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梅老头

  湖南日报   2020-09-15 11:53:26

田二文

山隔水阻、田薄地脊的阿扎河村虽离保靖县城不远,但经济发展落后。2016年,我随单位派出工作队参加村里精准扶贫。自此,这里的大情小事、悲喜冷暖同自己的生活紧密交织。回忆该村走过的充满艰辛更充满希望的精准扶贫之路,梅老头等辈吃苦耐劳的形象在我的眼前电影般闪现,令人感慨万千。

梅老头姓彭名景梅。当地喜欢用姓名的最后一字来称呼一个人。第一次去梅老头家走访,发现他腰圆体壮,老花镜后透露出的是坚毅目光,颠覆我对五保老人体格羸弱的习惯认知。

梅老头年近古稀,60岁时就已纳入农村五保户。2014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户时,五保户要算进来,梅老头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精准扶贫对象。对此,他发声说,虽然政策把自己“筐”进了扶贫对象,但自己绝不靠着政府的救助过日子,只要动得一天就劳动一天。

梅老头所在的撮箕坡人员大量外出,闲置土地连片成块,同时牧草丰富。仗着自己身体硬朗,梅老头坚持种地、养牛两不误。每年,他去捡四五亩耕作方便的旱土种上玉米,收获的粮食一部分销售,一部分用作饲料,养牛也动态地保持在四五头规模,并专养母牛,这样既解决了犁地问题,又能发展仔牛,增加收入。

2019年开始,五保户不再计入贫困户。每月国家的定额救助足以让他吃饱喝足,可梅老头偏偏年复一年耕种养殖。在少数人看来,他的表现有些另类,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也在所难免。对此梅老头付之一笑,反唇相讥:“懒死懒死,懒了就会死。我劳动着既给景旺家解决点实际困难,也减轻了国家对这一家人的救助负担,两头赚哪里不好?”

景旺是梅老头的亲弟弟,一家4口,戴着精准扶贫对象的“帽子”。由于人多劳力少,面临的生活压力大。梅老头看在眼里,怜在心头,像一名后勤保障官,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弟弟一家。在国家有关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在哥哥手足之情的护佑下,景旺家在脱贫的路上没有掉队,如期与全村建档立卡户同步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作者系保靖县文旅广电局工作人员)

责编:陈龙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