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华:唯一亲历抗美援朝全程的志愿军首长,被毛泽东点将主持反登陆作战

  党史博采头条号   2020-10-28 11:26:26

邓华:唯一亲历抗美援朝全程的志愿军首长,被毛泽东点将主持反登陆作战,美军第二次仁川登陆的计划夭折

文/夏明星

邓华(1910.4.28~1980.7.3),湖南郴县人,红军岁月里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争中担任过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场上担任过兵团司令员,成长为人民军队著名将领。抗美援朝时,他历任第1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中朝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唯一亲历抗美援朝战争全程的志愿军首长。当时,志愿军第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曾多次表示过,“邓华作战勇敢、细心,出了些好主意,是个好帮手。”

的确,邓华足智多谋,不但在抗美援朝作战中为彭德怀“出了些好主意,是个好帮手”,而且因为一直关注、受命主持中朝联军反登陆作战而扬名军史。

一、抗美援朝运动战阶段,邓华始终关注反登陆问题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爆发内战,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从三八线上一鼓作气打到洛东江边,朝鲜半岛解放在望。可是,随着美军拼凑“联合国军”悍然介入朝鲜内战,人民军顿兵挫锐于洛东江前线,运输补给线延长,战事相持不下。

作为军人,作为列入东北边防军序列的第1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时刻关注着朝鲜半岛的战事,预感朝鲜人民军前景不妙:朝鲜半岛三面环海,“纵长约900公里,横宽约200公里……因为半岛狭长,……敌又有海空优势,故很有可能选择我(注:朝鲜人民军)之弱点从我侧后登陆,以收外线作战之利。”对于敌人下一步动向,邓华观察入微。对此,志愿军第一任政治部主任杜平非常折服:

邓华很细心,详细分析了敌军、我军、友军和朝鲜地形的情况,估计敌人的企图可能有二:一为以部分兵力在北朝鲜沿海侧后几处登陆,作骚扰牵制,其主力则于现地由南而北沿主要铁道公路逐步推进;一为以小部分兵力于现地与人民军周旋,其主力则在人民军侧后(平壤或汉城地区)大举登陆,前后夹击。如此,则人民军的处境会很困难的。

邓华对朝鲜战局的判断,引起第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洪学智、兵团参谋长解方的共鸣。1950年8月31日,邓华、洪学智、解方联名给第四野战军暨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写了一个报告,汇报了上述看法。林于9月8日呈报毛泽东,这一判断与毛泽东不谋而合。可惜,朝鲜人民军对于中方判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很快灾难降临了。

◆美军在仁川登陆。

不出邓华所料,9月15日,美军集中260余艘舰艇、500多架飞机,掩护其步兵和李承晚军共7万多人在朝鲜西海岸仁川(汉城附近)登陆了。

美军在仁川登陆之后,与坚守洛东江防线的美军前后夹击,陈兵于洛东江前线的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粮道被断,力战不支,很快溃退,朝鲜战局急转直下。

1950年9月27日,苏共中央政治局第78次会议讨论了朝鲜战场的形势,批准了斯大林给苏联驻朝鲜人民军总顾问马特维耶夫与苏联驻朝鲜大使史蒂可夫的指示电,严厉指出:

苏联军事顾问对美军在仁川登陆的意图缺乏准确的判断,导致了对将人民军主力由洛东江前线调至汉城地区的必要性的怀疑,因而反应迟缓,延误撤退,把一个星期的时间留给了敌人。

志愿军入朝作战后,彭德怀、邓华等在人民军领导层听到这一小插曲,彭德怀开怀大笑:中国军人的判断力不比苏联老大哥差嘛,邓华同志就是例子!

鉴于人民军瓦解于仁川登陆,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开始后,前五次战役属于运动战阶段,这一阶段如何防止美军实施侧后登陆进攻,一直是邓华关注的问题。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志愿军发动第二次战役,邓华协助彭德怀指挥志愿军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至三八线后,战线进一步延长,侧翼海岸暴露加大,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这时,邓华清醒地指出,“三八线中分南北朝鲜,从距离上讲,我们从鸭绿江打到三八线,好比人民军从三八线打到洛东江,得小心美国佬再来个侧后登陆,让我们重蹈人民军覆辙!须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太平洋战争中搞登陆作战是出了名的。”彭德怀深以为然,重重地点了点头。

◆彭德怀与邓华在前沿阵地休息。

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彭德怀作为中朝两军联合司令部司令员,指挥中朝联军发起第三次战役,迫使“联合国军”全线退却,中朝联军全线进抵三七线,攻占南朝鲜首都汉城!一时间,速胜情绪空前高涨,这时,彭德怀却断然决定收兵休整,一个重要考虑,就是邓华提醒过的:“得小心美国佬再来个侧后登陆,让我们重蹈人民军覆辙!”

彭德怀的这一决定,遭到苏联驻朝鲜军事顾问的指责:敌人速跑,我应速进,不乘胜追击,没有见过这种打法。对于非议,彭德怀不以为然,讲了三条理由,其中一条是,“朝鲜是一个地理特殊,山川纵横,港口众多的狭长半岛,海岸线长,东西海岸到处可登陆。如我长驱直入,一旦敌人乘我后方空虚而重演仁川登陆,那就正中了敌人的计谋。”邓华等志愿军领导坚决支持彭德怀的处置,诚如杜平回忆的:

彭总的看法,我们总部几位领导同志都同意,没有分歧。因此在对第三次战役的宣传上,我们既大讲胜利,又讲战争的长期性、艰巨性,防止和克服速胜思想。

事实上,“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制定了一个瓦克计划(源自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瓦克,其人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败逃途中车祸而死):利用中朝方面连续两役大胜,速胜情绪高涨之际,且战且退,引诱中朝联军乘胜长追,然后他再来个仁川登陆,一举瓦解中朝联军。这一计划一旦实现,既可为他自己雪耻,又可为瓦克复仇。可他的对手不是等闲之辈,而是彭德怀、邓华,他们识破了敌人的奸计,果断停止追击。1951年4月上旬,在向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团长廖承志等人介绍战场情况时,彭德怀很是自豪地说:敌人想诱我们前去洛东江,实行所谓瓦克计划。我们不上它的当,使之落了个空。

◆邓华在志愿军总部(坑道内)。

1951年1月25日,“联合国军”眼见诱敌不成,大举反扑,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打响。2月11日,麦克阿瑟提出过一项作战计划,强调在正面稳扎稳打的同时,在北朝鲜东西两侧海岸实施两栖登陆和空降突击,从而最终收紧“巨大的罗网”。他说:“这将是仁川登陆的再演,只是规模要大得多。”打到4月21日,邓华协助彭德怀指挥中朝联军成功制止住敌人的疯狂反扑。虽然麦克阿瑟于4月10日被美国军方解职,但他参与制定的侧后登陆计划仍然在准备中。

4月22日,彭德怀、邓华等提前发起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原因正如彭德怀于4月26日致电中央军委申明的:“此役原拟于五月上旬开始,但为了推迟敌之登陆,避免即时两面作战,因此提前于四月廿二日开始。”

1951年6月10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结束,暂时打破了敌人侧后登陆图谋,双方重兵相持于三八线南北,双双转入战略防御。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双方进入边打(阵地战)边谈阶段,邓华作为志愿军代表参加开城谈判,但“联合国军”在侧后登陆冒险的威胁依旧,邓华继续关注着这一威胁。

二、判断美军可能登陆冒险,毛泽东寄予厚望:“你去了,我放心”

1951年8月18日,为了配合停战谈判,对中朝联军施加军事压力,“联合国军”在正面战场东线、西线、中线大打出手,开始了所谓“夏秋季攻势”。同日,美国空军发动了针对朝鲜境内铁道交通的空中封锁战役——“绞杀战”,企图扼杀中朝联军后勤补给。一时间,美军将于东西海岸侧后登陆,以配合陆、空攻势之说又甚嚣尘上。

由于美方已于8月下旬中止谈判,邓华又有过登陆海南岛作战经验,对于反登陆作战向有思考,9月中旬,毛泽东电示邓华回北京共议反登陆作战事宜。

◆1950年5月10日,海南岛战役前线指挥员合影,前排左三为邓华。

1951年9月17日,经与聂荣臻、粟裕、邓华等研究,中央军委致电彭德怀,决定加强朝鲜东西海防,明确规定了海岸防御的作战方针:“我们认为目前最大的顾虑是在东西海防方面。为防敌可能的登陆,确实保证我东西沿海侧后之安全,必须坚决阻止敌人于海上,粉碎敌人任何的登陆企图。”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彭德怀急商朝鲜方面,又征询邓华意见,东西海岸防御联合指挥机构很快组成:西海岸指挥所,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任司令员,统一指挥志愿军4个军和人民军2个军团,遂行安州至海州段海岸防御任务。西海岸安州至新义州海防,则由志愿军第23兵团担任之。东海岸防御司令部,由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部兼任,宋时轮兼任司令员,统一指挥志愿军2个军1个师和人民军1个军团,遂行兴南至通川段海岸防御任务。

由于中朝联军置重兵于东西海岸,“联合国军”方面虽然在地面战场、空中战场火力全开,却难下从海上登陆冒险的决心。

1951年10月,“联合国军”夏秋季攻势惨败,只能寄希望于“绞杀战”了。1952年6月,美军空中“绞杀战”效果不佳,只能黯然收场。巧合的是,邓华就在当月担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他将带给“联合国军”更大的梦魇。

1952年10月~11月,在邓华运筹帷幄下,志愿军打响了阵地战阶段著名的上甘岭坚守反击战役(美方代号为“摊牌行动”),利用坑道工事歼灭“联合国军”1.5万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证明我军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体系是一条牢不可破的防线,我军如猛虎踞深山,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杜平语),“使得敌人不能不佩服我军是世界上头等的陆军”(邓华语)。这场战役的惨败,迫使“联合国军”今后彻底停止了对中朝联军的大规模地面进攻。

空中“绞杀”不了,地面“摊牌”不得,“联合国军”要想取得“胜利”,只有侧后登陆这张牌了。

◆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以歼敌2.5万余人而胜利结束。图为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阵地上欢呼胜利。

就在“联合国军”损兵折将于上甘岭之际,美国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当选为美国总统。12月上旬,为履行其对选民作出的关于尽快结束朝鲜战争的承诺,他亲赴朝鲜前线视察。他在视察后宣称:不能容忍朝鲜冲突无限期地继续下去,认为小规模进攻是不可能结束这场战争的,要以“行动”而不是“言语”来打破僵局。一时间,美国统治集团内部扩大战争的调门高起来了。美国军界认为,进行大规模军事进攻,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海、空军优势,在朝鲜东西海岸实施两栖登陆,配合正面进攻。

在此前后,自1952年10月份以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还频繁组织了登陆作战演习:

l0月份美军进行了4次演习,11月份进行3次,12月份则进行15次。有的演习相当逼真,致使美军士兵以为真的在进行登陆作战。10月15日,美军集中6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30多艘驱逐舰及美骑兵第1师一部,在朝鲜东海岸库底以东海面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联合两栖登陆演习,美军称作“吉他演习”。空军和海军对滩头目标进行了轰炸,并有载运空降部队的30余架飞机从正面战线通过,直到登陆部队抢滩前的最后一刻,参演的士兵才知道是演习。

1952年12月4日,针对美国军方的战争叫嚣,赴京报告战事的邓华向毛泽东呈送了《关于朝鲜战局与志愿军1953年的方针任务》报告,郑重指出:

当前敌人的考虑是或者小打……;或者是大打,从侧后大登陆把我们赶向鸭绿江西岸,迅速结束朝鲜战争,前者是稳健的办法,后者则比较冒险,但敌人想可能很快解决问题。因为他们对于一九五0年仁川登陆的迷梦是未放弃的,这就要看敌人的方针如何?民主党、共和党的政策是一致的,但在做法上后者可能要来得生硬急进一些。华尔街让艾森豪威尔上台,这就表明美国更积极地准备战争,杜勒斯任国务卿,也象征着美国远东政策会更好战一些。……共和党登台想露两手,想来硬的。……直接指挥作战的克拉克、范佛里特,曾请求增兵。他们对于侧后登陆也是很感兴趣的,因为他们拣过便宜,认为这是“取得胜利,结束朝战”的最好方法。

……如战争拖延,侧后登陆迟早总有一回,所以我们必须早做这种准备,准备得愈充分,胜利的把握就愈大。

对于艾森豪威尔当选前后的一言一行和朝鲜局势,毛泽东洞若观火,看到邓华的报告,他心里更有数了。12月6日,就在艾森豪威尔离开朝鲜的第二天,他立即指示:午后3时召见邓华。一见面,毛泽东就开门见山:“闻鼙鼓而思良将。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可能会有新的动作。找你来,是要研究对付这位‘名将’之策啊。”“你4日写的报告我看过了,批了几句话。总的意思是,应从肯定敌人登陆,肯定要从西海岸登陆,肯定在清川江至汉江间登陆这一判断出发,来确定志愿军的行动方针。登陆的时间应准备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接着,毛泽东斩钉截铁地说:“决不允许敌人在西海岸登陆!”

邓华一直关注志愿军反登陆作战,不假思索地提出:“西海岸指挥机构不健全,根据当前形势,需要重新考虑。”毛泽东当即表态,“西海指应当加强和扩大。最好你亲自去。你去了,我放心!”

邓华郑重表态:“请毛主席、党中央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现在的朝鲜战场形势,完全不同于1950年9月仁川登陆了,艾森豪威尔真要出此下策,肯定会是一场灾难!”

三、西海岸指挥部军政主官一肩挑,要求人人知道“三个肯定”

邓华信心十足,是有充分根据的。

1952年6月,他刚刚接手志愿军全面工作,就以中朝联军副司令员身份,指挥志愿军和人民军对整个战场部署进行了调整,加强了东西海岸的防御兵力。在他的指挥下,经过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和上甘岭防御作战后,中朝联军已经完全掌握了正面战场的主动权,彻底解决了“能不能守”的问题,从而有可能集中精力解决(侧)后顾之忧了。

1952年12月20日,志愿军党委收到毛泽东起草的指示,要求他们“准备一切必要条件,坚决粉碎敌人登陆冒险,争取战争更大胜利”。指示中说:

一、根据种种情况(艾森豪威尔登台,谈判的中断,联合国通过印度提案),判断敌人有从我侧后海岸线特别是西海岸汉川江、清川江、鸭绿江一线以七个师左右兵力举行冒险登陆进攻的充分可能。

二、我志愿军协同朝鲜人民军有坚决粉碎敌人登陆进攻、争取战争更大胜利的任务。

指示特别指出:

……

(戊)政治工作保证全军指战员都具有粉碎敌人进攻争取更大胜利的坚强斗志和高昂士气。

(己)特别注意从目前起到一九五三年四月这一段时间内的准备工作,这是战胜敌人的关键所在。

(庚)以代理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邓华同志兼任西海岸指挥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以梁兴初同志为西海指副司令员,西海指的其他干部应予加强。

根据这一指示,原西海岸指挥所更名为西海岸指挥部,主官司令员、政治委员由邓华一人担任。在判断美方肯定要从西海岸登陆之时,由邓华兼任这一要职,足见毛泽东的器重与信任!

指示最后号召:

美帝国主义采用了很多办法和我们斗争,没有一样不遭到失败。现在剩下从我侧后冒险登陆的一手,它想用这一手来打击我们。只要我们能把它这一手打下去,使它的冒险归于失败,它的最后失败的局面就确定下来了。……希望同志们小心谨慎,坚忍沉着,动员全力,争取时间,完成一切对敌登陆作战的准备工作,只要准备好了,胜利就是我们的了。

◆抗美援朝期间,彭德怀和陈赓(左)、邓华(右)副司令在前线司令部合影。

显然,毛泽东认为,抗美援朝最后胜利的取得,决定于邓华等人反登陆作战的准备工作!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金灿灿的荣耀!

根据毛泽东指示,邓华等志愿军领导人于12月23日下达了《粉碎敌登陆进攻部署》的命令,立即在全军展开了以思想动员、部署调整、工事构筑、物资储备以及战备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反登陆作战准备。

邓华认为,思想动员是先导,思想上不重视,反登陆准备就是空谈。从各部队的汇报中,他和西海岸指挥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杜平察觉到,还有10%左右的指战员对抗登陆准备认识不足:

有的说:“敌人连个上甘岭都啃不动,还敢登陆?”有的发牢骚:“不在前面打仗,跑到后面来啃地皮,白费劲!”说费劲,那是真的。那时天寒地冻,铁镐刨在地面上,一镐一个白印,当当直响。说白费劲,则表明对构筑坚固工事的重要性还不理解。(杜平语)

对于高级干部,邓华于1951年12月中下旬召开的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上早早敲响了警钟:“美国佬曾在仁川得过便宜,麦克阿瑟早就想冒险大干一下,艾森豪威尔又是登陆发家的(注:艾氏指挥诺曼底登陆成名),而克拉克、范佛里特之流对登陆很感兴趣,认为这样可以迅速打败我们。所以,战争拖下去,登陆是肯定的,迟早总有一回。”

为了提高认识,进一步把广大指战员的劲头鼓起来,邓华于1953年2月主持召开了西海岸部队师以上干部军事工作会议,指示杜平作了“进一步做好反登陆作战备战中的政治工作”的专题发言。

◆邓华指挥反登陆作战准备时视察西海岸海防。

为了使形势与任务教育内容便于记忆,邓华提出了几条简明要求:

在形势方面,要求人人知道“三个肯定”:肯定敌人要登陆;肯定敌人要在西海岸登陆;肯定敌人要大规模空降。从而下定“一个决心”:坚决不准敌人上来,上来就消灭它。在任务方面达到“两个要求”:做好工事;任务包干。还要积极学习“三反”战术:反空降;反坦克(反登陆艇);连续反击。

邓华又向到会的军政干部提出了三条动员的标准:没有空白,个个知道(有空白的要进行补课);执行任务无顾虑,人人愉快;知道和理解中央与志愿军党委的决心,在备战中积极想办法。

这次会议后,各军均结合实际进行了深入的政治动员,表扬抗登陆备战中的好人好事,检查侥幸和怕苦畏难思想,广大指战员思想上高度重视,形成备战练兵热潮。

四、邓华主持的反登陆作战准备,“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铺平了道路”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的决定,为加强联合作战力量,邓华主持对东西海岸指挥机构进行了充实调整:

在西海岸指挥部下设立炮兵主任办公室(后改为指挥所)、装甲兵第二指挥所、空军前方指挥所和海军作战办公室;

东海岸防御司令部更名东海岸联合司令部,改由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部兼任,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兼联合司令部代司令员。

东、西海岸指挥机构充实调整后,邓华力行“中(中央)规前(前线)随”,抓紧落实调整部署、构筑工事、储备物资、战备训练事宜,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同时,他带头研究反美军登陆作战战术问题。对于美国登陆作战,他很有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进行过许多次登陆,如北非、西西里、意大利南部、诺曼底及太平洋诸岛屿等。而以诺曼底规模为最大,使用了15个师的兵力、11000架飞机、近万只舰船和登陆艇。……所以我们应以诺曼底登陆为我们研究反登陆作战指导的根据,才能争取主动,战胜敌人。

对于德军诺曼底反登陆失败,邓华认为:除那时总的形势对德军已很不利外,德军估计错误,“尤其是以十分之九的兵力展开于海防线上,而无纵深配置,无机动力量,故一经突破,则全局皆乱,无法收拾。这个教训是不能不深刻去研究的。”

研究美国登陆主要特点及德军反登陆失败教训后,邓华提出中朝联军反登陆指导方针是“积极防御,坚决歼灭”,受到中央军委肯定。

◆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时,邓华在朝鲜人民军军官陪同下,视察朝鲜海防。

到1953年4月底,在邓华等中朝联军指挥员领导下,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各项反登陆准备工作全部完成。这些成果已经载入《抗美援朝战争史》:

(1)志愿军在朝部队由原来的17个军增加到20个军,在西海岸部署了志愿军6个军、人民军1个军团另1个旅,地面炮兵14个团另9个营,高射炮兵2个团另13个营,坦克6个团……;在东海岸部署了志愿军2个军、人民军2个军团另2个旅,地面炮兵2个团另3个营,高射炮兵5个营,坦克1个团……。(2)在东西海岸设置了纵深达10公里的两道防御地带,还构筑了防空降和反坦克阵地,共挖掘坑道8090多条(总长720余公里),挖堑壕、交通壕总长3100多公里,构筑永备工事605个及大量的火器掩体。在东西海岸和正面绵亘1130公里的弧形防线上,形成了以坑道或钢筋水泥工事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3)改造和完善了后方交通运输网,建成龟城至价川段、价川至殷山段铁路,整修和加宽公路560公里。(4)囤积了大量物资,弹药总囤积量达12.3万余吨,粮食总囤积量达24.8万余吨,可供全军食用8个半月。(5)担任海岸防御的部队进行了战前训练和实兵演习,熟悉了作战预案,提高了战术技术水平。

在此期间,邓华还指挥志愿军正面部队,先后进行大小战斗760余次,共毙伤俘敌5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和反登陆作战准备。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邓华。

对于毛泽东决策、邓华主持的反登陆作战准备,《抗美援朝战争史》不吝褒奖:

这次反登陆作战准备,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空前的。经过这次准备,彻底解决了志愿军和人民军的后顾之忧,从而从根本上掌握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反登陆作战准备,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的一次直接战役准备,而更重要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掌握整个战场主动的重大战略措施,是抗美援朝战争发展到这时的必然步骤,是抗美援朝战争战略指导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英明一招,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铺平了道路。

这样一来,就迫使“联合国军”不得不放弃其登陆进攻的企图,转而同朝中方面恢复停战谈判,最终被迫罢战言和。

对于邓华主持反登陆作战准备的历史地位,军事科学院院长刘成军上将在“邓华军事思想研讨会”上这样评价:

他深入研究中外抗登陆作战经验,提出了具有我军特色的抗登陆作战指导方针和防御原则,这也是我军首次对抗登陆作战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思考。

责编:邓玉娇

来源:党史博采头条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