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筑丰碑——中建五局全力助推脱贫攻坚纪实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4-27 14:55:00

中建五局扶贫工作队扎根湖南省邵阳县栗树庙村开展扶贫工作。三年时间,全村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四通八达、产业势头良好、189户贫困户脱贫。图为栗树庙村航拍。陆敏欢 摄

本版图片由中建五局提供

王 珊  廖 婕  小 华  刘 重  星 宇

2021年的春天注定被历史铭记。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个奇迹,凝结着千万扶贫干部的汗水和智慧,也包涵着中国建筑人的付出与奋斗。

作为驻湘央企,中建五局自2012年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就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担当,投身扶贫攻坚第一线。从湖南邵阳栗树庙村到花垣十八洞村、甘肃康乐县、贵州毕节四县,从产业扶贫到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党建扶贫……一个个铿锵步履,踏出了扶贫路上的央企担当;一次次倾力援手,传递着央企与地方百姓的鱼水深情。

8年来,中建五局共投入帮扶资金超3000万元,援建扶贫项目近60个,在中国战贫的历史丰碑上,浇筑着属于他们的“中建力量”!

“扶到根子上,帮到点子上”——

产业扶贫摘穷帽

这个春天,邵阳县郦家坪镇栗树庙村显得格外生机勃发。

中建五局主要领导察看结对帮扶家庭的责任田。

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油茶树,成群的土鸡在林间欢快的奔跑,整洁的村道、方正的小楼掩映在山水之间,房前屋后养鱼种菜,好一幅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

谁能想到,三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全村670户2970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9户849人。三年来,是中建五局驻村扶贫队手把手帮大伙强基础、兴产业,让村子一步步旧貌换新颜。

中建五局主要领导调研由中建五局出资修整的栗树小学。

栗树庙村山多地少,交通闭塞,严重缺水,要打“翻身仗”不容易。但使命在肩,再难也要上。扶贫队长周正明带着队员曾友谊、陆敏欢,走村串户,多方奔走,一边积极解决困扰村里多年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一边为产业扶贫探路摸底。

“栗树庙山清水秀生态好,发展油茶、土鸡等种养最合适。”周正明明确了思路,主动联系村里的能人,请他们带头兴产业。

中建五局开展栗树庙村“立树苗”项目。图为中建卡通形象蓝宝走进学校。

一次次上门讲政策、讲前景,一次次帮忙协调关系、办手续,带着村干部和能人们到外地考察学习……扶贫队的诚意感动了大家。

“他们把村里的事当自家的事搞,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搞?”年近花甲、本是回乡养老的老板刘新和决定再次“出山”,大干一场。他带头成立了合作社,养起了跑山鸡。采取套养的形式,养鸡3万多只,还在养鸡场种植了50多亩黄桃树,以“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领乡亲们致富,工作队为养鸡场争取了30万元产业基金,另行出资8万多元给在家的非贫困户每户发放鸡苗20只,在此就业的贫困户月收入3000多元,每年上交6万元作为村集体收入。

各种产业顺势兴起——

村里建成2000亩的油茶基地,头三年由中建五局每年出资25万元进行培植。待油茶到了丰产期后,每亩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且摘果时间可达80年。

扶贫队帮忙筹资100万,给村里建了一座养殖规模可达200头的养牛场。养牛场归村集体所有,租给爱华养牛专业合作社养牛,村集体每年有3万元的租金收入,入股合作社的利润归村集体所有。

没有技术,就免费送村民们出去学技术;没有销路,中建五局发动员工们帮忙找销路。疫情期间,养鸡场的农产品销售受阻。扶贫队通过湖南省农产品权威营销平台“湘农荟”开展直播活动,帮助其一次性销售上万元……

万众一心,其利断金。三年时间,扶贫队和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出一批“种得出,卖得好”的扶贫“造血”产业。“穷沟沟”有了“聚宝盆”。如今的栗树庙村,189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贫困率由进村时的28%降至0。

“扶贫不是走过场,要下足绣花功夫,扶到根子上、帮到点子上。”中建五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卫国说。

这些年,瞄准产业这个扶贫的“治本之策”,中建五局在甘肃康乐县等地助力当地旅游资源推介,推动消费扶贫,帮助康乐县、康县、卓尼县实现销售超400万元;在贵州毕节四县,为当地百姓建起药材烘干房、蔬菜大棚、肉牛养殖场等,惠及3000余户贫困家庭……

截至目前,中建五局共计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9个,扶持乡村产业覆盖乡镇超10个。产业帮扶激荡出的内生动力,正带着百姓走向富裕,推动乡村迈向振兴。

“建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

“智”“志”双扶拔穷根

2020年11月16日,早上7时。甘肃省康乐县老树沟村仍然漆黑一片,老树沟小学的孩子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地赶往学校。

这天,是中建五局援建的康乐县老树沟小学教学楼主体结构正式封顶的日子。想到不久后,就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孩子们看着眼前耸立的楼房,脸上掩不住地期待与兴奋。

这一天,他们盼了太久。

坐落于康乐县西北部的老树沟村,曾是典型的贫困村,村子“开门见山,出门上坡”,交通极不便利、经济发展滞后。这些年的精准扶贫,让康乐县脱贫摘帽,老树沟村生产生活条件也大为改观,但老树沟村小学教学环境差、教学设备落后的情况还没有明显改善。

2020年2月,中建五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和集团号召,走进康乐县定点扶贫点,通过教育扶贫、党建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式,全力帮助康乐县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经过前期调研后,“捐建新老树沟村小学”迅速被提上日程。

中建五局康乐就业扶贫上岗培训会。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重要手段。”项目团队深谙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进场后,他们不分昼夜抢工期,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项目班子组建、3天完成管理人员临时板房搭设、5天完成临时安置教室搭建、开工3天完成学校搬迁、开工6天完成教学楼拆除及场地平整、7天完成44根桩基施工……从项目进场到主体封顶仅仅用了43天,给当地老百姓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建的老树沟小学,包括一栋小学教学楼和一栋幼儿园教学楼以及附属工程,建成后可为老树沟村105户家庭的120余名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环境。

“教育是根本、就业是关键,一个保未来、一个保现在,哪个都不能少。”中建五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江森如是说。利用学校等捐建项目,他们积极吸纳当地村民参加工程建设,并对已入职村民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贫困群众的就业技能。因疫情无法外出的建档贫困户潘桂林听闻中建五局提供工作岗位不禁兴奋了起来:“你们可真是大救星呀,娃娃们上学的学费总算是有着落了。”

甘肃康乐县县政府向中建五局赠送锦旗、感谢信。

2020年,中建五局累计组织4场康乐用工扶贫招聘会,并组织了康乐就业扶贫培训会,37名康乐籍员工已安排在中建五局项目部上班。

不止康乐县,在各地扶贫点上,中建五局始终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建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家庭——

在康乐县莲麓镇,他们投入60万为寺址小学修建多功能教室,改善该校办学条件;在泸溪县,中建五局三公司扶贫助学活动走进永兴场完全小学,通过设备捐资、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颁发奖学金等形式,捐赠资金及物资30多万元;在南宁市,中建五局“超英爱心联盟”连续8年30多次走进板岭小学,采取“一对一”帮扶模式帮扶贫困家庭的孩子。各项资助累计金额超100万元,为1400多名孩子顺利完成学业贡献了力量……

截至目前,中建五局共计教育投入(含校舍建设)近1200万元,援建学校8所,资助贫困生近2000人。志愿品牌超英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教育脱贫活动近1000场。依托中建五局技校(长沙建校),中建五局更为栗树庙村等地贫困学生提供优质培养与就业服务,帮助无数学子通过职业教育改写了命运。

“以中建速度,筑起老百姓的致富路”——

基础建设绘新景

沿着连绵的青山一路疾驰,来到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

只见房前屋后都铺着平整干净的青石板,风格一致的苗族民居修葺一新,黄泥竹篾散发着自然的芳香。屋里都经过了改水、改厨、改浴、改厕,厨房清洁,厕所干净,家家喝上放心水,户户用上安全电。村里有了邮局、银行,还建起农家书屋和诗社。村民们感慨:“看看现在条件这么好,真不敢想象以前那种道路坑洼泥泞、屋子破旧矮小、厕所透风漏雨、猪仔就睡在床铺下的日子。”

2018年7月,中建五局参与十八洞村村容村貌提质工作。

过去的十八洞村,交通闭塞,群众生活长期徘徊在贫困线以下。2013年,全村225户939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668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首倡“精准扶贫”思想。“藏在深闺”的十八洞一时间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十八洞村是中国精准扶贫的首倡地’,不光要脱贫,还要富起来、美起来,要打造标杆。”湖南人深知责任之重。为了帮助十八洞村做好村容村貌提质这个脱贫致富的基础工程,省住建厅选择了“站位高、过得硬”的中建五局。

2018年7月,中建五局专项工作小组进驻十八洞村,先后对村级活动中心及展览室、感恩坪、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村部门楼改造、商铺、消防水池、四个公厕、十八洞村安置房等进行了施工。

“以中建力度,确保扶贫工程开展的力度;以中建速度,抢出老百姓的脱贫速度!”田卫国在项目调研中强调。在项目建设中,项目团队“5+2”“白加黑”连续施工,每天有数百名建设者夜以继日鏖战在施工一线,加班加点抢工期。坚持“一小时”解决问题的思路,坚持一天一个变化的要求。为了保证工期,从第一方混凝土到项目交付使用仅用90天,项目团队仅三个月完成相当于15个月的工作任务。

在项目团队离开的前一晚,寨子里的老人龙桂林准备了苗宴,邀请项目全体人员到他家做客,并将鲜红的锦旗送给了项目部。

中建五局履行央企责任参与十八洞村建设,得到了湖南省委领导,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住建厅等高度赞扬:“中建五局大型央企就是不一样。”

不止十八洞,在湖南邵阳、在贵州毕节,在神州大地的广袤乡村,中建五局以务实的作风、专业的态度、硬核的实力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在栗树庙村,中建五局扶贫工作队拓宽硬化村组道路6.7公里,新修、整修村组道路18条,总长16公里;新建2座自来水厂,保证栗树庙村的老百姓喝上了安全饮用水;安装500盏太阳能路灯,保证老百姓夜晚安全出行。村民陈艳红自豪地发了朋友圈:“栗树庙村已经不是山洼洼了,有钱老板可以回来投资了。”

在贵州省毕节市这个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中建五局义无反顾投身当地易地搬迁扶贫战。面对巨大的施工体量、恶劣的施工环境,施工队每天都在上演“百团大战”。扶贫三年易地搬迁成效显,仁怀安置房3000余户居民已经入住,其余扶贫安置房也将于今年内完工,9万余人即将搬入新家。

“扶贫到哪里,我们的旗帜就插到哪里”——

不忘初心在路上

回望中建五局八年扶贫路,正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民的初心,让他们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艰难险阻。

在建设十八洞村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中建五局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卫国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及以时任总承包公司总经理刘顿等领导为主要成员的专项工作小组,累计到项目指导工作30余次。在项目层面,一进场即成立党支部,选派了17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作为项目骨干,党员占比63.6%。积极发挥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七一誓师、村民走访等多样党日活动,助力巩固脱贫成果。

在帮扶栗树庙村的三年里,中建五局各级党组织成了扶贫工作队最得力的“后援”。154名处级及以上党员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子,精准帮扶。其中,有16名帮扶责任人资助其所结对贫困户家中的共计18名学生的学费或生活费,且不受脱贫攻坚三年限制,直到其完成学业为止。

在贵州毕节易地搬迁扶贫项目中,哪怕山区里资源匮乏、物资短缺,地材供应价高且无法满足需求,也不论冬天的乌蒙山上皑皑白雪,路面结冰,材料无法进场,钢架上挂满冰柱。在毕节扶贫项目联合党支部的带领下,施工仍按部就班,缺物资,就从外面拉;有积雪,大家一起清扫路面冰块,用热水烫水管。越是艰难,越是迎难而上……

走到哪里,党的红旗就插到哪里;走到哪里,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传递到哪里,中建五局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就扎根到哪里。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中建五局共参与结对共建党支部9个,参与结对共建贫困村10个,培训基层干部95人。在党建引领下,他们积极开展就业扶贫,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转移就业人数近2000人;大力推动消费扶贫,共计消费金额超900万元;认真落实教育扶贫,投入资金1200万元,援建学校8所,资助贫困生近2000人;用心关注医疗扶贫,投入91万元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保障……

数字无言,但数字却最有力。数字的背后,是中建五局全体员工久久为功、玉汝于成的拼搏奋战,是他们“为中国老百姓建设幸福生活”的拳拳初心。

草长莺飞,又是一个春天。

在湖南,在甘肃,在贵州,在中国广袤乡村,发展的长卷正翻开新的一页。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接棒,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使命如山,初心如磐。为人民幸福努力,为民族复兴奋斗,中建五局人永远在路上……

责编:周听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