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 | 常菊霞:建筑人的漫漫传承路

王铭俊   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10 10:40:32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铭俊 实习生 孙烨 摄影 龙合辉

有的人,从出生就定好了未来要走的路,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D)建筑二院副总建筑师常菊霞出生在一个建筑世家,这条路,她走得坚定且幸福。

终身职业的继承

常菊霞的父亲是HD的结构主任工程师,初二那年,常菊霞一家随父亲的职业调动,从江苏泰兴搬来了长沙,从此在这里定居。

“那时候家里的家具,沙发、衣柜这些都是我爸自己做出来的呢!”常菊霞很骄傲。小小的客厅,父亲拿着做沙发材料敲敲打打,半天功夫,一件尚好的家具就填进了家中某个角落。

夏夜的傍晚,当常菊霞看到父亲把毛巾垫在手臂下,她就知道,为了防止汗水打湿图纸,父亲又在加班画图了。

硫酸纸铺满整张桌子,脚下踩着小踏板上,俯身贴向桌面,手里的针管笔像穿上了溜冰鞋肆意地在纸上滑行,父亲的手绘施工图在院里是数一数二的又快又好。

父亲额前的汗珠在头顶白炽灯的直射下愈发闪亮,这一幕,常菊霞看呆了,“我从那时候就很憧憬,什么时候也能像他那样从事设计工作。”

没过多久,父亲就申请去了非洲工作。很艰苦的环境,当时没有几个人报名,但父亲的这个决定还是得到了一家人的支持。

每个月,常菊霞都能收到父亲的来信,信里父亲会介绍一些自己的工作内容,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一种豁达态度。建筑这个行业就这样慢慢在常菊霞心里清晰明朗起来。

“其实以前我跟我爸的关系还没有这么好,以前他因为工作常年不在家,好不容易我们搬了过来住在了一起,没过多久,他又去了非洲。但就是这样的书信往来,让我开始更加了解他,了解他这个职业。”

3年时光一晃而过,1987年,父亲从非洲回来了。常菊霞也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子承父业蔚然成风。常菊霞很自然地将目光放在了建筑一类的专业里,起初她碍于兴趣的局限,想给自己选一个建筑类里较为轻松的设备专业,但父亲态度很坚决,“建筑专业才是龙头专业,要学就学建筑!”

而今已是副总建筑师的常菊霞很感谢父亲当年的决定,“其实我真的很适合做这一行。”

“我也会像我爸那样,把这件事做一辈子。”

浪漫生活的续承

“我的师傅,他是一个有浪漫情怀的人。”

常菊霞是贺鸿的关门弟子。1994年,常菊霞刚进入HD,选择师傅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我从小在这里长大,所以我对他早有耳闻。”

“很多设计师都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他们的设计都只是为了满足甲方的需求,可是我的师傅他不一样,他很有设计情怀,很浪漫。”

一位白发老人,酌着小酒,闭眼遥想此刻身居何处,所处何景,耳旁风声水声琴瑟声。曲毕,引得惊鸿穿林而出,不见踪影,只剩酒香绕梁。

“他平时就是这样训练我们的,他会假想一个命题,比如说让我们去设计自己的家,我们会怎样去设计。”

当年这个想象常菊霞实现了,她现在的房子就是自己设计、自己装修的。

“他也从来不会去刻板要求我们,不拘泥于某一些条条框框。只要我们肯学,只要对建筑有帮助,他都会让我们去尝试。”

贺鸿常常带着常菊霞去设计院的模型室,把他们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变为实体,硬纸板、泡沫板、塑料板,简单的材料在他们的加工下,化身为一个个脑海中的具象。

“画不出来的时候,就动手做做,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想得对不对。”

“在那个年代,能有我师傅这样想法的设计师不多,大部分人都是很机械地在进行设计。”

而今常菊霞也有了自己的弟子们,她的身上也深深打上了这种“浪漫”的烙印。

“我们当时都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师傅呢,她去哪个院,我们去哪个院。”焦杨辉有些激动。

“她工作的时候对我们很严厉,可是生活中她就像我们的大姐姐。她平时的生活习惯很健康,她还会拉着我们一起去跑步,一开始我们不想去,后来看到她每天如此,还有她发布在朋友圈的沿途风景,我们也被她感染了。”

“我没有我师傅那么浪漫啦,应该说,我这是一种对生活、对工作的热爱。”常菊霞嫣然笑着。

工匠精神的秉承

从建筑行业的门外汉,到主要设计师,再到专业负责人,最后到而今的设计总负责人、副总设计师,常菊霞一路走来的艰辛化作了设计稿图的飞速进步——工作第二年,常菊霞在师傅贺鸿的带领下,参与了通程大酒店的施工图设计。

常菊霞作为新人,在当时已经能够参与一些项目设计,但师傅贺鸿还是不满意,“你的目标是要从前期设计到后期施工图设计都能独当一面,你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

常菊霞从此卯足了劲,平时的工作中争着抢着锻炼、学习、提升自己。总有一天,我会一个人独立完成整个设计图的,年轻的常菊霞给自己暗暗下了死命令。

第三年的神农酒店设计项目,常菊霞果真做到了。后来这个项目获得了湖南省优秀设计二等奖。

“从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设计一定要有态度,要一丝不苟,要认真严谨地去对待。”

不止为了设计而设计。这句话,常菊霞也一直铭记于心。

2010年常菊霞团队接手怡海星城项目,从此与甲方结下十年不解之缘,2017年开始四期设计工作中,受场地地形、日照、建筑退距、航空限高等一系列问题,容积率一直满足不了甲方要求。

常菊霞及其团队改变原来的设计思路,从场地竖向分析入手,不同台地不同标高逐一推敲,给甲方提供了多种建筑方案。这种方案设计很繁琐,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势去考量建筑高度,而一般高层台地设计是设计师不愿去碰的难题。

常菊霞从甲方的需求最大化出发,加入设计的理念,最大限度发挥高台地场地设计限制问题,甲方被常菊霞的敬业精神和为客户最大化考虑的态度感动。十年来,这个甲方和常菊霞团队一直友好合作。

“我能有如今的成就,多亏了我的良师慈父。”

“我爸其实陪伴我的时间并不多,教育的次数就更加寥寥,但他却一直在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我。”

常菊霞的父亲已是耄耋之年,现在还会在外看看图纸,不辍本行。

“技术的东西丢不掉,是人一辈子的财富。”

“设计态度也好,精神也罢,这都是一种传承,我会把它传下去。”

常菊霞的传承路还在继续。

今年,常菊霞的儿子将开始从事土木工程设计工作。“我很期待,希望可以做到像我妈那样优秀。”

代代相传,这是一条属于建筑人的漫漫传承路。

责编:王铭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