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重见光明

  大众卫生报   2020-10-22 11:32:46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2日讯(记者 梁湘茂 通讯员 王洁)“真的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看见!”10月15日是第37届“国际盲人节”,已经失明3年的长沙宁乡市居民刘芳(化名)戴上特殊的眼镜,重新看见了眼前的世界。她高高兴兴地坐在病床前,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许惠卓教授亲切交流。该院在全球首创“IMIE智能视觉植入器”手术,帮助包括刘芳在内的3位失明多年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重见光明。

多年前,刘芳因视网膜色素病变慢慢看不清物体,3年前一点也看不清楚,只对闪光灯打出来的强光才有一点反应。8月6日,由许惠卓主刀,为刘芳植入了世界首例“256通道柔性电极视网膜上植入式电刺激器”。她现在能看见光、图形、数字、物品。

记者了解到,与刘芳一样,目前,共有3名失明多年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在湘雅医院接受“IMIE智能视觉植入器”手术后2个月重见光明,此举表明该院全球首创的“256通道柔性电极视网膜上植入式电刺激器”临床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如果把人的眼球比作一台相机,晶状体是镜头,视网膜就像是底片。视网膜将获得的信息转换成生物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许惠卓表示,一旦视网膜受损,人眼就无法接收光线信息,从而无法产生视觉信号。

“IMIE智能视觉植入器”则是直接“绕过”受损的视网膜光感受器,通过外部视频装置和眼内植入体产生电刺激,从而形成仿生视觉,为此类患者带来了光明的希望。患者佩戴装有摄像头的特制眼镜,摄像头捕捉的图像信息通过视频处理装置进行数据转换后,无线传输给患者眼内的植入体。植入体的专用集成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生成电刺激脉冲,通过柔性电缆传输至贴附在视网膜上的电极阵列。电刺激脉冲诱导视网膜黄斑区域的可用视觉神经细胞,产生电生理反应,通过视神经传输至大脑视觉皮层,使患者产生视觉感知。

该技术是世界首创“256通道柔性电极视网膜上植入式电刺激器”,采用256通道柔性电极阵列设计,结合全球领先的微机电(MEMS)、智能芯片、微器件封装、视网膜植入等先进技术,为盲人重见光明提供了高科技技术手段。

据悉,该技术将为严重至深度视网膜色素变性、严重老年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仍保留部分神经细胞功能的致盲疾病患者带来光明。

责编:刘琼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