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阳光

  长沙晚报   2021-01-15 11:03:00

郭芝艺   马兵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嘹亮的歌声从长沙市开福区博爱阳光家园传出。

今年63岁的刘晓用她的身体力行为智力障碍患者托举起了生命的尊严,为这个弱势群体建立起洒满阳光的家园。

刘晓2014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有了博爱家园的关爱,萍萍、易燕、小徐、刘灵……一个个智力障碍的孩子从封闭的世界里走了出来,走向阳光,走向新生。

1

从萍萍家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了。

数九寒天,长沙湿气重。她的关节“吱吱”呻吟,膝盖也隐隐作痛,像百千根细针缓缓扎在里面。将手提包放在一旁,刘晓缓舒一口气,连带着花白的发丝跟着颤抖。

萍萍又丢了。

几年前的一个傍晚,萍萍就走丢过。那天下午“放学”后,她像往常一样坐上了直达家里的公交。透过车窗,彤红的晚霞映在玻璃上,折射出温暖的颜色。

光吸引着萍萍,也引丢了萍萍。

没人知道她是何时在哪一站下的车,又是怎样换乘了另一辆车。萍萍父母和博爱阳光家园的老师们焦急地走着、问着、查着,期望能够找到一丁点儿线索。

仅有七岁小孩心智的萍萍会遇到什么?是自己走丢了?还是被拐了?抑或是受伤、车祸? 没有人知道。

唯一确定的是——她没有能力找到回家的路。

让众人悬着的心放下的是一通电话。

“喂?咯里有个叫萍萍的是你们的学生啵?她坐哒咯里哭嘞。”操着长沙口音的磁性声音出现在电话另一头,所有人长舒一口气。这位中年男子在河西碰到了蹲在地上哭的萍萍。万幸萍萍还记得刘晓的电话号码!刘晓连忙应是,请求对方帮忙把萍萍送回来,并许诺给200元报酬。

黑夜里,放眼望去,湘江两岸灯火璀璨,那盏为萍萍亮着的灯始终在等她回家。没过多久,顶着一头短发的萍萍就出现在他们面前。起初她不说话,紧接着开始抽泣,最后倒在刘晓怀里大哭起来。

第二天,那位好心人归还了那200元钱,他腼腆地笑着:“昨天冇反应过来,回到家后被家人骂得要死。怎么能收你们的钱嘞?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啵。”

有惊无险,萍萍总算是平安归来。

后来,萍萍的情况有了好转,长大后还结了婚,有了孩子。直到去年,为了得到更好的看护,萍萍又回到了位于长沙市开福区的博爱阳光家园。

这一次,老师们为她装上了蚂蚁的触角——找来了病情较为稳定的班委媛媛来帮助她回家。

百密终有一疏。

这天下午放学,媛媛像以往那样送大家上车,可迷迷糊糊中就漏掉了萍萍。等到大家回过神的时候,萍萍再一次走丢了。

“刘妈妈,我家萍萍没回家!”萍萍的父母打来了电话。

“别慌,我马上过来。”陈设简单的派出所里,刘晓和几位老师匆忙赶到。一位调监控经验丰富的警员开始查找,希望监控能够告诉他们萍萍究竟上了哪一辆车。

画面里,萍萍怯怯地落在队伍后面,低头缓慢前行。忽地,她鞋带散了,于是蹲下身子系鞋带。等到再次起身的时候,伙伴们已经上了车。从萍萍的视角朝前看去,那辆公交开始动起来,像极了笨重的甲壳虫向前爬行。她也迈开步子,着急地追赶那辆能让自己回家的公交。双脚慌乱地点动,她的右手高高举起、摇动,希望司机能够看到被落下的自己……

萍萍终究没能追上那辆公交。

她跑出了监控画面。

刘晓的眼睛紧紧盯着监控,不敢漏过一帧图像。她觉得整个胸腔就像一个气球,加压,膨胀,就要爆炸了,可还是舒不出那口气来。萍萍万一遇到危险可怎么办!

调阅多个街区的监控是个不小的工程,再加上很多地段没有设置监控,这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一直到晚上10点钟左右,眼睛通红的刘晓接到了萍萍爸爸的电话:“孩子自己回来了。”

刘晓稳住有些摇晃的身子,转而叮嘱萍萍妈妈千万不要批评孩子:“萍萍能自己回到家,是她自理能力提升的表现。崽在外面这么久,一定也委屈坏了,我们应该夸奖鼓励她。”料到萍萍还没吃东西,刘晓跑去买了些包子,然后陪萍萍妈妈一起回了家。

几天后,刘晓接到了萍萍妈妈的来电:“刘老师,萍萍这段时间很不错嘞。今天一早,我从医院赶回来给搞饭恰。没想到萍萍自己搞了饭然后去了学校。真的是要谢谢你们。”刘晓笑得欣慰而满足,对电话那头的萍萍母亲也是由衷地敬佩,穿梭在医院和家庭之间,往返照顾罹患癌症的丈夫和智力障碍的女儿。

萍萍的父亲,是蒙着灰布的一个话题。

“萍萍,你爸爸最近怎么样呀?”知晓她家情况的刘晓总是忍不住关切。“好多了。”萍萍深信不疑。智力障碍掠走她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悄悄抹去了不少忧愁。

她不知,在看不见的角落里,她的母亲坚强地拭去泪水,独自扛起这一切!

最后一次前去采访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萍萍。她的父亲去世了,铺洒在车窗上的阳光,没能治好萍萍父亲的病。萍萍父亲又是幸运的,女儿两次丢失都能安全归来,让这个病榻上的男人在最后的时光里享受着天伦之乐。

2

“妈妈,为什么外婆不让我读大学,我就要读大学,我就要读大学,还要去国外读大学。”一旁的易燕攥着母亲的胳膊反复询问。

母亲放下手里的筷子,抬起头说:“你外婆不让你读大学,我们让你读大学,好不咯,赶快坐下来吃饭,不然去博爱家园那就要迟到了。”

易燕停下了动作,拿起勺子喝了两口粥,又随手夹了个包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从家里到博爱阳光家园的路线易燕走了无数遍,她觉得自己蒙着眼睛也能找到。可是易燕的母亲不放心,每天送易燕到固定的公交站,等她上了车,再跟司机师傅安顿好才转身离开。

作为一个舞蹈爱好者,跳舞是她快乐生活的源泉。每当易燕去博爱家园,她准会和邻居老太太到广场跳舞。

“送你们家易燕上公交了?”一旁的舞伴儿停下转动的花扇,走上前来。

“送过去了。”母亲叹了一声,憋在心里的浊气化作白雾消散在风里。

从早晨起,易燕始终板着脸。不是偷偷躲在角落里发呆,就是跑到博爱家园小院的铁门前,望着外面来往的车辆和人群。

“今天中午有爱心人士到博爱家园请大家吃德克士,大家开不开心?”刘晓拍了拍手,大声问道。

“开心!”学员们瞬时炸开了锅,有的大声呼喊,有的两两抱在一起,嬉闹着。

易燕似笑非笑地站着队伍最前面,好像大脑脱了轨。

“大家一个一个排好队,每个人只能领一份汉堡包和薯条。领到了的同学要说什么呢?”

“谢谢!”几个领到的学员开心地喊着。

“易燕,怎么领到汉堡包还是不开心,是不是不想吃呀?要不就给刘妈妈吧?”注意到易燕的反常,刘晓开玩笑道。

只见她头一偏,伸手护住了面前的汉堡。看到其他伙伴津津有味地吃着,她也吃了起来。许是汉堡合乎口味,易燕的眼睛里露出满意的神情。

好吃!看到易燕没有吃饱,爱心人士又递给她一份。香脆的鸡肉和蔬菜裹着白色的奶油酱,撒在表皮的芝麻粒,刺激着易燕的味蕾。

今天的肚子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填也填不满。易燕又向刘晓要了一份。全都吃完后,才满意地站起身来。看着凌乱的桌面,易燕红了脸颊。

午餐过后,易燕没有立刻上楼休息。反而主动和一位爱心人士说起话来。在被问及今天为什么不开心的时候,她眨了眨眼睛,嘴撅得老高:“我外婆不喜欢我,就喜欢我表弟。”眼泪在眶里打转,绕了几个弯儿才缓缓流出。

在易燕小的时候,她经常和外婆住在一起。每次她跟外婆说起自己要上大学时,总能看到那灰蒙蒙的双眼下露出的痛苦和犹疑。

情况稍微稳定,易燕就和一位男子结了婚。婚后,他们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不幸的是,孩子受母亲影响,患有自闭症。自己尚需要家人照顾,更别说照顾刚出生的小孩。于是,80多岁的婆婆便挑起照看孩子的重担。

小而规整的屋子里,住着婆婆、丈夫和儿子。易燕会在周末的时候回家看孩子。现如今,易燕的孩子12岁了,长得胖乎乎的,不怎么与人交流,喜欢待在自己的世界里。

一家两个智力障碍者,常人难以想象。

但有黑暗的地方就有光!

刘晓就是易燕的引路人。在博爱家园里,易燕最依赖刘晓,像许多学员一样,直接叫刘晓“刘妈妈”。每当刘晓来看望学员,易燕总是站在最前面。这天刘晓又一次来到博爱家园,易燕一改平日里的安静,哭喊着要回家,泪水从她眼睛里哗哗流出。刘晓在众多学员里一眼就看到了哭泣的易燕,走过去安慰她。

“我想回家,明年就不来了,我要去国外念书。我妈妈、爸爸和我婆婆都同意了。”易燕似是若有所思,接着又说:“我爸爸再婚后生活得不好,我就跟他说:爸爸,你还有我,我念书挣钱养活你……”

易燕抬起头望向刘晓。

“刘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但是你在念书之前,得在这里好好地和老师们学习,要得不?”

“要得。”易燕毫不犹豫地讲出来,嘴角的笑若隐若现。

同样的梦境反反复复在脑袋里徘徊。易燕仿佛看到自己站在大学校园的门前,身边有妈妈,爸爸和儿子,哦,还有刘妈妈……“到那时,我就是大学生了吧?”

3

那一年,徐师傅喜上眉梢。

在一个飘雪的夜里,小徐出生了。

氧气!氧气!刚出生的小徐贪婪地呼吸着氧气。周围一大圈亲戚雀跃,耳中的啼哭成了生命美妙的乐符,没人察觉到这有些沙哑的啼哭有什么异样,徐师傅温柔地看向妻子:“辛苦了。”

问题在孩子一岁那年显现。

“老公,你有没有觉得我们屋里崽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狭小的屋子里,坐在床头哄孩子的妻子冷不丁冒出一句来。

“哪里不一样嘞?”

“就是感觉,冇得其他孩子活泼。”

徐师傅隐隐感到不妙,当天就带着孩子去了医院。这一查还真查出了问题:由于小徐出生的时候缺氧,导致智力发育出了问题。辗转到几家大医院会诊,得到的是同样冰冷的答案:智力发育严重不良,现在补救已经晚了。

内疚、悔恨、不甘,种种情绪涌上心头。没人知道徐师傅当时有多绝望,生活的重担压在他身上,命运加以苦痛折磨,这一切,也许只有爬上鬓角的白才知道。那几年,徐师傅丢下工作,疯了一般地遍访医方,试遍千法,只盼着孩子同其他小孩一样健康成长。

“我选择认命。”时隔20年,再次谈起儿子的病情,徐师傅脸上没有了什么变化。也许是太多次对别人提起,早已没了那股子心气劲儿,又或许是真如他所说,“认命”了。

树林里清脆的鸣叫声回荡,一只出生没多久的小鸟儿,正在努力学着飞翔。它的翅膀似有缺陷,飞得歪歪扭扭。划过天际,倔强的身影留下条美丽的弧线。

孩子小一点的时候,被托管在附近的一个社区公益机构里。尽管艰难,小徐依旧在社区的帮助下勉强掌握了一些自理技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那里不再接收小徐。刘晓向小徐一家伸出了援手,徐师傅抛掉了之前的工作,来到博爱阳光家园掂起了锅勺,一是因为照顾儿子,二是还能有微薄的一份收入。

将目光投向徐师傅,总能得到一副没有表情的面庞。那是独属于这个男人的愁容,饱含对孩子沉甸甸的爱。

小徐个子蹿得很快,22岁的他已然高过了父亲一大截。年龄增长带来的是过剩的精力,在小徐身上则是演化成了暴力行为。因此,往往是儿子前脚惹祸,父亲后脚跟着来道歉。孩子长大了,大部分情况下自己很难拗得过儿子。

又到了送货的日子。

这天大清早落了点毛毛雨,雨点坠落,落在地上便是泥土的芬芳,掉在池子里是一圈圈的涟漪,点在车上就成了一个个白印子。不一会儿,天气放晴,小徐走到车前,拿起抹布忙活起来。

这辆送货车深受小徐偏爱,一辆旧面包车愣是让他擦洗得发亮。为了让这些智力障碍患者回归社会,刘晓创立了辅助性再就业项目,让有能力的孩子参与制作“刘妈妈”牌洗洁精,并送往各个餐厅、工厂,好让孩子们尝到赚钱的味道。

倘若能坐在送货的车上,小徐便觉得自己和伙伴们在一起办了一件“大事儿”。劳累一天后,滚烫的人民币躺在手心的感觉更是让他着迷。

这是外面的世界赠予他的平等券。

自己也可以挣到钱了!

可是今天不行,老师们拒绝让他担任此次的送货任务。一是因为他的精神状态波动较大,在外面容易失控;二是此前早就排好了今天的送货人员,他们的精神状态更稳定,也同样珍惜送货的机会。

被拒绝的小徐蹲坐在墙头,一股热流冲上脑袋。他变得急躁起来,发出呜呜的不满声,身前排列好的凳子更是被他一一推倒。这个动作惹急了班委刘灵,这位负责任的班委听到响动后立刻赶来制止、斥责他的行为。

这下子可点着了火药引线,小徐的声音愈加大起来。中间不知是谁拍打了谁的肩膀,哭泣声、低吼声响作一团,场面混乱了起来。

这场闹剧最终以徐师傅的出现得以落幕。

儿子的执拗并不是徐师傅唯一的烦心事儿。屋漏偏逢连夜雨——那天徐师傅正要出门,妻子的痛苦呻吟叫住了他。一周以来,妻子老是说腰痛、腰胀,这倒是没引起两人太大注意。后来,情况开始恶化,妻子不仅腰部疼痛难忍,还经常呕吐,吃不下饭。

一扛再扛,终究是抗不下去了。徐师傅将妻子送往了医院。

尿毒症!命运再次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这一切像极了20年前自己送一岁的儿子去医院的场景。一般无二的打击,一般无二的痛苦。有了病又不能不治,手头的积蓄就这样三两下翻腾进了医院,这让徐师傅一下子喘不上气来。

炙热的心开始变凉,长沙也紧跟着气温骤降。雨点将下未下,颇有点黑云压城的滋味。抬头望天,不再有空旷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某种压迫感。苦难下,徐师傅从未放弃过妻子的治疗和儿子的看护。

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每个人都在努力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就在这时,刘晓和博爱阳光家园向徐师傅一家又一次伸出了双手,让这个不屈的男人重新振作起来。正是壮年,还能拼一拼,他要用尽一切力量支撑起这个三口之家。

连绵的阴雨终有穷时,明天依旧灿烂。

4

在保证质量的同等条件下,如何实现劳动力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近些年来,在刘晓的带领下,通过实践摸索出了“教育培训+岗位实训+辅助性融合就业”的“1+1+1”的三位一体助残模式,培养学员们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基本劳动能力。经过学习和制作,学员们的手工艺品也考虑进入销售模式。

一颗颗珠子串连起对生活的希望!

桌子前,正聚精会神看着手工老师制作蜻蜓的学员叫小灵。比起识字、看书,她更喜欢做手工,绘画。薄薄的本子里画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图案,还有首页那两个歪歪扭扭的名字。

“从左边回穿,再把右边的线绕进来。”

一边竖起耳朵听,一边盯着老师的步骤。珠子在细长的鱼线来回折腾。左边的线回穿,右边的线……

“哎,右边的线怎么做?”小灵指了指手上的那根线问身边的同伴。

坐在小灵旁边的小莲摇了摇头。老师告诉小灵之前有一个步骤不应该加珠子,后面的步骤都需要重新做。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小灵终于弄明白了制作蜻蜓的步骤。

左边串两颗珠子,串完后回穿,右边的线穿过左边的线……镜头里的小灵手举到靠近左眼最近的地方,边串边回想老师告诉她的步骤。忘了怎么做的时候,就闭着眼睛想。不停地问,不停地改。经过好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做出一只漂亮的蜻蜓。

透明的翅膀,黑色发亮的眼睛。看着手中的蜻蜓,小灵开心地拿给老师看,得到老师的夸赞后,又回到座位上,开始学习制作红苹果。别看苹果的颜色比蜻蜓单一,但是制作所消耗的时间比蜻蜓却要多出一倍。

几次出错后,小灵愈加迷糊。手里的线,线上的珠子,怎么才能左拐右拐,做出个苹果模样来。经过老师帮助,不断坚持,一颗栩栩如生的苹果做了出来。满脸倦容,但笑眼明媚。

看着玻璃柜中摆放的饰品,很难猜出这是一群智力如同小孩的学员们做出来的,也无法想象右眼几乎无光的小灵,仅靠左眼就能做出这么美丽的手工艺品,她手下的玫瑰花正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靠别人靠不住,只有靠自己。

小灵总喜欢把这句话放在嘴边。在得知博爱阳光家园要把他们亲手做的手工艺品拿到网上销售,小灵激动得像刚插上翅膀的鸟儿。终于自己也能挣钱了!小灵的家境不好,她的妈妈和姐姐都是智力障碍患者,姐姐的情况比小灵还差。这些年,由于政府的帮助和补贴,生活才得以继续。

肉炒青椒,鸡蛋拌菜,还有一碗慢火熬制绿豆汤。坐到座位上,品尝米饭和肉食的清香。饭不言,寝不语。小灵低头静静地吃着盘子里的饭菜。也不知是不是饭菜不合口味,身旁的小虎吃得慢慢悠悠,碗里的绿豆汤也被他咕噜进嘴里,又咕噜了出来。

“一粒粮食一粒饭,是不是呀,刘妈妈。”小灵转头朝马老师看去。

见刘晓点头后,小灵拍了拍身旁的小虎:“一粒粮食一粒饭,你要把饭都吃干净。”

学员们能唱能跳,多才多艺。像博爱家园的一束束光,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流利的歌词化成动听的旋律,小灵晃动的臂膀在空中留下美丽的印记。

一切顺利地行进着!但再平坦的路途总会有磕磕绊绊。

刘晓和博爱阳光家园里的老师计划通过开微商将学员们的手工艺品售卖,但其中的管理、运营和买卖等都需要人手。人手不够成为阻碍其实行的首要因素。其次,智力仍停留在几岁孩子水平的学员们,做这类手工制品的难度超乎常人想象,要是以普通商品的价值出售,未免会觉得不值。

这些年,以博爱阳光家园为中介,介绍有工作能力的学员到企业再就业的模式形成了一定规模。

同样的一份串珠,智力障碍患者需要付出正常手工艺者数倍的心血。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博爱家园的学员们渴望来到岗位中去创造价值,可效率远不及社会正常人的标准线。然而,等着靠政府补贴、爱心人士救助,根本就不能提升学员们的生活质量。

靠自己从不是一句空话,社会公益之行道还很漫长!

5

公益不易。

曾经,作为一家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医师的刘晓,帮助了许多失学的孩子重新走进校园。“2008年以后,全国适龄儿童的辍学情况有了极大改善。当时我就在想,还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单位里一个司机的智力障碍小孩引起了刘晓的注意。那是她第一次接触智力障碍患者,刘晓愣住了,投身公益多年,一直是跑东跑西跑荒地,到头来才发现原来身边就有需要帮助的人。可是,为什么我们在社会上看不到他们?

这是一个差不多被社会遗忘的群体。

冥冥之中,刘晓似乎感应到了一个神圣使命的深情呼唤: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

后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号召各地建立社区阳光家园,长沙市开福区博爱阳光家园应运而生。

博爱家园初行,许多事儿一箩筐地倒在刘晓身上。启动资金、办公地点、房租水电、人员招聘、具体运营……从未接触过这些的刘晓脑筋转成了一团乱麻。

“那个时候我已经不年轻了,但我可以学习,从零开始。”光阴荏苒,不觉间已是一个十年过去。博爱家园从无到有,先后无偿接收看护智力障碍患者超过300人次。2014年5月,刘晓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都到了这个分上,我唯有更加尽力才行啊!”

“我们每周一至周五白天免费接受学员前来活动,博爱家园能够走到今天,仅仅靠我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刘晓坦言,博爱家园运营之初,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现在好了 ,除了场地还需要自己筹款外,其他运营资金都可以得到政府适当的补贴、资助。”近几年,博爱阳光家园同时实施了国家好几个扶残助残项目,“博爱家园开展的一些小商业项目,国家也会减免税收,加上社区和爱心人士的支持、赞助,维持博爱家园的正常运行不是问题。”为此,刘晓特地感谢政府、社区和各类爱心人士,“没有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大爱,何来博爱家园各智障患者的阳光?”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心中的善被一点点激发。人们不断寻找自己的价值,在付出中拥抱初衷。做公益,从不是为了拿到聚光灯下,享受那片刻的虚荣。或许就是某一个触动心灵的画面,一句袒露心底的真诚,又或许只是求得心安。“一个人,多做善事应该不是过吧?有人问我要做到什么时候,那做到我不能做为止吧!”刘晓说。

是啊,公益事业恰如冬日阳光,是那样明媚、那样温暖。

责编:刘琼

来源:长沙晚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