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代》:工业文化的新视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06 13:43:34

文丨盛伯骥

《最好的时代》最近在湖南卫视晚黄金时段播出后连连夺冠,在中视索福瑞全国网的同时段数据中,多天连续排名第一。《最好的时代》出现的罕见受众反应,马上引起了业界的多种反应,比较集中的话题是,为什么在繁多的都市与娱乐、年代与经典、战争与古装等影视题材环境中,受众开始关注与物质进步、产业进步、科学进步息息相关的重工业题材。

《最好的时代》以中国铁路运输建设为背景,讲述了李延峰、林真一、谭靖州等一批年轻中国铁路建设科学家、企业家,在老一辈中国铁路建设者的带领下研发高速铁路新技术、创新轨道交通新环境,以此推动中国高速铁路迈进划时代新台阶的历程。尽管该剧在剧情逻辑,人物塑造,文化深度等方面不是尽善尽美,但笔者认为,全剧以题材优势、思想优势、情感优势成为了一部深得受众关注、业内关注及社会关注的影视作品。

其一,人物的时代化。剧中,我们欣慰的看到,如此重大的国际化重工业项目,都是由一批年轻人操控完成。如剧中女一号林真一,作为高铁项目领头人,只有28岁;而男主角李延峰、谭靖州作为优秀轨道交通科学家、企业家也不过30多岁。无独有偶,笔者看到有媒体报道,刚刚升天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其火箭连接器系统指挥员,也是由一位出生于1996年的土家族小姑娘担纲完成,年龄24岁。由此看来,中国科学事业的年轻化令人欣喜,剧中人物年轻化的把控与塑造,不但符合时代发展的现实,也展现了中国科学发展的真实状况。因此,该剧不但以工业题材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也以青春励志的奋斗精神迎合了受众的情趣。

数据显示,该剧在广大青年受众中显示了较好的集中度,25至44岁的中青年观众占比达到36%,大学及大学以上高学历观众占比达20%。

其二,全剧故事的节奏化,完善了视觉艺术的品质。一般来说,工业题材影视剧通常存在故事背景枯燥、受众基础较弱等问题。但从《最好的时代》的风格和节奏来看,该剧在讲故事和节奏把握等方面有一些创新和探索。如该剧在风格上实现述事节奏的平行切换,以柔对柔,以刚对刚,刚柔互补,刚柔相济等等,让受众的感受既痛快又清甜,从而营造出一个特色化的故事环境。如第九集剧情由两条平行线而成:一条是谭靖州与门泽尔公司首席代表小野粟子的艰辛谈判,另一条是林真一和李延峰在异国荒郊为项目艰难测量。虽是同一个境界,同一个主题,却是两种视角,两种场景,但视觉节奏、述事气氛、艺术效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尽管是两种不太有吸力的情节,受众仍浸入情节和情感之中。诸如此类的剪辑方式在剧中多不胜数,以至形成了独有的个性风格和艺术格局。也正是这种创新思维,才使得原本枯燥的工业题材显得光鲜亮丽。

中国工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工业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庆精神”“航天精神”“工匠精神”等一系列先进工业文化典型的创立,不但成为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成为中国精神的坚实支柱。而今,电视剧《最好的时代》的创新与播出,让新时代的新工人形象进入了受众新视野,也让新时代的新工人形象走上了新舞台。笔者坚信,新时代工业影视作品将会以新姿态迎接新环境,不仅让人们喜欢它,关注它,爱护它,而且让人们培养它,塑造它,完善它。

责编:姚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