正陷入沉思:为什么开店这么难?未来似乎都随着那晚路边明灭的灯火暗淡下去。

重读旅游专业、做导游、茶馆服务员、卖服装和床上用品……那几年的彭正,身份在不停地切换。

在数字支付并不发达的年代,十几万进货款被她绑在腰间、缠于腿侧过;见惯了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她仍无惧惹怒商家,拒收以次充好的货品过。她清清瘦瘦的身躯,所展现出来的刻板、听话、认真里,另一面是支撑她的精神力量——直觉、韧性和拼劲。

“还是要做湖南人自己的米线”

湖南人做云南米线,彭正逢人说起都觉得缺少点归属感。

表面风光掩盖着内心的彷徨,她在长沙的大街小巷里穿梭,发现湖南人的粉碗里总少不了一勺剁辣椒。结合米线的配料丰富营养,高汤的现熬价值,2019 年第一碗剁椒米线悄悄上架。在无推广无营销的情况下,剁椒米线的销量持续走高,甚至取代了招牌过桥米线。

不出几天,品牌全线升级,剁椒米线全门店上市。流失了一小拨顾客的同时也转化了一大批新客,业绩同比增涨,这一碗标志湖南人自己的米线在同品类中凸显了出来。

开店、调整、迭代、升级……包括对品牌视觉的投入,彭正不惜重金在北上广物色合适的设计公司,“花大钱我不心疼,毕竟品牌价值都在这一点一滴地淬炼里。”

当第二届湖南米粉大擂台的“湖南美食创新奖 花落自家品牌,剁椒米线模具被湖南米粉博物馆收藏,彭正也因此获称 湖南米线文化传播大使 时,她几度激动地表示:“还是要做湖南人自己的米线”。毕竟彭正为这一碗剁椒米线的高光时刻,默默准备了20 多年。

不困于眼前,也敢为人先

当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彭正并未困于穷奢极侈之中,而是提前未雨绸缪。

当品牌在长沙做到只有8家直营时,她就早早规划起中央厨房的建设,用好料、下足料,以此保障出品的稳定和安全;为了拿下高铁南站店,她还和当时备受市场瞩目的“大品牌”抢铺;踩在疫情的结点上催生而出的自煮米线,到攻克了保鲜难题的方便米线,诸如此类彭正对市场变化做出的反应十分敏锐,如今都是品牌战略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为什么我们不能做一碗比肩日本一兰拉面的湖南米线?”转瞬间20 多年过去,岁月早已改变彭正青涩的模样,却改变不了她心底的狂想。

不骄、不躁、不贪、不嗔,彭正将自己的生活逻辑融入品牌的发展轨迹中:恪守道德底线、按照客观规律去经营,履行社会责任,走出一条“正”道。

运筹帷幄间,19 家直营店红红火火。她的谋略与胆识,也藏在她一心做好一碗米线里,于无声无息中,被聪明的消费者们认可了。

/ 曹婕妤

/ 周佳珉

责编:曹婕妤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