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重磅丨如何学好党史、更好走向未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3-09 07:15:24

■导读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是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和历史自觉,把学习党史提高到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如何学好党史、更好地走向未来?日前,湖南师范大学与湖南日报《理论·智库》联合组织策划,约请党史专家建言献策。

(1月12日,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游客在参观“阁楼建支部”群雕。记者 唐俊 摄)

在学史崇德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徐晨光 曾梦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了“学史崇德”的明确要求。学史崇德就是崇尚道德、推崇德行,以党史照亮前行之路、洗涤心灵之尘、激发奋进之力。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必须具备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坚持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但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个危险”是长期的、严峻的,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及作风不纯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我们必须不断深入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以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心中有党明大德。中国共产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把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并为之奋斗。毛泽东同志为了革命的胜利,一家6位亲人献出了宝贵生命;贺龙元帅宗亲中间能说出姓名的烈士就有2050人……无数烈士为了坚守自己的理想,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献出生命。老一辈革命家这种坚如磐石的信念是我们学史崇德的最好教材、最好老师。通过学习党史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党员干部首先要推崇的大德。

心中有民守公德。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并认真践行。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承诺;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路线;做到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心中有戒严私德。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严守政德、严明纪律的政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执政,最重要的优势就是守政德、严私德。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毛泽东同志要求子女亲属拥有“四项特权”,即为革命牺牲的特权、饱受苦难的特权、被执行纪律的特权、艰苦奋斗的特权;徐特立同志提出“三不要”的座右铭,即一不要有特殊思想、二不要有优越感、三不要脱离群众;黄克诚大将有“三不准”的家规,即不准动用国家汽车、不准找工作人员帮自己办事、不准靠我的什么“关系、后门”。老一辈革命家的这些做法不仅是严私德的真实写照,更是我们学史崇德的榜样。学史崇德,就是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廉洁修身的道德操守,树牢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守清正廉洁的底线要求,做到理想不褪色,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信仰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宗旨不淡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不改变,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扛在肩上;思想不僵化,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纪律不淡化,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斗志不滑坡,始终坚持自我革命、自我提升;精神不懈怠,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状态;要求不放松,始终坚持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行为不暮气,始终保持追梦的姿态、赶考的心态、自信的状态、自我革命的常态。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2020年7月21日,长沙市开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文化工作者本职工作相结合,促进业务能力的提升,促进党员队伍作风转变。记者田超 摄)

在学史增信中坚定信念

胡映兰

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要多学习党史,他明确指出,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只有从更高、更远的视角看待党史学习,在学习党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深刻领悟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史增信”要求,我们的信仰和信念才能更加牢固。

在学史中增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共产党人为理想奋斗的历史。党自建立以来的百年时间里,始终围绕着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神圣使命而不懈奋斗。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英雄烈士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夏明翰在刑场上高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陈然在重庆渣滓洞牢房里遭受毒刑拷打后,敌人要他写“自白”书,他奋笔写道:“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革命理想高于天,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胸怀崇高理想,以坚定如磐的信念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扭转了旧中国一盘散沙、任人欺凌的悲惨命运。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在一片战争废墟中的新中国,刚成立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党领导人民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虽历经曲折,但用了不到30年时间就基本建成国家工业化体系,完成了现代化发展的起步。改革开放后,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勇气,清除党内腐败;领导精准扶贫,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统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出色表现令世人刮目相看。我们党百年奋斗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一个个故事、一幕幕场景都是学史增信的最好教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关乎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党史,从党史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才能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坚实的步伐,满怀信心地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明理中定信。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自己的理想,首先必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党的理论探索和创新成果,为全党学习理论、坚定信念提供了学习教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结果,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植根于中国大地、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明显优势,在革命、建设及改革中,特别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都得到了充分彰显。其次,要坚持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深刻领悟到坚定对党的信念是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这也是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只有从思想上有了这种“大彻大悟”,我们的信念才会更加坚定,决不动摇。

在实践中守信。坚定信念,既要靠提升理论修养,也要靠实践锻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学习之“矢”要射的“的”,就是今天正在做的工作,也就是要联系工作实际学。一个人的信念是否坚定,要看他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否经得住各种错误思想的侵扰,能否经得住名利、美色的诱惑,能否经得住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党的百年历史足以证明,有坚定信念的人,无论什么风吹浪打甚至狂风暴雨,他们都毫不动摇。坚守信念,体现在无需别人敲打、无需外力推动,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坚守目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坚守信念,就能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管有人或无人监督,都严格按照既定规程出色完成任务;坚守信念,就能坚持原则,决不敷衍塞责。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2月15日,道县陈树湘烈士纪念馆,众多游客走进红色文化旅游区,追寻红色记忆、领略红色文化、学习革命先烈精神。蒋克青 摄)

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

彭继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中国共产党用坚韧不拔的毅力、矢志奋斗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斗志、不负人民的担当,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要抓住建党一百年这个重要节点,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全党,不断增强斗争意识、砥砺斗争意志、提升斗争本领。

用正确方向引领斗志。党的百年历程和伟大成就证明: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者,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引领时代、鼓舞斗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推动全党在思想政治上有立场有方向,在行动实践上有底气有力量;就是要教育全党纯洁干事业的意识、匡正创伟业的动机、明确开新局的方向;就是要激励全党在斗争中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真正做到头脑特别清醒、政治特别坚定,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用革命实践磨砺斗志。党的百年历程和伟大成就证明:斗志需要在革命实践中不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难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人,也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因为他们经千难而前仆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正是在他们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在列强侵略时顽强抗争、在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发愤图强、在改革开放时与时俱进,锻造出饱含顽强生命力、深厚凝聚力、坚韧忍耐力、巨大创造力的钢铁般的斗争意志。凭着这一斗志,新中国用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路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遇,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激励全党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传承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辉煌灿烂的伟大成就中汲取前进动力,做到在困难面前不怕牺牲敢于亮剑,排除万难夺取胜利;在成就面前戒骄戒躁居安思危,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应对各种挑战、解决现实困难、迎接风险考验的革命实践中披荆斩棘,展示出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巨大勇气和顽强斗志。

用世界价值激励斗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为此,必须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百年努力,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中国成就获得全世界爱好和平发展的人们普遍点赞,中国方案得到全世界有识之士越来越多的认同。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奋斗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融进了世界历史的壮丽篇章,在斗争实践中所凝聚的智慧和意志汇入了世界文明长河。试问当今世界,谁能够说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战略成果和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没有世界普惠价值?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样本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因此,依据大历史观的视野,就能够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斗争意志的理性深度,就能够感受中国共产党人斗争意志的法理刚度,就能够体会中国共产党人斗争意志的适用广度,就能够充分启迪、挖掘和发挥中国共产党人斗争意志中那种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独有的实践优势。“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也一定能够为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党员、群众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参观,感受军民鱼水情深。记者 李健 摄)

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

宁国良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民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中央作出了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决策。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

百年征程筚路蓝缕,百年大党矢志不渝。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有着91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党,一个在14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全面从严治党任务艰巨,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重大。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是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法宝。

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核心是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与党的初心和使命同根、同脉、同形。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根本内涵,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具体形式和实践路径。“半条被子的故事”,记录的是党的传统,反映的是党的初心。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靠的是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始终坚守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应该看到,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忘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丢掉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因此,无论是党的各级组织还是每个共产党员个人,都必须把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作为自己日常和人生的必修课。

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关键在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了一定的价值追求和操守要求。每一个共产党人,首先都应该把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遵守作为自觉要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旗帜和行为方向。“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还要做到“知行合一”“外化于行”。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了一大批榜样人物——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同志。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生动阐释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可以凝聚起、转化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巨大力量。

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重点要引导青年,抓好传承。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百年大党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重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青年中的传承,事关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红色基因在青年中的延续和传承,始终强调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并对年轻干部如何践行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党忠诚、理论联系实际、把自己当成老百姓、要有“检身若不及”的自觉、敢于斗争、艰苦奋斗。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2020年9月15日,湖南党史陈列馆,省荣军医院的党员在重温入党誓词。记者 李健 通讯员 宋婕 摄)

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

蒋国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百年党史波澜壮阔、博大精深,是党员干部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要通过学习党史补足精神之钙、汲取奋进之力、厚植为民情怀,善于从党的成功经验中增长智慧、从党的挫折失败中汲取教训,构筑起牢固的共产党人精神家园。

从创新创造中汲取智慧。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兴则国兴,创造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创造性是中华民族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前进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勇气和决心,最终走出了一条别人走不出的新路,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篇章。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创造奋斗出来的。创造,让我们走在时代前列——这既是历史的启迪,也是现实的昭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学习党史,就要深刻学习党领导下一次次创新改革的成功经验,在新征程上不停地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创造更多“中国奇迹”,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总结经验中把握规律。经验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由实践证明了的结论。总结经验就是把实践中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历史的东西现实化、外面的东西本土化,从中发现带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历史是一面镜子,是最好的教科书,其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成功的光辉典范,也有失败的惨痛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汲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取长补短的精神推动民族不断进步。作为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正是因为共产党人善于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中国革命经历了艰辛的探索时期和艰难的创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吸收了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最终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新时代共产党人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开拓进取,在前进的征程上把握国家的未来、把握民族的未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把握了正确的方向,才能把中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强大的中国才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放眼世界、拥抱未来。

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力量。人民创造历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善于总结群众实践,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回顾建党百年历史,总结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人民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始终把问计于民摆在开展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汲取群众智慧和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不断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把群众实践的智慧和力量融入科学决策全过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使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成为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原载《湖南日报》(2021年3月9日10版)

责编:邓玉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