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6-28 09:36:3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8日讯(通讯员 周顺)日前,在全省体育局长会议经验交流环节,张家界市作为9个典型单位之一就建设体育强省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分享。近年来,张家界不仅是一座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国内外体育爱好者特别是极限运动爱好者的追逐之地。旅游因体育而充满活力,体育因旅游而享受生活。

2020年6月19日,省体育局与张家界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体育旅游示范城市”。
1999年,张家界成功举办世界特技飞行大赛暨穿越天门活动,以极限体育运动的方式让旅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开启了体育旅游发展的新时代。2020年6月19日,湖南省体育局与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启动“共建体育旅游示范城市”……张家界市建市30多年以来,张家界积极探索“旅游+体育”新路径的脚步从未停歇,体育活动加快了从张家界“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华丽转身。
做好顶层设计 确保体育旅游有序发展
多年来,张家界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为顾问和组长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体育旅游综合协调、安全监管、风险预警、紧急救援、志愿服务等体制机制。
同时,市级财政预算中纳入体育旅游发展资金,用于支持体育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品牌赛事打造和新业态的培育。
为全方位、高层次、宽领域、综合立体谋划张家界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张家界还在全省率先出台《张家界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奇峰秀水、运动天堂”、“秀美张家界、时尚运动城”为主题,按照“两核三带”发展格局,积极培育体育+旅游的新业态,着力打造国际户外运动胜地、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切实把体育旅游打造成富民强市的千亿产业。

翼装飞行
开拓创新 极限运动谱写体育+旅游新传奇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张家界人敢于尝试、开拓创新的优良品质共同助力极限运动的发展。
1986年,全国首创橡皮舟漂流旅游项目在张家界茅岩河景区诞生;1999年,飞机穿越天门洞创造出人类首次驾机穿越自然山洞的飞行奇迹;2011年金松浩和陈可财在天门山双双打破“冰冻活人”吉尼斯世界纪录;2012年,世界翼装联盟在天门山举办了全球首次翼装飞行锦标赛,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2年度全球25项最棒的发明创新之一”,自此,天门山成为“翼装飞行世锦赛”永久举办地;2019年,首届世界旅游城市桥牌公开赛、全国首个新西兰喷射快艇项目齐齐落户张家界……
这些极限运动倍受体育爱好者青睐,极大的推动了全市文化、旅游、体育事业的发展,全市旅游人次从1989年的57.79万增长到2019年的8049.3万,旅游总收入从1989年的2400万增长到2019年的905.6亿元。
项目支撑 构建立体化体育+旅游产品体系
近年来,该市坚持依托山水特色,发展皮划艇、摩托艇、龙舟、漂流、高尔夫、骑行、蹦极、攀岩、滑索、拓展、露营等户外休闲运动,形成“水”、“陆”、“空”立体化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在全市规划了极限挑战公园、智慧体育中心、景区自行车赛、山地马拉松等29个项目。
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基地、张家界冰雪世界、天门高尔夫球场、攀森国际汽车特技表演城等体育旅游企业脱颖而出,贺龙体育中心、杨家溪体育公园、阳和休闲运动小镇、桑植红军体育小镇和各类体育休闲公园已基本建成。
体育旅游已然成为该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力:2019年,张家界共举办各类大小体育活动100多项,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旅游爱好者500多万人次,体育旅游产值达50多亿元。
持续宣传,高视角对接不断扩大文旅体“朋友圈”
2020年,“网游张家界”活动在抖音平台发起的话题播放量高达7.2亿次。
近年来,张家界始终坚持政府统筹引导,市场主体跟进,共同营销的原则。在宣传推介工作的重视在世界人民心中树立了敢冒险、敢挑战的形象,占据了良好的市场资源。
相关宣传部门近年持续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五大平台推介宣传,辐射44个国家、20多个不同语言地区。此外,持续与央视、湖南卫视等主流媒体及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合作拍摄体育旅游节目,投放体育旅游形象广告。
“翼装飞行世锦赛”吸引了国内外多家主流媒体资源;全世界数亿观众通过纪录片《天门》欣赏张家界的绝世美景、感受极致体育运动的心跳瞬间……不间断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品牌体育赛事宣传使张家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朋友圈”越来越广。2019年,张家界接待入境游客137.04万人次,同比增长178.65%,入境游客达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入境游客增幅排全国第2。
未来,张家界还将在省体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充分发挥旅游品牌效应,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大力推进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重点围绕 “国际户外运动胜地”、“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以体制机制及科技创新为动力,实施“四个一工程”:即“开发一批体育旅游线路”、“打造一批体育小镇”、“举办一批精品赛事”和“树立一批体育产业品牌”,进一步扩大体育旅游规模、完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巩固体育旅游产业基础。
责编:胡旻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