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丨如何从党史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专家学者这么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5-27 06:54:19

导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德、崇德的优良传统,认为“德”可涵养万物。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只有从党的优良传统、红色基因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在赓续精神血脉中提升道德精神境界,切实把党史滋养转化为建功新时代、谱写新篇章的实绩实效,才能更好抵御各种风险挑战,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如何从党史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讲好“三个故事”增强高校思政课学史崇德实效

陈文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准确把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学目标,着力讲好“三个故事”,引领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推进立德树人。

讲好党的故事,重在讲实、讲深、讲透

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的历史,是党始终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懈奋斗的壮丽篇章。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百年党史蕴含着无限忠诚、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奋斗牺牲的政治品格、精神品质。正是因为具备这些有别于其他政党的政治品格、精神品质,党才能克服无数艰难险阻、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

回望百年岁月,可以看到红军长征时,冻僵在雪地的共产党员刘志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忘将胳膊伸出雪堆,拳头里紧握着党证和作为党费的一块银元;可以看到老山战役时,原云南保山军分区司令员刘斌将儿子、女婿送上战场的家国大义;可以看到当代“女愚公”贵州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带领群众在悬崖绝壁上凿“麻怀出路”;可以看到疫情期间,中国移动昌都分公司党组织为了让波格村藏族学生斯朗巴珍上好网课建立高原基站……在革命、改革和建设各个历史时期,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留下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

高校思政课讲好党的故事,重在讲实,就是讲好“是什么”,讲好党为国为民的故事,用真实鲜活的人和事影响感染学生;重在讲深,就是讲好“为什么”,告诉学生故事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剖析故事的来由,分析故事彰显的精神和力量;重在讲透,就是讲好“怎么办”,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立大志、明大理、成大才、担大任,使学生真正感受和自愿汲取故事蕴含的精神力量。

讲好革命的故事,重在明理、明信、明行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个将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紧密结合的生动故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便有了主心骨。党带领人民在革命战争、建国创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形成了革命理想高于天、向死而生、奋斗不息、一往无前的精神,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共产主义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体现了为国家为民族忠贞不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决心。

打开百年革命史,会发现即便中国革命陷入低谷,“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就是骨头烧成灰,我邓中夏也是共产党员”等革命先烈的宣示依然壮怀激烈;会看见湘江战役中红34师师长陈树湘毅然断肠明志,“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会看见抗战时当敌人将黄土埋至民选县长郭企之胸口再次劝降时,他横眉怒喊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些饱含着大无畏牺牲精神的革命事迹,是高校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最深厚、最优质的资源。

高校思政课讲好革命故事,重在明理,帮助学生切实明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重在增信、崇德,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重在力行,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元、固本、立德、储能。

讲好英雄的故事,重在落细、落小、落实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一本英雄的故事集,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英雄人物为共和国大厦的建立、建设流血流汗甚至付出了生命。他们身上蕴含着忠贞不渝、舍身为国、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等高尚美德,这些美德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梳理百年英雄谱系,会感受到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的心跳;会感受到“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身体的温度;会感受到长眠薛家村的“扶贫楷模”王新法的柔情。世界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演绎的英雄故事是思政课重要而鲜活的教学资源。讲好他们的故事,可以激发出大学生生命中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作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高校思政课讲好英雄的故事,重在落细,在故事挖掘上下足绣花功夫,通过细化使粗线条的故事变为一个个连贯的细节,引导学生于细微处见真情、立大德、生敬仰之情;重在落小,聚焦小事小节,通过平凡小事阐释大道理,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重在落实,就是引导学生将领悟的道理、立下的志向落实到行动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写好奋进之笔。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擦亮师德名片

周劲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长期以来,师德高尚一直是教师队伍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的亮丽名片。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师德专题教育的通知》,要求强化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党史学习教育是进一步提升师德修养的大课堂,应着力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学史崇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明大德、潜心教书育人守公德、坚守高尚道德情操严私德,进一步擦亮教师队伍的师德名片。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明大德。“天下至德,莫大乎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做到心中有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明大德。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的杰出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在革命处于低潮的1927年毅然决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以57岁高龄走完长征路,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呕心沥血发展边区教育,为革命事业培养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他不居功享福,以古稀之龄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用毕生精力和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广大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应以先辈先烈为镜,注重从党的优良传统中汲取营养,锤炼忠诚品格,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做到信党爱党拥护党;应言行一致,将对党忠诚体现在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重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潜心教书育人守公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坚持人民情怀、爱岗敬业、潜心教书育人,就是守公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时代楷模张桂梅的优秀事迹感动了无数国人,她爱党爱教、以德施教、敬业爱生、无私奉献,充分体现了一名人民教师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教育为民的责任担当和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广大教师党员应以钟南山、张桂梅、张伯礼、黄大年、李保国等优秀教师为榜样,强化使命担当,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爱岗敬业、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治学施教,守护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不懈努力。

坚守高尚道德情操严私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道德情操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水准。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珍惜教师职业声誉和个人名誉,就是严私德。一直以来,教师队伍的道德情操都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和压舱石,社会大众对教师的道德品行充满信任和期盼。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认真学习领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严于修身律己、严格家教家风的伟大品格,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神圣和庄严,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中央组织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切实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努力将师德行为规范转化为自身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养成师德自律习惯、不断提升师德境界、争做师德楷模。应将师德建设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之中,努力提高师德践行能力,增强师德社会影响效果。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纪委书记)

深化改革创新 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

熊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师德专题教育的通知》,强调“涵养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深入挖掘高校各类课程中蕴涵的思政教育资源,促进课程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有机融合、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当前,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质新阶段,应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

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防止“贴标签”和“两张皮”现象。使课程思政理念、目标、方法贯穿教学全过程,体现到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当中;结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全面挖掘、系统梳理、精准厘定各类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法,确保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将思政教育内容自然而然渗透到教学体系当中,使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善用历史变焦镜、思想透视镜、时代反光镜,让学生悦纳专业课程所蕴含的价值观,为培养既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又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青年人才提供坚强保障。

推动课程思政理念进课堂、进教材,防止“形式化”和“表面化”现象。一方面,应在相关公共理论课程教学中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理念进学生头脑,加强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要用好用活百年党史这部最厚重的教科书,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党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学习重点理论成果、宝贵经验、奋斗精神,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让学生更加明理、增信、崇德。另一方面,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应紧密围绕专业特色,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挖掘专业核心课程中蕴含的思政素材,找准课程思政的抓手和着力点。比如在国际商务专业核心课程《国际商务环境》中“植入”华为手机、中国动车出口等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新闻,系统阐释中国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历程,培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此同时,在编写专业教材时应将思政教育作为素质目标,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一起纳入学习目标,使其系统化和科学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防止“教不了”和“教不好”现象。应强化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打造既有专业教学技能又具有思政教学技能的跨学科教师队伍。一方面,应围绕课程育人目标,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集中研讨、集中展示,大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应充分运用教学实践、专题培训、课程研讨、外出进修等手段和方法,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专业课教师应广泛关注国内外时事与大政方针,多与思政课教师交流协作,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对比等多个维度推敲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契合的元素,将其固化并丰富起来。比如引导学生在认知国际贸易历史演进和当代实践基础上,树立大国自信,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种子和梦想深植心中。

多措并举创新教学手段方法,防止“不愿学”和“不爱学”现象。在课程思政实施理念上,应抛弃生硬说教,提高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在课程思政实施方法上,应提倡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喜欢学、学得进;在课程思政实施途径上,除课堂教学外,应延伸至第二课堂。比如邀请知名专家、企业家、优秀校友代表等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企合作单位,引导学生关注与专业相关的公众号或行业网站,使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得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助推学生树牢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商务系主任,副教授,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着力建构党员干部家风建设长效机制

彭焕才 郭英

学史崇德,就是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服务的公德、严于律己的私德。在学史崇德中,应把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厚植中国共产党德性文化,充分彰显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政治本色。

激发“红色动能”,赋予优良家风新价值

落实“学史崇德”要求,须激发红色家风这个“红色动能”,利用好家风建设资源。

一是深入挖掘红色家风内涵。应多维度多层面探寻革命先辈、英雄模范、榜样典型等培育的以爱党爱国爱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克勤克俭、不搞特殊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作为党员干部赓续的优良家风资源。二是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培育子女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牢固树立对党忠诚的价值理念。三是突出家风建设的基础性、传承性、关联性和政治性。发挥良好家风的道德力量,注重建设好家庭、开展好家教,实现“家庭-家教-家风”“家风-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有机统一。四是整理利用优秀家风资源。搜集党史家风故事,整理、研究老一辈革命家家训、家规、家书、口述材料和影音资料等文献,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注入强大活力,赋予家风精神以新的时代价值。

补足“精神之钙”,创新家风教育机制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必须在家风家教源头上种下理想信念种子。

一是发挥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教育引领作用。领导干部应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把自身道德修养建立在科学真理之上、建立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之上。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教育突破口,使其良好作风成为家风修养的定向标。二是丰富家风教育载体。发挥舆论影响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为家风教育搭建载体和平台,为党员干部家庭实现自我教育、弘扬家风文化提供支撑。三是开展常态化教育活动。通过干部家访、家风教育进党校进课堂进机关、党员干部家庭讲家风故事等活动,加强家风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四是精心打造党员干部家风教育优秀品牌。通过组织写家书,设立家教日、家训月、家风年等,培养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严守“纪律底线”,推进家风建设制度化

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真正做到不谋私利不搞特权、为了人民利益和幸福宁愿牺牲小家小我。

一是制定约束力强的家规家训。从党员干部权力清单出发,明确家庭责任清单范围,划出“红线”、明确“禁区”,及时纠正配偶之失、杜绝子女之过。二是完善党员干部个人事项报告与家属信息公开制度。扩大报告范围和抽查核查比例,将核查对象扩大到家庭主要成员,及时向公众披露报告和抽查核查结果。三是以党纪党规与法制提升、支撑家风。全面强化《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制度落实,创建党员干部家庭道德方案、信用档案和征信体系,为党员干部秉公用权构筑家庭“防火墙”和“防洪堤”。四是建立家风建设干部考核制度。把家风建设纳入干部考核标准体系,考评结果作为干部晋升提拔、职位调整、褒奖激励的重要依据。

拧紧“责任链条”,健全家风监督体系

党员干部肩负崇高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应拧紧“责任链条”,健全家风监督体系,从严加强党员干部管理。

一是将党员干部家风监督具体化,细化为可以观测考核的科学指标,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完善党员干部家风监督举报机制,通过网络举报、政务微信、领导信箱等方式收集党员干部不良家风问题线索,从而使其高度重视家风建设;三是实现组织监督与自我监督并举、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并行、党纪监督与舆论监督并重,建立干部廉洁家访制度,开展社区家风评议、家庭廉政提醒谈话,促进家庭成员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四是落实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责任,掌握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情况,推动以良好家风促党风、正社风、带民风。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工商大学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与传播中心特约研究员)

强化新媒体应用 助推高校德育建设

张小春 张倩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组织上好网络大课。新时代条件下,应运用新媒体多维、动态、丰富、灵活等特点,引导高校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强化新媒体意识,树立德育工作新思路。

高校学生是网络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其学习、生活、思维方式等都受到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学生为本”,强化新媒体意识,深刻领悟把握新媒体特点,树立德育工作新思路。

秉持开放创新思维。新媒体普及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应秉持开放创新姿态,努力学习新媒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特点等,借助新媒体与学生互动,开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视域下德育工作新篇章。

稳固理想信念。信息爆炸时代,引导能力至关重要。高校德育工作者是学生的引导者,须担当起重要引导作用,这就要求他们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努力用好新媒体,使自己传播的信息易于被学生接受,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提升网络服务意识。德育工作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服务学生,新媒体时代要求德育工作者不断提升网络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在增强自身媒介素养的同时,应在网络中给予学生更多独立空间思考,促进学生在自我提升中认知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并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关系。

——强化新媒体平台,构筑德育工作新阵地。

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主客体、内容以及形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微信、抖音、QQ、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已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生活、学习等信息的重要平台,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的展开必须紧跟新媒体平台,占据德育工作新阵地。

积极运用新媒体。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应牢牢把握舆论引导、加强思想引领,在继续利用报刊、图书、讲座论坛、广播电台等传统渠道的同时,更要积极充分利用数字报刊、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学生常用的新媒体平台。推动日常工作、管理服务等向新媒体拓展,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确保德育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打造校园主流媒体。校园主流媒体代表着校方发声,高校应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权威性的校园主流媒体,不断完善校园网站建设,做大做好官微、官博、官方抖音号等新媒体,为强化德育工作提供多元坚实平台。

营建特色网络品牌。高校应结合德育工作特点,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的网络文化项目、探索营建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品牌,比如开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关注、参与、互动,充分彰显新媒体文化的正能量。

——强化新媒体传播,建立德育工作新机制。

着力发挥新媒体积极作用、构建新传播体系,是推进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机统一、融合发展,大胆运用新技术、新形式、新传播方式,推动传统媒体在内容、形式、管理等方面与新媒体深度衔接,形成高效严密的传播体系。

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培养。推动德育工作发展,关键在人,应着力建设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德育工作人才队伍。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德育工作者新媒体技术应用培训力度,提高其新媒体技术使用、管理等能力;另一方面,应大力发掘、培养具有媒体素养的专业人才,鼓励其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争做岗位标兵。

完善新媒体信息监管。新媒体生产出来的信息良莠不齐,易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等产生一定影响。为此,高校应完善新媒体信息监管,建立实时、动态监管模式,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优化新媒体传播内容,健全针对不同媒体的评价及监管机制,管控好信息源头,建设良好新媒体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德育空间。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编:姚茜琼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