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特辑·追寻初心故事①|毛泽东:坚持初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擎人”

  廉洁长沙微信公众号   2020-06-29 17:31:31


编者按

初心是什么?

信仰是什么?

一个人一生究竟应当有怎样的

理想与追求?

人生究竟应当怎样去奋斗才有

价值和意义?

“廉洁长沙”联合“长沙党史”于“七一”期间推出“追寻——长沙老一辈革命家初心故事” 栏目。回望历史,照见初心!让我们透过那些永不褪色的初心故事,一起感悟长沙老一辈革命家们矢志不渝的信仰,吸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初心故事(一)

毛泽东:坚持初心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擎人”

1945年4月,党的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谈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壮大,毛泽东同志感慨不已:“我们开始的时候,也是很小的小组……我没有入党介绍人,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搞的,知道的事也并不多。可谓年幼无知,不知世事。”

自谦着“年幼无知,不知世事”的毛泽东,却因为有着对穷苦人生活的同情共鸣,很早就立下为大多数中国穷苦人民谋得幸福的志愿。

毛泽东于1893年出生在湖南湘潭韶山冲,从小目睹穷苦人民所受的种种困苦,对之产生深深的同情,进而引发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1913年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求学时的毛泽东

来到长沙求学后,不满足于“几个人享福,千万人要哭”的不平等社会现实,青年毛泽东开始了探索之旅,第一师范、橘子洲头、岳麓山……都留下了毛泽东的足迹。

在实践中,毛泽东日渐感到团结同志一道奋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于是,他发出《征友启事》,广泛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长沙城的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第一次在一个团体里组织起来”,成立了新民学会,后来又吸纳了向警予、李维汉、易礼容、蔡畅、谢觉哉等数十名成员,其中不少人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知名人物。

新民学会成立旧址——长沙市溁湾镇刘家台子(今周家台子)沩痴寄庐

1920年,在为湖南受苦人民抗争、组织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的运动中,毛泽东第一次读到《共产党宣言》,并在北京、上海分别见到李大钊、陈独秀,开启了他人生最关键的转变,从一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渐渐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同年7月,在上海开展“驱张”宣传的毛泽东回到长沙,开始了紧张的建党准备活动。远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致信毛泽东,指出要救国救民,就要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必须建立一个革命政党。他还第一次明确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并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建党理论和建党原则。毛泽东复信中说:“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同。”毛泽东与蔡和森来往于中法两国间的信件,记录了他们积极筹备建党工作的探索过程。

毛泽东等人还创办文化书社,以传播“主要来源于北冰洋的俄罗斯”的新思想,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吸引进步青年,经研究会介绍赴俄学习的青年大多很快加入青年团组织、尔后转入共产党。

青年毛泽东

1920年秋冬之交,陈独秀致信毛泽东,请他在长沙建立与上海同样的党组织。毛泽东经过慎重挑选,与何叔衡等6人共同创建了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此组织诞生于新民学会的先进分子中,并成为中国共产党8个早期地方组织之一。

在组织领导长沙地区建党的过程中,毛泽东十分重视党员的质量,强调“寻找真同志”。新民学会骨干成员中已有一批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愿走苏俄革命和共产主义道路,但毛泽东仍然让他们继续在斗争中锻炼,介绍他们加入青年团组织,待条件成熟后再转为共产党员。

毛泽东在延安

为人民谋幸福这一目标,激励着毛泽东不断探索“改造中国和世界”的方法。直至选择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擎人”,并为中国规划了通过新民主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由社会主义走上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之路。从毛泽东的初心到党的十九大所概括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终如一。

(廉洁长沙、长沙党史联合出品)


责编:封豪

来源:廉洁长沙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