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29 06:54:08

胡海燕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其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一定程度上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存亡继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论断充分表明,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高明的智慧。作为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作为艺术的思想政治工作,表现为高超的工作方法,无论理论启迪、理性说服,还是心理疏导、情感关怀,要充分考虑“人、事、情”,找准问题症结、起因及结果,采用适宜的方法介入,如此方为“艺术”。作为智慧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理性思维与实践经验的融合,体现为有效地处理人的思想矛盾、情感冲突和精神危机的育人智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发挥高明的思想政治工作智慧和高超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充分尊重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牢牢抓住“大变局”“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领域的热点和焦点,突破“难点”“堵点”,从而达到“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责的“时代新人”的目的?

首先,要“因势而新”。要从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发展,从历史和现实关系着眼来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培育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仰。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七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有其严密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愿意接受和充分信任的制度。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已成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形”的形神兼备的文化形态。

其次,要“因时而进”。要敏锐把握时机变化,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大变局”和“后疫情”时代既有充分压力和不确定性,但同时也造成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机会或切入点。“大变局”和“后疫情”时代,实际上更能使大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沉甸甸的分量。习近平总书记就抗击疫情全球合作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受到各国普遍赞同亦可证明。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新冠病毒的防控战、阻击战取得重大成果,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血肉相连,鱼水情深,充分证实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科学论断。

再次,要“因事而化”。思想政治工作在面对具体事情和具体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不可拘泥形式,陷入教条主义的窠臼。如针对疫情造成的大学生工作就业的现实困难,以及造成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冲击。高校既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方便,创造条件,千方百计提供各种暂时缓解就业困难的方案。同时又要从心理、情绪等方面进行情感情绪疏导,要以同情心、同理心,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依赖,可以停靠的心灵和情感的港湾。

(作者系长沙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14YBA030)的阶段性成果)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12月29日07版)

责编:徐凯琦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